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城市知与行(精) 赵建才 9787517129554 中国言实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50.44
5.1折
¥
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赵建才
出版社中国言实
ISBN9787517129554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0324052
上书时间2023-09-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赵建才,男,汉族,山东临沭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武汉理工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曾在企业和地方政府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区域经济专业学习,担任过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主管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商务开放等方面工作。长期从事城市工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城市何去何从
一、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 001
二、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地看待城市………………………… 004
三、一根扁担挑两头…………………………………………… 010
四、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的再认识…………………………… 015
五、迈向内涵式提升的转型发展…………………………… 020
第二章 城市活力哪里来
一、活力的源泉:生产力是决定因素………………………… 024
二、开放,带来繁荣…………………………………………… 029
三、创新——城市发展不竭的动力………………………… 034
四、城市活力的营造:生产和消费…………………………… 038
五、孕育城市多样性…………………………………………… 041
六、增强投资吸引力…………………………………………… 048
第三章 培育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有竞争力的城市…………………………………………… 058
二、结构性变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065
三、主导产业与基础性产业协调发展………………………… 067
四、有增长质量的集聚效应………………………………… 069
五、成熟的城市系统…………………………………………… 074
六、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驱动因素…………………………… 082
第四章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前思后想
一、前思后想些什么…………………………………………… 084
二、重新审视城市规划……………………………………… 085
三、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 088
四、战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102
第五章 用好城市空间结构“密钥”
一、“密钥”的由来… ………………………………………… 108
二、城市的最佳规模…………………………………………… 111
三、精明增长与紧凑城市……………………………………… 117
四、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格局……………………………… 121
五、网络化空间结构…………………………………………… 124
六、城市发展致密化和集约化的巨大潜力…………………… 129
第六章 抓住资源配置这个关键的“变量”
一、城市:是容器,还是磁体……………………………… 140
二、“两只手”一起抓… ……………………………………… 145
三、释放资源配置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能………………… 149
四、建立城镇支撑体系,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152
五、满足城市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条件…………………… 157
六、改革让要素动起来、活起来…………………………… 159
第七章 城市有机更新
一、城市更新是城市新陈代谢的自然产物和必要过程……… 162
二、盘活存量………………………………………………… 166
三、体现有机的更新…………………………………………… 169
四、城市“双修”与城市设计……………………………… 176
五、什么力量驱动城市持续更新…………………………… 179
六、明天是个艳阳天…………………………………………… 188
第八章 追求绿色发展的“城市良心”
一、绿色经济支撑绿色增长………………………………… 192
二、资源高效型——生态城市……………………………… 195
三、城市建设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 200
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6
五、城市安全——城市建设的试金石………………………… 211
第九章 面向未来的城市重塑
一、走向和谐城市……………………………………………… 217
二、把握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特征…………………………… 220
三、人民城市为人民…………………………………………… 227
四、城市是个“大公司”… …………………………………… 233
五、智慧城市,准备好了吗………………………………… 236
六、找寻城市风骨……………………………………………… 240
七、城市愿景构建……………………………………………… 243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48
内容摘要
《城市知与行》认为,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恰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虽然可以走向兴旺,通过创造财富,促进就业,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但也可能走向衰败,造成新的贫困,成为社会退落、环境恶化的温床。这一切取决于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践行。本书从对城市的认知出发,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为城市科学规划、培育竞争优势、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提供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
《城市知与行》对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分析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客观科学。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数据支撑,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精彩内容
人类从依赖群居生活之始,逐渐由氏族部落到聚落集群,而后筑土为城,掘壕为疆,中国的或者世界的古都都是由这些最初的城邦而来、而兴、而衰。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化的进程是后来者,但它给我们带来的课题却是纷繁的。初期的城市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但无论是农业产品交换还是手工业商品交换,都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人口大规模地或者稳定地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必定是由于工业现代化的规模性和专业化的特征引发的。大规模的工业现代化生产为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提供根本,促进人口和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城市聚集。同时,城镇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城市消费能级,进一步反过来促进现代化生产的加速,两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
一、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城镇化的过程是指人类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集聚的过程。这种演变体现在人口的迁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各个方面。从个体行为而言,城镇化的过程包括人口城乡变化的过程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城镇化的过程要注重量变,更应注重质变。城市的转型发展实质上就是由规模增长向品质增长的转变。
量变的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简单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城镇化通常与更高的收入和生产水平相联系。国际经验显示,健康的城镇化进程能够成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城镇化可以发挥积极的集聚效应,使劳动市场规模更大,效率更高,还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传播和技术、 文化的创新。集聚效应同样可以出现在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与大都市区建立交通直接连接的中小城市。此外,城市的规模每扩大一倍,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3.5%—8%,而中国城市有可能提高10%(经合组织)。城镇化推动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优化整体结构,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质变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劳动力生产水平提高的过程。城镇化质变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城市和社会应当为市民提供广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设施,使人人享有均等的服务设施。公平均衡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要素的人需要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生活,这就必须要 求劳动者个人提升自身素质。人口素质的提升,不仅能让农业劳动力适应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为城市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再教育本身也 会提升城市整体素质,留住高素质人才,提供创新环境,强化文化氛围。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质变才是城镇化的关键。
(一)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演进如果说城市发展初期的积累主要依托投资或者产业的升级,那在城市发展的繁荣期,消费则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的起源就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其本质就是庞大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匹配的关系。只有扩大消费,生产才成为合理的有意义的生产,城市的经济规模也才能有着同步的增长。与生产相比,消费更具有城市发展的表象推动力。
在发达国家,对消费的重视更甚,甚至加入了时间的概念,积极引入负债消费、贷款消费的概念,就是利用未来的收益来满足今天的消费,进一步刺激城市发展。那么城市中的消费品有什么?消费品不仅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耗品,如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品和工业消费品,还包括用于人类满足高级心理需求的休闲、娱乐、健康、教育等服务型消费品,并且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型消费品将逐渐占据较大的比重。2016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强调部署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消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7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8.5%,已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时代,城市发展也将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阶段。从城市发展的质量来看,更加重视城市的建设质量、管理质量、经济发展质量。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来看,更加注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强调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 的协调发展和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更加强调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成方式和内在驱动作用,形成转变城市发展的内在合力。这意味着城市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高效。
(二)从单体发展向网络型发展演进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城市发展必定由单体向网络型发展转变,城市群必定成为未来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网络型城市群的建设中,由单中心扩张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的模式转变。 强调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城市群协同发展。强调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合理的层级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将日趋成熟。城市发展道路将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
(三)从内向型发展向外向型发展演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对城市本身来说,更加强调城市功能的开放性、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鲜明的包容姿态。
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伊利亚·普里戈金(IlyaPrigogine)教授,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着重阐明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 a时,可以通过内部的作用产生自组织现象,使系统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自发地转变为时空上和功能上的宏观有序状态,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非平衡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开放”是所有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一个企业只有开放才能获得发展,这种开放不仅是输出产品,输入原料,而且涉及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引进人才和技术,不断更新设备,才能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一个城市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掌握“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观点,有助于城市从内向型发展向外向型发展演进。一座城市不断有人外出和进入,生产的产品和原料也要川流不息地运入及运出。因而产生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这种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当开放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它就可能从原来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即耗散结构。如一壶水放在火炉上,水温逐渐升高,但水开后水蒸气不断蒸发,壶中的水和空气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带走了火炉提供的热量,水温不再升高,达到了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城市要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城市由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内向型,向适应全球一体化需求的外向型转变,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