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意匠中华:从原型到营造匠心 熊承霞//刘国强|责编:胡璇小惠|总主编:潘长学 9787562961536 武汉理工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102.32
6.9折
¥
149
全新
仅1件
作者熊承霞//刘国强|责编:胡璇小惠|总主编:潘长学
出版社武汉理工
ISBN9787562961536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49元
货号31342886
上书时间2023-09-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文化遗址中的造物设计密码
第二章 女神文明与神圣原型
第三章 宇宙空间走向集体无意识的建筑伦理解码
第四章 农耕文明视野的共生思想在设计中的价值
第五章 文字记录的建筑原型
第六章 作为神话活态媒介的空间语言
第七章 传统建筑隐喻的政治及伦理
第八章 传统建筑原型与现代伦理转换的困境与出路
第九章 传统建筑作为公共媒介的伦理价值解读
第十章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城市文本研究
第十一章 民俗新神话视角下的乡村“设计治疗”
第十二章 戏台与礼俗文化空间共生
第十三章 以神话作为装饰原型的建筑视觉叙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第一章阐述了文化遗址中的造物设计密码。
第二章到第四章,从女神文明时期的空间隐喻开始分析神圣原型基因对于中华建筑原型所形成的朦胧的空间伦理思维,在农耕定居生
存模式下,空间伦理对于史前人表述与理解信仰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每种文明都有其内在的隐喻,揭开这个隐喻既是为了了解自身文明的价值,也是为了寻求中华文明在当代发展中的意义。
第五章通过揭开中国文字中隐喻的建筑符号原型,将文字符号中记录的建筑结构和形态,对应“木”“石”“金”“水”等物质作为文字编码组合的原意。
第六章通过对建筑形态
、玉石圣物原型和传统建筑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筑轴线图景中的神话原型和天地空间的转换,比对黄泉下建筑和地上空间建筑的形态,了解史前人的宇宙互渗概念,天、地、冥三界的属性最终透过建筑得以明确,从而理解中国建筑所承担的对空间和信仰的承载作用。将创世神话与视觉空间对应,从而可以印证建筑对传承中国文化精神、中华文明以及人类道德的普遍意义。
第七章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结构、样态中隐喻的对国家政体及社会伦理的表达,在历史长河中,一个国家的合理的(善)、合乎秩序的(法则)、合乎伦理的(道德)制度都潜隐为建筑的形态叙事,建筑的结构形式在国家文明的起源、民族的诞生和社会伦理的演变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直接作用于这个国家的兴旺与衰亡。
第八章透过对建筑神话、建筑仪式中神秘力量的原
型研究,追溯隐喻在传统建筑中的普遍性社会伦理思想,探索建筑仪式与建筑空间中的神话原型与社会伦理置换的内核,将传统建筑的智慧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建设中,从而为在全世界宣传和宣扬中国文化的价值提供研究体系、数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章以武汉高铁站作为原型活态化实践的案例,彰显原型文化的设计对于当代城市及其标志性建筑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第九章阐明传统建筑形态正如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的“人体的延伸”,以立面形态导引出秩序和规则,以视觉样态解读仁善和美,从而传播道德伦理。
第十章以城市作为对象,研究城市中建筑作为文本呈现的空间精神,文化原型是人类文明的内核,其文化价值不可用金钱衡量,在城市文本的更新与发展中,可通过建筑文本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用科学的理念来对城市文本进行更新与保护,传承城市文明,发扬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形象。
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别针对民俗文化中的神话原
型提出乡村“设计治疗”和礼
俗文化共生的概念。中国文化的原型源自“民俗”,所谓“礼失而求诸野”。
第十三章通过对重要文献中记载的神话原型进行梳理,对应《诗经》和《楚辞》中的建筑篇章,解读传统
建筑及其建筑内外空间构成的各种语境语义,理解传统
建筑辐射出的核心哲学理念和文化生态,并作为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智慧发挥“正人伦”“导良知”的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