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文化史(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战国文化史(精装)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32.75 5.0折 66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文郁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0183915

上书时间2023-12-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吕文郁著的《春秋战国文化史(精)》详细记述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该时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及在思想、学术、教育、典章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礼仪风俗、衣食住行等各文化层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其发展演变情况。本书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整体风貌和发展历程。

目录
导 言 轴心时代与轴心文化
第一章 深刻剧烈的社会变革
  第一节 从统一到分裂
  第二节 土地公有制的崩溃
  第三节 分封制度的瓦解
  第四节 血缘纽带的松弛
第二章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 多元政治下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区域文化格局与学派特色
  第三节 士阶层的崛起
  第四节 百家起源论
第三章 诸子人物及其著作
  第一节 儒家人物
  第二节 儒家著作
  第三节 道家人物
  第四节 道家著作
  第五节 墨家人物
  第六节 墨家著作
  第七节 法家人物
  第八节 法家著作
  第九节 名家人物
  第十节 阴阳家人物
  第十一节 纵横家人物
  第十二节 兵家人物
  第十三节 兵家著作
  第十四节 杂家人物
  第十五节 杂家著作
第四章 教 育
  第一节 官学的没落和私学的勃兴
  第二节 私学与士阶层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
第五章 礼仪风俗
  第一节 婚姻
  第二节 丧葬
  第三节 祭祀
  第四节 宴飨
  第五节 朝觐
  第六节 聘问
  第七节 会盟
  第八节 蒐狩
  第九节 节日
第六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天文学
  第二节 历法
  第三节 医学
  第四节 数学
  第五节 光学和声学
  第六节 地理学
  第七节 生产工艺与技术
  第八节 建筑

内容摘要
 吕文郁著的《春秋战国文化史(精)》揭示了春秋战国时代剧烈的社会大变革及其对制度文化的深刻影响,论述了促成“百家争鸣”文化景观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记述了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评价了各学派流传至今南重要著作,同时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科学技术、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及文学成就等一各个文化层面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叙述,使读者可以从宏观赏了解春秋战国时代基本的文化风貌。

精彩内容
 第一章深刻剧烈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一变革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剧烈的震荡,经过数百年的震荡、整合,中国的国家形态、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阶级关系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使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第一节 从统一到分裂
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形成于西周。周人推翻了殷商的统治之后,在政治上实行大分封制度。原来殷商的盟国、属国都接受了周人的统治,他们都承认周王为天下共主,向周王俯首称臣。周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大规模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使那些战略要地都由周王的亲信直接统治、管理。这样,周王就成为全部统治区域的最高主宰。所有的诸侯及其臣民都是周王的臣属。故《诗经·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西周时代的大一统局面。
大一统局面的破坏是从王权的衰落开始的。《史记·周本纪》说:“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汉书·匈奴传》说:“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允之故’;‘岂
不日戒,猃允孔棘’”。周懿王之孙周厉王暴虐而又好利,他宠信奸佞小人荣夷公,不听召穆公和芮良夫等人的劝谏,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民怨沸腾,厉王乃派官吏监视国人,有出怨言者则杀之,结果“诸侯不享,王流于彘”。周厉王被国人赶跑,十四年后死于彘,其子周宣王即位。宣王号称中兴之主,他力图重振周室权威,然而已回天无力。他不听大臣劝阻,强行立鲁武公之庶子戏为鲁国君位继承人,是为鲁懿公。鲁国人根本不买宣王的账,杀了鲁懿公而另立其兄伯御。宣王因鲁国不听王命而擅自立君,出兵伐鲁,另立懿公之弟孝公为鲁国之君,“诸侯从是而不睦”。更有甚者,周宣王因得罪诸侯杜伯,杜伯挟嫌报复,结果周宣王被杜伯用箭射死。周王的威风简直扫地以尽。西周初期周天子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王室东迁以后,由于西部王畿全部丧失,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还不及西周的二分之一。王畿缩小了,王室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随着王权的衰落,很多诸侯不再向王室缴纳贡赋,王室的经济来源几近枯竭,财政状况日益拮据,就连祭祀、庆赏、丧葬、嫁娶等基本费用都难以筹措,以致不得不向诸侯求借。《春秋·隐公三年》:“武氏子来求赙。”《春秋·桓公十五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春秋·文公九年》又说:“毛伯来求金。”《春秋》中记述的武氏子、家父、毛伯都是周王派去求借的使者。堂堂周天子,竟然不得不向自己的臣属伸手求借,其财政之窘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文郁 著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0464805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作品揭示了春秋战国时代剧烈的社会大变革及其对制度文化的深刻影响,论述了促成“百家争鸣”文化景观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记述了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评价了各学派流传至今的重要著作,同时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科学技术、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及文学成就等各个文化层面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叙述,使读者可以从宏观上了解春秋战国时代基本的文化风貌。

 


【作者简介】

吕文郁,祖籍山东蓬莱,1945年8月生于吉林九台。196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80年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教授学习先秦史,1983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儒藏中心编委、儒藏精华编经部《尚书》类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是先秦史、先秦文献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著有《周代采邑制度研究》,《春秋战国文化志》,《孔子新传》(与金景芳、吕绍纲合著)、《金景芳先生编年事辑》、《先秦天下》(合作)、《先秦诸子蠡测》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目录】

导    言 | 轴心时代与轴心文化    /001

 

 

 

 

 

第一章 | 深刻剧烈的社会变革    /011

 

第一节    从统一到分裂    /011

 

第二节    土地公有制的崩溃    /016

 

第三节    分封制度的瓦解    /025

 

第四节    血缘纽带的松弛    /034

 

 

 

 

 

第二章 |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051

 

第一节    多元政治下的文化氛围    /052

 

第二节    区域文化格局与学派特色    /058

 

第三节    士阶层的崛起    /080

 

第四节    百家起源论    /098

 

第三章 | 诸子人物及其著作    /119

 

第一节    儒家人物    /119

 

第二节    儒家著作    /140

 

第三节    道家人物    /150

 

第四节    道家著作    /154

 

第五节 墨家人物    /162

 

第六节 墨家著作    /167

 

第七节 法家人物    /169

 

第八节 法家著作    /179

 

第九节 名家人物    /182

 

第十节 阴阳家人物    /186

 

第十一节 纵横家人物    /188

 

第十二节 兵家人物    /195

 

第十三节 兵家著作    /201

 

第十四节 杂家人物    /212

 

第十五节 杂家著作    /214

 

 

 

 

 

第四章 | 教    育    /217

 

第一节 官学的没落和私学的勃兴    /217

 

第二节 私学与士阶层    /224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    /228

 

第五章 | 礼仪风俗    /231

 

第一节 婚姻    /232

 

第二节 丧葬    /239

 

第三节 祭祀    /243

 

第四节 宴飨    /245

 

第五节 朝觐    /247

 

第六节 聘问    /249

 

第七节 会盟    /250

 

第八节 蒐狩    /252

 

第九节 节日    /253

 

 

 

 

 

第六章 | 科学技术    /258

 

第一节 天文学    /259

 

第二节 历法    /262

 

第三节 医学    /265

 

第四节 数学    /268

 

第五节 光学和声学    /270

 

第六节 地理学    /272

 

第七节 生产工艺与技术    /278

 

第八节 建筑    /286

 

第七章 | 衣食住行    /289

 

第一节 服饰    /289

 

第二节 饮食及器皿    /298

 

第三节 宫室和起居    /306

 

第四节 车马    /310

 

第五节 道路和水运    /315

 

 

 

 

 

第八章 | 文    学    /318

 

第一节 《诗经》    /319

 

第二节 诸子散文    /349

 

第三节 史传文学    /368

 

第四节 《楚辞》    /401

 

 

 

 

 

附    录 | 近半个世纪出土文献与先秦诸子研究的

 

        重大突破    /419

 

 

 

 

 

参考文献    /49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