•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35.6 4.3折 82 全新

库存63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芳 著;理想国 出品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31782889

上书时间2023-12-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讲授课程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文章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人格与个体差异》《积极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等,译有《人格心理学》《努力的意义》等。

目录
自序

第一部 人格特质:我是谁?
01. 星座科学吗?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02.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03.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04. 高责任心的人更长寿?大五人格之尽责性
05. “好人有好报”还是“人善被人欺”?大五人格之宜人性
06. 创造力的人格基础:大五人格之开放性
07. “大五人格”是怎么来的?词汇学假设与因素分析 
08. 五个足够吗?大五人格模型的局限性
09. 人性的阴暗面:暗黑人格 
10. 性格决定命运?人格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第二部 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
11. 人格与生俱来吗?大脑功能与人格的关系
12. 进化的力量:自然选择与人格多样性 
13. 一起向狮子扔石头?合作的进化 
14. 都是基因惹的祸?人格的遗传基础
15. DNA即命运?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6. “内心的一罐金子”:依恋风格
17. 原生家庭即原罪?家庭教养 
18. 看到鱼,还是看到水?文化与思维方式
19. 我,还是我们?文化与自我建构 
20. 瘟疫如何影响人与文化?行为免疫系统 
21.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社会生态环境与聚集性人格.
22. 以性别差异和心理疾病为例:自然与建构的合力

第三部 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
23.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弗洛伊德论心理能量 
24. 没有不焦虑的生活,只有不思考的人生?弗洛伊德论心理冲突 
25. 自我保护,还是自欺欺人?弗洛伊德论自我防御机制
26. 如何洞悉潜意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27. 弗洛伊德的理论遗产:现代研究中的精神分析 
28.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阿德勒论自卑与卓越
29. 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吗?阿德勒论家庭中的动力
30. 与远古精神对话:荣格论集体潜意识
31. 由暗方知明:荣格论原型
32. 要自由,还是要安全?弗洛姆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33. 生而为人的意义:马斯洛论心理需要 
34. 逃不出使命的约拿:马斯洛论自我实现的人 
35. 你喜欢当下的自己吗?罗杰斯论现实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36. 做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罗杰斯论自我的价值 
37. 钱能买到幸福吗?积极心理学论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8. 意义比快乐更健康:积极心理学论真实的幸福 
39. 你我眼中的世界缘何不同?凯利论个人建构 
40. 人格可塑吗?德韦克论努力的意义 

结语 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 

参考文献
附录 大五人格测验

内容摘要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和别人有何不同?
这些不同从何而来,对我又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我可能发生改变吗?
这些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及其由来,正是人格心理学探索的主题。本书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依托“人格特质”描画形形色色的个体,围绕“人格成因”梳理形塑个体差异的复杂力量,聚焦“人格动力”阐释个体差异的人生意义,丰富而深邃的心灵图景由此展开。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精彩内容
人格是关于我们如何有别于宇宙其他部分的知识。
——法国作家 欧内斯特·迪姆内特(ErnestDimnet)在本书行将完稿的同时,我追完了一部名为《重启人生》的日本剧集。看到主人公在一轮又一轮重新活过的人生中为珍爱的人和事坚持不懈付出的微小努力,我也不禁问自己,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有没有什么想要修复的遗憾?或许很多,但其中一定不会包括误打误撞学了心理学这件事。二十多年前,在幸运地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保送机会后,我使用“排除大法”在化学与心理学之间选择了一无所知的后者,就此开启了一段在当时并不知道将会有多么美好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我常被人问及“心理学是干什么的”“心理学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虽然我强烈觉得以“有用”“没用”来评价一个学科实在是降维得厉害,也大概能揣度出提问者期待听到心理学与洞悉人心等神乎其技之间的关联,但还是必须实事求是地声明学习心理学与发家致富、人情练达、大彻大悟等或遥远或不必然的联系。不过,如果被问到“学心理学有什么收获”,我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进而接纳、包容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异,是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心得,也是这段旅程中最富兴味之处。
正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气,每个人类个体从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起便获得了一项谁也拿不走的属性——独一无二。我们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能够生发丰富的情感、能够完成变化无穷的行动,而且这一切可以富有逻辑地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这种得以清晰地标定一个人,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分开,使得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所有东西,便是本书的主题——人格,或称个性或性格。
在英文里,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所戴的面具。根据戏剧论的说法,人生就是舞台,所有人都是演员,我们在舞台上生活,也在生活中表演。我们未必拿到了剧本,但都戴着“人格”这一面具,它引导我们做出在舞台上的言行,也是借助于它,观众和我们的对手演员得以大致了解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进而也可以对我们未来的行为做出些许预测。说得更学理一点,人格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独特与稳定的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这构成了人格最大的特点——独特性。我是个怎样的人?我和别人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对于我及我的人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每个普通人或许都会想知道答案。而人格心理学就是探究这些问题的科学研究,它感兴趣于人类身上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到底从何而来。
人们对人格的探索,乃至整个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那句铭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它继而又发展具体化为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从人类走过漫长道路终于进化出自我意识之后,这些问题就在无数个暗夜中被苦苦追问,人们终其一生想要追寻它们的答案。在现代心理科学特别是人格心理学诞生之后,我们或许获得了一个视角,得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这三个问题。由此可见人格心理学关心的问题与哲学近似,在庞大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它的主要特征是将人性作为核心,关注整体的人。正因如此,人格心理学也成为心理学学科体系中最为繁杂的一支:大到解释人性本质,小到具体的行为细节,无所不及。不过,相较哲学层面宏大、厚重、终极的思考,人格心理学探讨这些问题的视角更为实证与微观,它选择从揭示个体差异及其背后的心理力量开始,帮助人们慢慢寻找并迫近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本书亦围绕这一使命展开,尝试以该领域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对充满意趣的“人性三问”做出些许回应。
我是谁?人与人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该如何标定与描述这些不同?本书的第一部将以“人格特质”为核心,关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中可被观察到的相对持久的部分,进而揭示稳定一致的个体差异。
我从哪里来?是什么力量造就了我们,令我们成了今天的我们?第二部将以“人格成因”为主题,沿着理解人性的两大路径——生物学路径和社会学路径,关注形塑人格的各种因素,进而了解个体差异的复杂来源。
我要到哪里去?当下的我们会在哪些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去往新的自己?第三部将以“人格动力”为脉络,网罗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关注与个体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动力特征,进而赋予个体差异以意义。
从人格的静态结构,到人格的形成机理,再到人格的动力机制;从人格的“所有”(having),到人格的“所成”(becoming),再到人格的“所为”(doing);从用普遍意义上的人格特质描画个体,到加入时空坐标系以特有的先天后天环境与生活经历认识个体,再到用需要、动机、目标等具有动力性的生活方式解释个体……我希望这会是一个对人格的理解逐渐从宽泛到具体、从变量到个人、从静态到发展、从平面到立体、从表浅到深入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承担起串联“骨架”任务的,是大量的理论与研究。虽然“人格”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会表现在人们的日常想法、情绪与行动中,通过研判这些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心理学家得以对人格相关的特性进行定义与描述,甚至进行系统性的测量。心理学家还擅长通过实验来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他们对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然后经由精确的测量和有控制的观察对假设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并将结果总结为理论去预测未来的观察,同时又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不断修正已有的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心理学家会借助很多工具,例如各种心理测验,还会使用特定的仪器,例如能够记录大脑活动的各种设备,这类方法在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之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令我们得以在某种程度上窥探到人格“黑箱”的生理基础。除了以上这些各有特色的方法,人格心理学还有着丰富的思想来源,它吸取了来自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与经验,本书也将尝试呈现这些多元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对个体心理的认识的。
哈姆雷特说:“即便身困果壳,仍自诩无限宇宙之王。”对人类个体而言,大脑即似果壳,幻化出精神宇宙,而自我即为个中之王。我们是自然宇宙中微乎其微的存在,却是精神宇宙中毋庸置疑的主宰。在这一枚枚“果壳”里生发出的心理世界浩渺无边,而其中极具个人风格与色彩的人格便可视作精神宇宙中幻化无穷的星云一般。星云弥散、混沌、多姿多态,正如每个“我”独一无二,时而理智时而蒙昧,更无处不在。跟随人格心理学去探索自我的过程正如宇宙探险、星云探秘,用现有的知识去思考广大的未知。虽然很多人开始认识心理学是通过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但事实上,作为理论与研究的心理学同样与生活密不可分,它可以也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成为我们认识和思考自己及世界的一个选项。
诚然,对于宇宙来说,个体渺小至极,对于历史来说,个人也不过微尘一粒,然而,对于仅此一次的人生来说,我们无可复制。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奇迹——它很普通,但它是奇迹。在这个奇迹之中,围绕着每一个个体“我”所展开的一系列疑问,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一个个研究主题。在这本书里可能无法触及所有,也未必都能给出完满的答案,但我很期待借此呈现心理学这个还很年轻的学科中一个侧面的样貌,并与读者分享在我看来心理学这个学科最为温暖和浪漫的地方,那便是她看到每个人,她饶有兴致地去理解平凡人的悲欢喜乐、爱与哀愁,她关爱、尊重每个普通却独特的生命。 距离我与心理学不期而遇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她从我的专业变成了我的职业与志业,而更重要的是,她还在当下的每一天里持续给予我滋养,说一句“心理学是我精神世界的底”也不为过。有时候我会想,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有一个当时选择了化学的王芳,她或许过着比我现在更精彩的生活,但我好像已然无法想象以一颗从未被心理学影响过的头脑看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了。既然人生无法重启,不妨就沿着当下的路继续“独特”下去吧,而那些在这条路上持续滋养我的心理学的力量,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传递给你。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改编自“看理想”App的音频节目《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感谢“看理想”的编辑dy、夏夏、小蒲以及节目的所有听众,是各位温暖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把节目做成书的勇气。
再往前追溯,这本书的诸多内容源自我在北师大给心理学部二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人格心理学”课程的讲义,正是在和一届届学生的互动中,这些内容被不断打磨与完善。感谢在我有限的教师生涯中有幸接触过的所有学生,是他们慷慨地允许我走进他们的宇宙,让我得以领略超越任何理论所能描画的一幅幅无与伦比的心灵图景。
最后,谨以此书致敬我的恩师许燕教授,是她温柔坚定的教诲领我踏足人格心理学这方天地,也是她非凡的人格魅力让我笃定地爱上这方天地并流连至今。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芳 著;理想国 出品
  •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7746219
  • 定价 8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4页
  • 字数 378千字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和别人有何不同?
  这些不同从何而来,对我又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我可能发生改变吗?
  这些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及其由来,正是人格心理学探索的主题。本书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依托“人格特质”描画形形色色的个体,围绕“人格成因”梳理形塑个体差异的复杂力量,聚焦“人格动力”阐释个体差异的人生意义,丰富而深邃的心灵图景由此展开。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作者简介】
王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讲授课程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文章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人格与个体差异》《积极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等,译有《人格心理学》《努力的意义》等。
【目录】
自序

 

第一部 人格特质:我是谁?

星座科学吗?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高责任心的人更长寿?大五人格之尽责性

“好人有好报”还是“人善被人欺”?大五人格之宜人性

创造力的人格基础:大五人格之开放性

“大五人格”是怎么来的?词汇学假设与因素分析

五个足够吗?大五人格模型的局限性

人性的阴暗面:暗黑人格

性格决定命运?人格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第二部 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

人格与生俱来吗?大脑功能与人格的关系

进化的力量:自然选择与人格多样性

一起向狮子扔石头?合作的进化

都是基因惹的祸?人格的遗传基础

DNA即命运?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内心的一罐金子”:依恋风格

原生家庭即原罪?家庭教养

看到鱼,还是看到水?文化与思维方式

我,还是我们?文化与自我建构

瘟疫如何影响人与文化?行为免疫系统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社会生态环境与聚集性人格.

以性别差异和心理疾病为例:自然与建构的合力

 

第三部 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弗洛伊德论心理能量

没有不焦虑的生活,只有不思考的人生?弗洛伊德论心理冲突

自我保护,还是自欺欺人?弗洛伊德论自我防御机制

如何洞悉潜意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弗洛伊德的理论遗产:现代研究中的精神分析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阿德勒论自卑与卓越

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吗?阿德勒论家庭中的动力

与远古精神对话:荣格论集体潜意识

由暗方知明:荣格论原型

要自由,还是要安全?弗洛姆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生而为人的意义:马斯洛论心理需要

逃不出使命的约拿:马斯洛论自我实现的人

你喜欢当下的自己吗?罗杰斯论现实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做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罗杰斯论自我的价值

钱能买到幸福吗?积极心理学论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意义比快乐更健康:积极心理学论真实的幸福

你我眼中的世界缘何不同?凯利论个人建构

人格可塑吗?德韦克论努力的意义

 

结语 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 

 

参考文献

附录 大五人格测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