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通信电子线路创新训练教程 编者:田磊//刘智芳|责编:杜军 9787121452680 电子工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通信电子线路创新训练教程 编者:田磊//刘智芳|责编:杜军 9787121452680 电子工业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31.83 7.1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田磊//刘智芳|责编:杜军

出版社电子工业

ISBN9787121452680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1723373

上书时间2023-09-23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田磊,副教授,男,中共党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博士后,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导师。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科研项目1项、西安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项;在《IEEJTransactionso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ETRIJournal》《JournalofElectr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以及《中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讲《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电子系统实验》等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课程,主持金课建设1项、重点课程建设1项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学科竞赛获奖并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研究方向:半导体光电材料建模、非线性电路设计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

目录
目录

理论基础模块
第1章  绪论2
1.1  无线电通信技术2
1.1.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特点2
1.1.2  无线电发射和接收机的基本组成6
1.2  电子通信系统的组成7
1.3  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安排7
思考题与习题8
第2章  信号的选频与滤波9
2.1  概述9
2.2  串联谐振回路9
2.2.1  谐振阻抗、谐振频率与品质因数9
2.2.2  谐振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通频带11
2.3  并联谐振电路13
2.3.1  阻抗及谐振频率13
2.3.2  谐振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通频带14
2.4  滤波器概述与设计16
思考题与习题17
第3章  信号产生电路18
3.1  概述18
3.2  反馈振荡器19
3.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19
3.2.2  反馈振荡器的组成19
3.2.3  反馈振荡器的平衡条件与起振条件20
3.2.4  反馈振荡器的稳定条件22
3.3  频率稳定问题25
3.3.1  频率准确度与频率稳定度25
3.3.2  不稳定因素分析26
3.4  反馈式LC振荡器电路27
3.4.1  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27
3.4.2  电感反馈式振荡器28
3.4.3  电容反馈式振荡器30
3.4.4  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32
3.5  晶体振荡器33
3.5.1  石英晶体的特性与等效电路34
3.5.2  并联型晶体振荡器35
3.5.3  串联型晶体振荡器37
思考题与习题38
第4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40
4.1  概述40
4.1.1  调制简述40
4.1.2  检波简述41
4.2  调幅波的性质42
4.2.1  调幅波的分析与表达式42
4.2.2  频谱与功率关系44
4.2.3  双边带信号和单边带信号46
4.3  振幅调制电路50
4.3.1  单个二极管和平衡电路调幅51
4.3.2  二极管环形电路调幅53
4.3.3  SSB信号的产生和传输54
4.4  调幅信号的解调55
4.4.1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原理及要求56
4.4.2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的几个质量指标57
4.4.3  乘积型同步检波61
思考题与习题62
第5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65
5.1  概述65
5.1.1  角度调制65
5.1.2  鉴频器66
5.2  调角波的性质67
5.2.1  调角波的数学表达式67
5.2.2  调角波的频谱与带宽69
5.2.3  间接调频与间接调相73
5.3  变容二极管调频74
5.3.1  变容二极管的特性74
5.3.2  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75
5.4  调频信号的解调77
5.4.1  简述77
5.4.2  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77
5.4.3  比例鉴频器79
5.5  互感耦合相位鉴频83
思考题与习题88
第6章  混频电路90
6.1  概述90
6.1.1  变频电路的概念96
6.1.2  二极管平衡混频98
6.1.3  二极管环形混频99
6.1.4  晶体管混频器分析101
6.1.5  晶体管混频器参数的求法103
6.2  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电路105
6.3  混频器干扰107
6.3.1  交调干扰107
6.3.2  互调干扰108
6.3.3  其他干扰和克服干扰的措施109
思考题与习题110
第7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112
7.1  概述112
7.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113
7.2.1  电路及特点113
7.2.2  晶体管各极电流和电压波形114
7.2.3  功率关系116
7.3  谐振功率放大器折线近似分析法118
7.3.1  特性曲线理想化118
7.3.2  集电极余弦脉冲电流分解119
7.3.3  动态特性与负载特性121
7.3.4  各电压对工作状态的影响124
7.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馈电电路125
7.4.1  对馈电电路的要求126
7.4.2  集电极和基极馈电电路126
7.4.3  输出回路128
7.5  晶体管倍频器130
7.6  高效功率放大器介绍133
思考题与习题134
第8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36
8.1  概述136
8.2  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137
8.2.1  晶体管高频参数138
8.2.2  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138
8.3  晶体管谐振放大器140
8.3.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40
8.3.2  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47
8.4  谐振放大器的稳定问题148
实 验 模 块
第9章  放大类实验152
9.1  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验152
9.1.1  实验目的152
9.1.2  电路工作原理152
9.1.3  实验内容154
9.1.4  实验步骤154
9.1.5  实验仪器155
9.2  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实验155
9.2.1  实验目的155
9.2.2  实验原理155
9.2.3  实验步骤158
9.2.4  实验报告要求159
9.2.5  实验仪器159
9.3  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159
9.3.1  实验目的159
9.3.2  实验基本原理159
9.3.3  实验内容159
9.3.4  主要技术指标与测试方法163
9.3.5  实验步骤164
9.3.6  实验报告要求165
9.3.7  实验仪器165
9.4  集成选频放大器实验165
9.4.1  实验目的165
9.4.2  AGC放大器的基本原理166
9.4.3  实验内容166
9.4.4  实验步骤166
9.4.5  实验报告要求168
9.4.6  实验仪器170
第10章  混频实验171
10.1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171
10.1.1  实验目的171
10.1.2  实验原理与电路171
10.1.3  实验内容171
10.1.4  实验步骤171
10.1.5  实验报告要求174
10.1.6  实验仪器174
10.2  三极管变频(选做)174
10.2.1  实验目的174
10.2.2  实验原理与实验电路说明174
10.2.3  实验内容174
10.2.4  实验步骤176
10.2.5  实验报告要求176
10.2.6  实验仪器176
第11章  发射与接收177
11.1  模拟乘法器调幅177
11.1.1  实验目的177
11.1.2  实验原理与实验电路说明177
11.1.3  实验内容177
11.1.4  实验步骤179
11.1.5  实验报告要求181
11.1.6  实验仪器181
11.2  音频信号调频实验181
11.2.1  实验目的181
11.2.2  实验原理与电路说明182
11.2.3  实验内容182
11.2.4  实验步骤184
11.2.5  实验报告要求185
11.2.6  实验仪器186
11.3  三极管包络检波实验186
11.3.1  实验目的186
11.3.2  实验原理与实验电路说明186
11.3.3  实验内容187
11.3.4  实验步骤187
11.3.5  实验报告要求187
11.3.6  实验仪器188
11.4  正交鉴频实验188
11.4.1  实验目的188
11.4.2  实验原理与实验电路说明188
11.4.3  实验内容188
11.4.4  实验步骤190
11.4.5  实验报告要求191
11.4.6  实验仪器191
第12章  幅度的调制与解调192
12.1  调幅接收机实验192
12.1.1  实验目的192
12.1.2  实验电路说明192
12.1.3  实验内容192
12.1.4  实验步骤192
12.1.5  实验报告要求193
12.1.6  实验仪器193
12.2  中波调幅发射机的组装与调试实验193
12.2.1  实验目的193
12.2.2  实验电路说明193
12.2.3  实验内容193
12.2.4  实验步骤194
12.2.5  实验报告要求194
12.2.6  实验仪器194
第13章  综合实验195
13.1  基于锁相环的本振源实验195
13.1.1  实验目的195
13.1.2  锁相环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195
13.1.3  实验内容195
13.1.4  实验步骤199
13.1.5  实验报告要求200
13.1.6  课程设计及二次开发部分200
13.2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实验201
13.2.1  实验目的201
13.2.2  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01
13.2.3  实验内容201
13.2.4  实验步骤204
13.2.5  实验报告要求208
13.2.6  课程设计及二次开发部分208
13.3  数字程控衰减器实验209
13.3.1  实验目的209
13.3.2  可控射频衰减器的工作原理209
13.3.3  实验内容209
13.3.4  实验步骤211
13.3.5  实验报告要求214
13.3.6  实验仪器214
13.4  LC 带通滤波器实验214
13.4.1  实验目的214
13.4.2  LC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214
13.4.3  实验内容214
13.4.4  实验步骤217
13.4.5  实验报告要求218
13.4.6  课程设计及二次开发部分218
13.5  声表滤波器实验219
13.5.1  实验目的219
13.5.2  声表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219
13.5.3  实验内容219
13.5.4  声表滤波器的测试实验步骤219
13.5.5  实验报告要求221
参考文献222

内容摘要
本书从电子通信的全过程出发,在全面系统地介绍通信电子线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对应的实验内容。全书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理论基础模块及实验模块。其中,理论基础模块主要讲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为后续实验做理论铺垫;实验模块分两部分讲解,分别是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可以通过基础实验部分检验前期理论学习的成效,综合实验部分旨在提升读者对通信系统的整体认识,并理解本书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及适用领域。本书以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验测试为出发点,从通信过程的角度讨论了各章节的内容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便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建立通信电子线路在通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编者力求取材广泛,注重实际测试及最新技术的引入,重点突出,主要围绕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讲授,避免烦琐公式的推导,注重理论与实验的联系,进而加深读者对相关结论的理解。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层次清楚,推导简明扼要,可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及工程人员的参考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