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33.74 5.0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雪松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895512

上书时间2023-12-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方大曾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大公报》的特聘战地记者,他是首位对“卢沟桥事变”进行报道的记者。他是抗战初期,对正面战场的抗战进行报道的著名战地记者。然而,25岁的他在事业和作品最丰富、最精彩的时刻,却消失在了抗日前线,他的作品从媒体上消失,他成为亲友们永远的思念。中央电视台记者、本书的作者冯雪松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了方大曾的事迹,并通过纪录片将他和他的作品介绍给广大读者。人们恍然发现,许多为人所知的抗战的画面,就是出自这位早逝的摄影家之手,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国的卡帕”。冯雪松著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记录了方大曾短暂而焕发异彩的生命,也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位纪录片导演追寻方大曾足迹的过程。

作者简介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南开大学硕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范长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新华通讯社穆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长及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
1999年底开启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之旅,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8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其稿,完成了首部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的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的空白。
代表作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等,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解读方大曾》等。倡建方大曾纪念室,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引发“方大曾现象”的人。
2015年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号召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
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目录
序一              方汉奇
序二  他是中国的卡帕    陈  申
一  一部偶然的纪录片
二  方大曾和时代
三  灰房子时期的报道
四  融入生命的黑白片
五  一个人的绥远之行
六  改变命运的战事
七  纸张上的战地足迹
八  最后的消息
九  与青春相连的记忆
十  寻找  以致敬的方式
十一  几乎触碰到的气息
十二  底片的命运和归宿
十三  没有完成的句号
修订版后记  从寻找到追随
方大曾生平及研究年表

内容摘要
方大曾,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天才摄影家,在创作最活跃的两三年里留下了大量在摄影技艺上可与其同时代的摄影大师布列松、何奈?布里、尤兰史?密斯齐相媲美的作品。他是首位到达卢沟桥事变现场的摄影记者,他拍摄的大量具有玛格南图片社风格的影像是当时国内主流媒体,乃至西方媒体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手信息。1937年9月,时年25岁的方大曾赴当时战事最紧的保定采访后失去音讯,并从此被湮没,不为人所知。尽管他留下的抗战影像时常被使用,但罕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中国摄影史》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
本书作者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通过对方大曾生命历程,特别是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生涯的寻找与发现,将他推向公众,向读者展示了一位不为暴力、权力、金钱驱使的,用生活做背景,用生命做胶片的摄影家的人生故事。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雪松 著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0463372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方大曾,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天才摄影家,在创作zui活跃的两三年里留下了大量在摄影技艺上可与其同时代的摄影大师布列松、何奈•布里、尤兰史•密斯齐相媲美的作品。他是首位到达卢沟桥事变现场的摄影记者,他拍摄的大量具有玛格南图片社风格的影像是当时国内主流媒体,乃至西方媒体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手信息。1937年9月,时年25岁的方大曾赴当时战事zui紧的保定采访后失去音讯,并从此被湮没,不为人所知。尽管他留下的抗战影像时常被使用,但罕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中国摄影史》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

 

   本书作者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通过对方大曾生命历程,特别是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生涯的寻找与发现,将他推向公众,向读者展示了一位不为暴力、权力、金钱驱使的,用生活做背景,用生命做胶片的摄影家的人生故事。

 


【作者简介】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高级编辑,南开大学硕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央电视台驻澳门首席记者。

 

  主要作品:大型纪录片《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使命》《世纪女性》等。1999年底开启寻找方大曾之旅,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8年来,曾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等地寻访,查询大量史料,采访百余人,数易其稿,完成了首部反映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DI一人的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主编出版《解读方大曾》。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特等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目录】

序一              方汉奇

 

序二  他是中国的卡帕    陈  申

 

一  一部偶然的纪录片

 

二  方大曾和时代

 

三  灰房子时期的报道

 

四  融入生命的黑白片

 

五  一个人的绥远之行

 

六  改变命运的战事

 

七  纸张上的战地足迹

 

八  zui后的消息

 

九  与青春相连的记忆

 

十  寻找  以致敬的方式

 

十一  几乎触碰到的气息

 

十二  底片的命运和归宿

 

十三  没有完成的句号

 

修订版后记  从寻找到追随

 

方大曾生平及研究年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