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尘 【正版包邮】刘昕著 一位摄影师眼里的90年代 纪实摄影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351.37
6.1折
¥
580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昕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31602132
上书时间2023-12-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昕,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1986—1990年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该系新闻摄影专业向全国招生的首批学生之一。1990—1993年间就职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期间荣获亚洲女性摄影大赛黑白类作品金奖、尼康杯亚洲摄影大赛银奖,以及亚历克夏世界和平和文化交流奖。1993年赴美,后在俄亥俄大学获得视觉传播硕士学位。1996—1998年间就职于南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邮报》,担任摄影兼文字记者,期间荣获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协会(NPPA)南部年度最佳摄影师奖、考克斯报系年度最佳摄影师奖及亚特兰大摄影年赛全场冠军,并在1997年入选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荷赛奖大师班。1999—2001年间,作为自由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为《新闻周刊》《财富》《时代》等媒体撰写图文报道,期间凭借《双胞胎》等作品三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2002年以后,她开始投身公益事业,直到现在。
目录
玄同玄同,远方还此惊鸿——《和光同尘》小序
刘昕-解海龙:别放下相机
明智和图像的三要素
刘昕履历
泥
孩子
希望工程
热狗与薯条
罗德里格斯一家
安德森四姐弟
艾滋孤儿
尤阿尼和珍妮特
加比和米歇尔
女性
玛琳和杰拉德
桑德拉和卡拉
安吉拉的官司
卡德纳斯夫妇
自由之鸟马蒂
高中生母亲
俄亥俄州的女竞选人
金星
云
阿米什家庭
摩登僧侣
最后的贵格会
新约公社的集体农庄和家庭学校
影像地图
1989甘肃甘南
1991陕西宝鸡
1993—1996美国
1997古巴哈瓦那
1997山西平遥
1997陕西西安
内容摘要
本书是纪实摄影师刘昕的首部摄影作品集,汇集了她在国内外担任摄影记者及自由摄影师时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刘昕作为20世纪90年代备受瞩目的摄影记者,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时足迹遍及全国,记录了我国数项重要社会事件,包括“希望工程”等。她后来赴美继续创作,主题涉及自闭症儿童、跨性别女性艺人,以及美国的阿米什家庭、俄亥俄州女竞选人、高中生母亲等。女性、儿童与少数群体的生存状态是她持续关注的主题,这也成为她日后投身公益事业的契机。本书还收录了刘昕与老同事解海龙在2020年所做的一次深入对谈,探讨了摄影的力量与摄影师的社会责任。全书以汉英对照的形式写就,对照片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说明,图文配合,将摄影师眼
里的中外90年代呈现了出来。本书可配合刘昕的图文随笔集《在旋转尘光的静点》一起阅读。
精彩内容
刘昕–解海龙:别放下相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希望工程”实施之初,解海龙作为一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希望工程的宣传,跟踪拍摄三十余年,创作了数百幅纪实摄影作品,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影响人物。刘昕于1990—1993年在《中国青年报》做摄影记者时,也进行过“希望工程”的报道,并与解海龙一起共事,这一段经历是她热情投入社会公益的起点。相识30年后,借由本书出版的契机,刘昕和解海龙进行了一次深谈。2020年的这次谈话跨越时区,也跨越了两位纪实摄影人半生的创作与情谊。
相遇在《中国青年报》Q1.两位认识的契机是什么?
解海龙:这得从猿变人开始说吧!我是平民出身,没有干部家庭背景。1976年4月份,北京那场运动后,大家都去天安门看诗抄,我当时特羡慕那些有相机、会拍照的人。“四人帮”倒台之后,那些照片都问世了,1979年初举办了影展,成立了“四月影会”。我在那个展览上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照片,才知道摄影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这么震撼。这里边当然有很多有名的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王志平、王立平、李晓斌等。看着那些照片,我就想,我也得买相机,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可是我那个时候只买得起一些简易便宜的相机。
1980年1月,北京崇文区文化馆组办了“广角摄影协会”。这是当时北京第一家摄影协会。摄影爱好者从此经常在文化馆里聚会。当年大家拍的片子并不那么震撼,都是花花草草、人物和胡同。陆陆续续地,来“广角”的人多了起来,我们把各地喜欢摄影的普通人吸引过来交朋友,比较活跃。“广角”逐渐成为在北京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基层组织。
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很多摄影人物,比如贺延光。他是“四月影会”的一员,后来进入《北京青年报》当记者。我们把他看作偶像,使劲拉他到我们“广角”来。很快,他也成了“广角”的会员,经常给我们讲课。后来他从《北京青年报》调到了《中国青年报》,当时《中青报》(即《中国青年报》)的摄影部主任特别愿意扶持年轻人,就把摄影部主任这个职务让给了贺延光。我们从此跟《中国青年报》摄影部熟悉了,经常来往。我们大家都想去《中国青年报》工作,就陆续申请。慢慢地,整个《中国青年报》摄影部里,“广角摄影协会”会员占了一大半。我们的会员刘占坤在1985年借调到《中国青年报》,很快成为全职记者。再往后,程铁良、李庚伟等人在那里就职,又都特别活跃,大家就经常一起玩。
刘昕:我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青报》,很快就正式上岗了。我和你第一次见面是在崇文文化馆的“广角”。那时候你经常主持活动,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新年联欢的时候唱卡拉OK,我被贺延光和刘占坤拉着,说来见见海龙“大哥”。
解海龙:他们都叫我“大哥”。那年联欢会的时候,你和程铁良还编了个小录像,很有意思。
那时候你也像没走入社会似的,什么都不知道。我经常讲段子,你特爱听。我们给你授予“最佳捧哏奖”,就是笑得最好,笑点特低。
听程铁良说,你大学毕业的时候,《人民日报》也请过你,但你特别喜欢《中国青年报》的氛围。刚开始我们都管你叫小妹妹,后来一看,你慢慢变成一个小男孩似的,结果我们都成哥们儿了,每天在一起策划各种活动。
我们那帮人玩得特别愉快,天天乐乐呵呵的。我们工作的时候也互相竞争,拍完片子就往办公室跑,回来就让人冲胶卷,选片,发稿。下了班,我们就排着队玩牌。恨不得今天刚散,明天还要一块儿聚。
1991年的时候,我作为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名志愿者,以个人名义拿着相机去了很多地方,在《人民日报》等各种媒体上发表作品。同时,你拍摄、刘占坤编辑的两整版关于“希望工程”的报道也发表了,我们就经常切磋。
你到贵州采访得比较深入,片子拿回来以后,大家都特别震惊,觉得好多片子跟往常我们见到的不一样。那时候我们常见的照片很格式化,图解式的,拍出来一定要突出什么。这回你拍的片子特别自然,不干扰拍摄对象,是一种自然的记录。这些淳朴的影像特别打动人,那时候影响就很大。
我刚去《中国青年报》的时候经常受批评,因为我总说,“你们忙着,我去创作了!”一说“去创作”,贺延光就跟我急,他说:“你要改,你现在是记者,你的任务就是采访,你还创作?”我说:“我们过去都是说创作。”贺延光说:“那时候你在‘广角协会’,你现在看刘昕他们,科班出身,上手就是新闻采访报道。”我等于40岁了才到一个青年报纸工作,真就在那个时候从头开始学习,同事们也帮助我。
这些事儿其实说起来都30年了,但想起来都像昨天。我特别留恋那时候的日子,在那种环境里,我们都希望进步,跟其他媒体竞争。每次照片刊登后,我们上班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解放军报》都摊开,从业务上进行比较。那个时候我们大家都进步得特别快。
可惜的是,你没待多长时间,就获了奖要去美国深造。你走了以后,摄影部真的好像缺了东西,气氛就静了,冷清了许多。我们老是跟你通话联络,盼你回来。你一回来,大伙儿就像过节似的,见到你就学着美国人的样子抢着跟你拥抱。我们在一起聚会,请你吃北京小吃,讲故事、说段子。虽然一晃30来年了,我们还是时不时能够得到彼此的一些消息。
疫情期间,大家都互相牵挂。一说美国那边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最关心的是刘昕千万别出去。还好现在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我想今年我们最大的任务不是说能出几本书,或者是有什么业绩,大家都活着就是胜利。等到疫情过去之后,我们会尽量多一块儿聚,继续谈业务。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昕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1739633
-
定价
58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2页
-
字数
8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纪实摄影师刘昕的首部摄影作品集。全书以主题为线,融入个人经历,汇集了刘昕在国内外担任摄影记者及自由摄影师时的代表性作品。作为20世纪90年代备受瞩目的摄影记者,刘昕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时足迹遍布全国,记录了我国数项重要社会事件,后来她赴美继续创作。女性、儿童与少数群体的生存状态一直是她关注的主题,包括“希望工程”、自闭症儿童、跨性别女性艺人,以及美国的阿米什家庭、俄亥俄州女竞选人、高中生母亲等。这也成为她日后投身公益事业的契机。本书还收录了刘昕与老同事解海龙在2020年所做的一次深入对谈,探讨了影像的力量与摄影师的社会责任。
全书采取汉英对照的形式,对影像及影像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说明,并采用两种不同的体例(摄影画册与摄影拉页)将摄影师眼中的中外90年代呈现了出来。本书可配合刘昕的影像随笔《在旋转尘光的静点》一起阅读。
- 【作者简介】
-
刘昕,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1986—1990年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该系新闻摄影专业向全国招生的首批学生之一。1990—1993年间就职于《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期间荣获亚洲女性摄影大赛黑白类作品金奖、尼康杯亚洲摄影大赛银奖,以及亚历克夏世界和平和文化交流奖。1993年赴美,后在俄亥俄大学获得视觉传播硕士学位。1996—1998年间就职于南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邮报》,担任摄影兼文字记者,期间荣获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协会(NPPA)南部年度最佳摄影师奖、考克斯报系年度最佳摄影师奖及亚特兰大摄影年赛全场冠军,并在1997年入选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荷赛奖大师班。1999—2001年间,作为自由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为《新闻周刊》《财富》《时代》等媒体撰写图文报道,期间凭借《双胞胎》等作品三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2002年以后,她开始投身公益事业,直到现在。
- 【目录】
-
玄同玄同,远方还此惊鸿——《和光同尘》小序 Foreword ...................... 01
刘昕-解海龙:别放下相机 Do Not Put the Camera Down: A Conversation Between Liu Xin & Xie Hailong ...................... 06
明智和图像的三要素 Three Elements of Wisdom and Pictures ................................ 48
刘昕履历 Biography ................................ 56
泥 Hard Living
孩子 Kids ...... 1
希望工程 Project Hope ...... 2
热狗与薯条 Hot Dogs and French Fries...... 20
罗德古斯一家 The Rodriguez Family ...... 22
安德森四姐弟 Anderson Four Siblings ...... 24
艾滋孤儿 AIDS Orphans ...... 26
尤阿尼和珍妮特 Yoani and Janet ...... 28
加比和米歇尔 Gabbi and Michele ...... 35
女性 Women …… 52
玛琳和杰拉德 Marlene and Gerald ...... 55
桑德拉和卡拉 Shaundra and Cara ...... 56
安吉拉的官司 Angela\'s Lawsuit ...... 57
卡德纳斯夫妇 Mr. & Mrs. Cardenas ...... 59
自由之鸟马蒂 Mattie Is A Free Bird ...... 60
高中生母亲 Teen Mother ...... 62
俄亥俄州的女竞选人 Female Candidate Running for State Representative in Ohio ...... 74
金星 Jin Xing ...... 90
云 Simple Living
阿米什家庭 Amish ...... 2
摩登僧侣 Modern Monks ...... 28
最后的贵格会 The Last Quaker ...... 52
新约公社的集体农庄和家庭学校 The New Covenant Fellowship and Home Schooling ...... 68
影像地图 Places
1989 甘肃甘南 Gannan, Gansu Province
1991 陕西宝鸡 Baoji, Shaanxi Province
1993—1996 美国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7 古巴哈瓦那 Havana, Cuba
1997 山西平遥 Pingyao, Shanxi Province
1997 陕西西安 Xi\'an, Shaanxi Province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