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白云铭(中国好诗)(精) 江非 9787515333885 中国青年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13.27
3.4折
¥
3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江非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33885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287785
上书时间2023-06-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关上灯,看看这个时代
霍俊明
无论是从诗歌阅读还是朋友交往来说,作为70后代表性诗人,江非近的诗集《白云铭》都让我有话想说。
前提是,我们必须学会在夜晚倾听和察看。江非给我强烈的一个诗人形象是他往往在黄昏或夜晚起身,穿越一片树林沿着一条路启程。他一次次去寻找,有时候又不得不暂时站立四顾,甚至返身折回,因为所谓的一条精神之路的建立太难了——尤其是在精神能见度不断降低的年代。有时候江非不得不在文字中建立理想国,又一次次去拆毁。
打开这本集子我们会与无尽的夜色相遇。近年来江非诗歌的精神性特征越来越强烈,这既与他大量的阅读有关,也与诗歌话语的方式关联。江非诗歌中有很多被历史、时间、权力、政治等力量所闲置和荒废的“器物”。这些被历史闲置的“器物”代表了世界和社会的构造,代表了更具精神启示性和命运性的事物关联。这自然牵涉到人自身的多重纠结性的存在关系。江非似乎一直有重新追寻“逝去之物”的冲动,无论是对于一条消失的小路,还是对于一条流到中途就消失的河流,他都呈现出关于“时代废弃物”的孤独追挽。当1999年江非在临沂城被渐紧的秋风吹透单薄的衣衫,年轻的身体被巨大的城市阴影所笼罩,我看到的是时代沙盘中不断前移的城市梦魇和一代人的“饥饿之歌”。而更有意味的是江非诗歌中的各种傍晚或夜色背景中的动物意象,尤其是那些体量庞大的动物显然对应了诗人的精神视域。通过这些动物体系江非完成的是历史传记学和个体生活史。有时候江非也试图转身暂时疏离紧张的“当下”,但是这一精神出游以及往返的过程并不轻松。他把一个个事物静置在那里,他更多是让事物本身说话。诗人的心里塞满了“沉沉的铁”,即使是乡村的基督教堂也不能救赎一个时代的乡村陷落以及城市化时代溃变的夜色。但是,诗人在时代的废弃物中找到了那只蒙尘已久的马灯,他小心翼翼地提上它走在路上。诗人目睹了古老的火焰残酷消失的过程,但是他也只能相信“真理还在”——“你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搜集/ 和观察着那些有光晕的事物,面对这个跳舞的时代 /一个幽会和统治中的事件,我也必须重新思考/ 声音与语言、行动与台词,形象和领地”。这些带有夜色精神质地的诗作和彷徨于无地的内心正是这个时代诗人个体精神和整体命运的及时而有效的对应和揭示。而这还远远不够!江非近年来的诗歌写作不断试图在历史与现实、经验和想象、表意和语言的诸多限阈之间进行摩擦、龃龉甚至撞击。
而江非通过诗歌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关上灯!让我们看看这个时代已经造成的后果和难以自知的精神图景。
这是一个在寒冷中赤膊劈柴的人——他劈开了时光的缝隙,也劈开了历史和现实之间那道不易被察觉的细缝。无论是江非早期对精神“出生地”的青春挽歌式的追思,还是对历史、存在、语言三个维度上的开掘与推进以及个人精神玄想式的自我叩问,一个既单纯又繁复的诗人形象已经确立。而多年来的江非就像是在茫茫的黑夜里出走乡村远去异乡在城市化道路上不断勘探的疑问者。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在时间和宿命之间,在历史和现场之间他是有时犹疑、有时坚执的“个人理想主义者”和“历史怀疑论者”。江非的诗歌中不断出现黑夜背景中的鸟群见证了一个诗人的孤独、紧张、分裂、疼痛、停留和出走的精神履历。他一贯的冷静、坚深、自由、先锋和执着构成了这个时代启示录意义上的自我点燃与照亮。
在山东一个叫平墩湖的村庄里,一个乡村少年拿起笔来开始写他的精神地理学和个人成长史的“平墩湖”。“平墩湖”就像一张空空的药方,在沉重和病痛中煎熬着一个诗人并不坚强的内心。江非既火热地身置其中又以一个清醒的旁观者的角色站在乡野平原和茫茫的河流两岸。既是现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符号的“平墩湖”之所以成为江非多年来诗歌写作的个人文化地理谱系学,其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里是他的出生地和一代人吊诡莫名的命运。当平墩湖成为诗人抒写对象的时候我不禁又想起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诗人为什么住在“乡下”(精神、历史和灵魂意义上的“乡下”)?在江非的诗歌中作为文化、乡土、地理、生命和历史概念结合体的“平墩湖”以一种母性、父性和根性的膂力与诗人所要转述的乡村物像和人世场景融合在一起。如果说这种“母性”形象呈现了江非诗歌宽容、温暖、清新、明朗的一面,那么他诗歌中的“父性”则是沉郁的、强力的、坚忍的、粗犷的、狂叫的和撕裂的。而江非诗歌中“父性”的形成又与其早年的游走、乡村调查和反抗性的冲动以及历史怀疑主义相关。1990年寒冷异常的冬天,江非这个怀揣着单纯梦想的少年在大雪中徒步考察鲁南、苏北郯城、临沂、东海、赣榆、连云港等5县市并写作考察报告《在泥淖中的中国农村》。1991年酷热难耐的夏天,江非又骑着自行车大汗淋漓地考察山东半岛各地,写作考察报告《没有蒸汽的中国农民》。他的青春、梦想、冲动、激情都酣畅淋漓地在行走甚至是精神的“出走”中不断成长,也不断遭受到时代冷雨的浇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目下有一些诗人自命或被命名为“乡土派”“新乡土派”,但是真正体悟当下语境中乡村的家族、历史和个人命运,能够具备震撼人心膂力的诗作却相当匮乏。江非一些关涉“乡土”命运的诗作是对近年来流行的乡土叙事、底层神话、“伦理化写作”的有力提请。近些年行走于异乡的江非不断以带有执拗性的个人视域抒写了家族的历史、个人的成长史和持续性的社会阵痛。在江非这里,“临沂”“平墩湖”“海南”等这样的关键词已经不再是地理学上的空间概念而是广义的后工业化时代履带的重重碾压下的剩余一角的隐喻,是“语言”和“精神”的“求真意志”的体现过程。而“地方性知识”在江非的诗歌谱系中更多是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家族与时代的一个背景或一个个窄仄而昏暗的通道,“出生地”成为被追悼的词。这些具有暗示能量和寓言化的场景正是曾经的乡土中国的缩影。
江非在去海南前后的一些带有自叙性色彩的诗作呈现了一种停留与远足、故乡与异乡、挽留与消失、熟悉与陌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强大冲突。热带的南方带来了他诗歌的精神气象和时间景深,澎湃激荡的海浪与焦灼而理性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反差。江非试图在陌生化的地理图景中展开一场精神的救赎。这一时期江非诗歌的对话和互文性是十分明显的,而重要的是他以个体精神的方式在重新修正和确立。江非的诗葆有了一以贯之的对以个体命运的追挽、对吊诡现实和生存现场的戏剧性追问以及对精神世界坍毁和重建之间往返式的焦灼。由此生存的尴尬、精神的困顿、时代的悖论、异乡的围栏都在这些带有回叙和直面并置的精神向度的文本中对话、磋商、盘诘与质疑。江非海南时期的诗歌意象有很多是“变形”的甚至是违背了我们的常理和日常经验的,但是我们却在这些特殊的意象中发现了带有更具“现实感”和“真实性”的灵魂图景和精神性纹理。而这不能不归功于诗人的情感、经验、想象对语言世界和现实世界重新构造的过程,一个不断消解又不断强化的精神性过程。在愈加疯狂的城市化时代背景中,在一个个看似前进实则眩晕不前的旋转木马旁,江非是一个清醒的对黑夜存在予以发现的命名者。在精神的自我挖掘和深度沉潜中江非发现了时代的宿疾,同时不可避免地担任了带有时下人所认为的“老旧”特征的近于孤独的“书写者”的形象。
在一个精神能见度不断降低的年代,诗人的写作难度可想而知。江非的很多诗歌具有傍晚来临一样的性质,他的很多诗歌都是从傍晚、夜色或黎明开始的。无论是面对飞过的黑色鸟群还是冥想中的窗口站立的乌鸦和野猪,一种如铅一样的滞重时时缠困着诗人的内心。江非的诗歌质地是纯净的也是晦暗的,音调是喑哑的也是高亢的,基调是坚执的也是绝望的——“我常以为我的血里有一些金属 /我就是一块;冷冰冰的金属/……一块磁铁。流着鲜血的铁”(《祖国》)。这种质地奇特的糅合是他诗歌的个性,而这种诗歌个性的形成与其特殊的观照自我、生存、时代和历史的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江非的身上同时呈现出直面时代的先锋精神与独自冥想的老式情怀的深层原因。
2009年,盛夏的北京。江非在送给我的诗集《独角戏》的扉页上写下:“只有记忆和灵魂唤醒”。我在《在一个秋风漫漫退去的季节》中找到了这句诗——“被灵魂和记忆唤醒/我又回到了我的出发之地/像一片傲慢的灰尘/又落回了飘起的谷地”。
夏天是酷热的,而我再次想到的是2007年1月22日。此时内蒙古额尔古纳的茫茫草原为皑皑白雪所覆盖。当江非把刚刚打印装订好的诗歌小册子《纪念册》递给我的时候,我强烈感受到了诗歌在一代人手中的热度和分量。在无比寒冷而又洁净的背景下,我们对着白雪的屋顶、苍茫的森林,高飞的鹰隼,伟大的星空来谈论诗歌。黑暗中江非手中闪烁的香烟几乎驱散了我身处祖国边陲的所有寒冷。从额尔古纳回来,江非为我们的这次相逢写了一首诗《额尔古纳逢霍俊明 》:“你、真理,和我/我们三个——说些什么//大雪封住江山/ 大雪又封住史册//岁月/大于泪水/寂寞/如祖国”。
打开诗歌,关闭灯盏,一起看看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疲竭的诗人面影吧!
2015年4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江非,1974年生于山东,曾参加青春诗会、全国青创会,获华文青年诗人奖、屈原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诗刊》年度青年诗人奖、北京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两岸桂冠诗人奖。著有诗集《傍晚的三种事物》《那》《独角戏》《纪念册》《一只蚂蚁上路了》等。
目录
关上灯,看看这个时代
第一辑 劈柴的那个人还在劈柴
夜海
日照
喜鹊
黑鸟
兽之眼
傍晚之灵
面对一具意外出土的尸骨
花椒木
多尔峡谷是哪条峡谷
每年的这一天
山鹰
逃跑的家伙
劈柴的那个人还在劈柴
干零工的泥瓦匠
看一头公牛
我在春天伐一棵树
一把椅子散发出了木柴的气息
外祖父
水是怎样抽上来的
一头熊
獾来自哪里
下山
一个人去解放一个国家
夜晚的木杖
瓦罐
割草机的用途
独角戏
锅铲
谁是最后一个从黄昏中离开的
那些并不存在的事物
10分钟
下午的事
历史
图示1—
第二辑 我想有一段书中的时光
我打算一个人到莒南去
长颈鹿
一首诗
每年秋天
眼睛
过去的爱情
我想去找一个西班牙女孩
灰鹤
博物馆
标记
继续写作
夜行卡车
野猪之晨
旧卡车
坐在火车上却不想去哪里
我幻想的道路去过罗马
致一只下午的田鼠
三月二十日乘公交车去海口独自幻想的一会
在傍晚写下落日
边界
傍晚的三种事物
草莓时节
入秋
收棉花
坛子
面包制作
马槽之火
平墩湖
妈妈
细草叶
世界末日
我想有一段书中的时光
我爱的女人
第三辑 透明是一只鸽子
让我摸摸你
透明是一只鸽子
远方
别写诗
胃里的酒精持续
04﹕
老虎
黑姑娘
安慰尼采
公路情歌
落日
土拨鼠
邮寄
给马年
金子
伐木
今年
给你
大海
今夜我和一个瓶子呆在一起
荷马
星呵
葵花妹妹
盛开
我是书写纸下面的那个人
白云铭
主编推荐
江非,1974年生于山东平墩湖。中国首位驻校诗人。曾参加青春诗会、全国青创会,获华文青年诗人奖、屈原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诗刊年度青年诗人奖、北 京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两岸桂冠诗人奖以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鲁迅文学奖、海子诗歌奖提名等。著有诗集《傍晚的三种事物》《那》《独角戏》《纪念册》 《一只蚂蚁上路了》等。现居海南。
【目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