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三国志(图文珍藏本) [晋]陈寿 [南朝宋]裴松之 9787553807256 岳麓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29.36
3.7折
¥
8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晋]陈寿 [南朝宋]裴松之
出版社岳麓
ISBN9787553807256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0元
货号31696941
上书时间2023-09-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至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目录
上册目录
卷 一 魏 书 一 叔父立 (120)
武帝纪第一 (1) 从父芝 ………………… (120)
卷 二 魏 书 二 卷 六 魏 书 六
文帝纪第二 (39) 董二袁刘传第六 ………… (121)
卷 三 魏 书 三 董卓 (121)
明帝纪第三 (66) 李傕 …………………… (128)
卷 四 魏 书 四 郭汜 (128)
三少帝纪第四 (85) 袁绍 ……………………… (133)
齐王芳 (85) 子谭 …………………… (143)
高贵乡公髦 (95) 子尚 …………………… (143)
陈留王奂 (106) 袁术 ……………………… (148)
卷 五 魏 书 五 刘表 (150)
后妃传第五 (111) 子琮 …………………… (152)
武宣卞皇后 (111) 卷 七 魏 书 七
弟秉 (113)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156)
秉子兰 (113) 吕布 ……………………… (156)
文昭甄皇后 (114) 张邈 ……………………… (157)
侄像 (115) 陈登 …………………… (163)
像子畅 (116) 臧洪 ……………………… (164)
文德郭皇后 (117) 陈容 …………………… (168)
从兄表 (118) 卷 八 魏 书 八
明悼毛皇后 (119)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169)
父嘉 (119) 公孙瓒 …………………… (169)
弟曾 (119) 鲜于辅 ………………… (175)
明元郭皇后 (120) 阎柔 …………………… (175)
陶谦 (175) 毕轨 ………………… (205)
张杨 (178) 李胜 ………………… (205)
公孙度 (178) 桓范 ………………… (205)
子康 (179) 夏侯尚 ………………… (209)
康弟恭 (179) 子玄 ………………… (210)
康子晃 (179) 李丰 ……………… (212)
康子渊 (179) 许允 ……………… (215)
张燕 (185) 王经 ……………… (217)
张绣 (186) 卷十魏书十
子泉 (186) 荀或荀攸贾诩传第十 … (218)
张鲁 (186) 荀或 …………………… (218)
卷九魏书九 子恽 (226)
诸夏侯曹传第九 (190) 孙麒 ………………… (226)
夏侯惇 (190) 雾 ………………… (226)
子林 (191) 荀攸 …………………… (228)
韩浩 (191) 贾诩 …………………… (231)
史涣 (191) 子穆 ………………… (235)
夏侯渊 (192) 卷十一魏书十一
曹仁 (194)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子泰 (196) ……………………… (237)
弟纯 (196) 袁涣 …………………… (237)
曹洪 (197) 从弟霸 ……………… (239)
族父瑜 (197) 张范 …………………… (239)
曹休 (198) 弟承 ………………… (239)
子肇 (199) 凉茂 …………………… (240)
曹真 (199) 国渊 …………………… (241)
子爽 (200) 田畴 …………………… (242)
子羲 (200) 王俗 …………………… (245)
子训 (200) 子忠 ………………… (246)
何晏 (205) 邴原 …………………… (248)
邓顾 (205) 管宁 …………………… (252)
丁谧 (205) 王烈 …………………… (252)
宁子邈 (256) 孙晓 …………………… (302)
张琏 (256) 郭嘉 …………………… (303)
胡昭 (257) 子奕 …………………… (305)
卷十二魏书十二 董昭 (306)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子胄 (310)
(261) 刘晔 …………………… (310)
崔瑛 (261) 子陶 …………………… (314)
娄圭 (263) 蒋济 …………………… (315)
孔融 (263) 刘放 …………………… (319)
许攸 (263) 孙资 …………………… (320)
毛瑜 (266) 卷十五魏书十五
徐奕 (268)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何夔 (268) ………………………(325)
子曾 (269) 刘馥 …………………… (325)
邢颗 (271) 子靖 …………………… (325)
鲍勋 (271) 司马朗 ………………… (326)
司马芝 (273) 赵咨 …………………… (328)
子岐 (275) 梁习 …………………… (328)
卷十三魏书十三 王思 (329)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276) 张既 (331)
钟繇 (276) 子缉 …………………… (335)
子毓 (282) 温恢 …………………… (335)
华歆 (283) 孟建 …………………… (336)
子表 (286) 贾逵 …………………… (336)
王朗 (287) 子充 …………………… (339)
子肃 (293) 卷十六魏书十六
孙叔然 (296)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 (342)
周生烈 (296) 任峻 …………………… (342)
董遇 (296) 苏则 …………………… (343)
卷十四魏书十四 子愉 (345)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299) 杜畿 (345)
程昱 (299) 子恕 …………………… (348)
阮武 (353) 典韦 ……………………… (375)
郑浑 (355) 子满 …………………… (376)
仓慈 (357) 庞德 ……………………… (376)
吴理 (357) 子会 …………………… (377)
任燠 (357) 庞消 ……………………… (377)
颜斐 (358) 母娥 …………………… (378)
令狐邵 (358) 阎温 ……………………… (379)
孔又 (358) 张恭 …………………… (380)
卷十七魏书十七 恭子就 (380)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360) 卷十九魏书十九
张辽 (360)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 (383)
子虎 (362) 任城威王彰 ……………… (383)
乐进 (362) 子楷 …………………… (384)
子继 (363) 陈思王植 ………………… (384)
于禁 (363) 子志 …………………… (397)
张邰 (364) 萧怀王熊 ………………… (398)
徐晃 (366) 卷二十魏书二十
朱灵 (368)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 (399)
卷十八魏书十八 丰愍王昂 (399)
二李减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相殇王铄 (399)
第十八 (369) 邓哀王冲 ………………… (399)
李典 (369) 彭城王据 ………………… (400)
李通 (370) 燕王宇 …………………… (401)
减霸 (371) 沛穆王林 ………………… (401)
子艾 (372) 中山恭王衮 ……………… (401)
孙观 (372) 济阳怀王珐 ……………… (402)
文聘 (373) 陈留恭王峻 ……………… (403)
桓禺 (373) 范阳闵王矩 ……………… (403)
吕 虔 (373) 赵王斡 …………………… (403)
许褚 (374) 临邑殇公子上 …………… (403)
子仪 (375) 楚王彪 …………………… (404)
兄定 (375) 刚殇公子勤 ……………… (404)
谷城殇公子乘 (404) 阮籍 …………………… (415)
郿戴公子整 (405) 嵇康 …………………… (416)
灵殇公子京 (405) 桓威 …………………… (417)
樊安公均 (405) 吴质 …………………… (418)
广宗殇公子棘 (405) 卫觊 ……………………… (420)
东平灵王徽 (405) 子璀 …………………… (421)
乐陵王茂 (405) 潘勖 …………………… (421)
赞哀王协 (406) 王象 …………………… (421)
北海悼王蕤 (406) 刘虞 ……………………… (422)
东武阳怀王鉴 (406) 刘劭 ……………………… (425)
东海定王霖 (406) 缪袭 …………………… (426)
元城哀王礼 (406) 仲长统 ………………… (426)
邯郸怀王邕 (406) 苏林 …………………… (427)
清河悼王贡 (406) 韦诞 …………………… (427)
广平哀王俨 (406) 夏侯惠 ………………… (427)
卷二十 一 魏书二十 一 孙该 (427)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410) 杜挚 (427)
王粲 (410) 傅嘏 ……………………… (428)
徐斡 (411) 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
陈琳 (412)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阮瑀 (412) ………………………… (434)
应场 (412) 桓阶 ……………………… (434)
刘桢 (412) 子嘉 …………………… (435)
邯郸淳 (414) 陈群 ……………………… (435)
繁钦 (414) 子泰 …………………… (438)
路粹 (414) 陈矫 ……………………… (441)
丁仪 (414) 子本 …………………… (442)
丁属 (414) 薛悌 …………………… (442)
杨惰 (414) 徐宣 ……………………… (442)
荀纬 (414) 卫臻 ……………………… (444)
应球 (415) 子烈 …………………… (445)
应贞 (415) 卢毓 ……………………… (445)
子钦 (447) 辛毗 ……………………… (475)
斑 (447) 子敞 …………………… (477)
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 杨阜 (478)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姜叙母 (479)
(448) 高堂隆 …………………… (483)
和洽 (448) 栈潜 …………………… (488)
子道 (449) 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
许混 (449)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 (490)
常林 (450) 满宠 ……………………… (490)
子眚 (451) 子伟 …………………… (492)
杨俊 (453) 田豫 ……………………… (493)
杜袭 (454) 牵招 ……………………… (495)
赵俨 (456) 傅容 …………………… (497)
裴潜 (459) 子弘 …………………… (497)
子秀 (459) 郭淮 ……………………… (497)
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 子统 (499)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463) 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
韩暨 (463)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 (501)
崔林 (464) 徐邈 ……………………… (501)
高柔 (466) 韩观 …………………… (502)
孙礼 (472) 胡质 ……………………… (502)
王观 (473) 子威 …………………… (503)
卷二十五魏书二十五 王祖 (504)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子浑 (508)
(475) 王基 ……………………… (508)
内容摘要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包括《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计六十五卷。全书叙事脉络清晰,文字简洁优美,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南朝宋裴松之打破了传统的作注方式,所作注释纠正了原书的一些谬误,补缺不少珍贵史料。
精彩内容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1。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 出本末。嵩生太祖。
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快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于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土,绝而复绍,至今适嗣国于容城。
②司马彪《续汉书》曰: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长子伯兴,次子仲兴,次子叔兴。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子书,腾应其选。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顺帝即位,为小黄门,迁
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闼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频川堂豁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于腾,益州刺史种需于函谷关搜得其笺,上太守,并奏腾内臣外交,所不当为,请免官治罪。帝曰:“笺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乃寝需奏。腾不以介意,常称叹需,以为需得事上之节。需后为司徒,语人曰:“今日为公,乃曹常侍思也。”腾之行事,皆此类也。桓帝即位,以腾先帝旧臣,忠孝彰著,封费亭侯,加位特进。太和三年,追尊腾日高皇帝③《续汉书》曰: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黄初元年,追尊嵩曰太皇帝。
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①;惟 梁国桥玄、南阳何颞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③,征拜议郎4。
①《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喝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 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②《魏书》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 《续汉书》曰:玄字公祖,严明有才略,长于人物。 张璠《汉纪》曰:玄历位中外,以刚断称,谦俭下士,不以王爵私亲。光和中为太尉,以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卒,家贫乏产业,柩无所殡。当世以此称为名臣。 《世语》曰: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 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日《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③《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 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④《魏书》曰:太祖从妹夫满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阁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是后诏书敕三府:举奏州县政理无效,民为作谣言者免罢之。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太祖疾之。是岁以灾异博问得失,因此复上书切谏,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奏上,天子感悟,以示三府,责让之,诸以谣言征者皆拜议郎。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①。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②。顷之,冀州刺史王芬、 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
①《魏书》曰: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成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