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师友追梦(精) 秦绿枝 9787553516516 上海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师友追梦(精) 秦绿枝 9787553516516 上海文化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17.27 3.6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秦绿枝

出版社上海文化

ISBN9787553516516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664430

上书时间2023-06-08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秦绿枝,原名吴承惠,1926年出生。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级编辑。1949年正式进入上海新闻界,先后在《大报》《亦报》《新民晚报》任记者。1978年至1981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任编辑,创办《艺术世界》杂志。1982年《新民晚报》复刊后任副刊部主任、报社编委,在副刊“夜光杯”撰写“休息时断想”“不拘小记”小品专栏。出版著作有《保持真实的我》《人生看戏》《平凡的断想》《海派商人黄楚九》《戏迷说戏》《开封府》,与魏绍昌合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作品选辑》等。

目录
吴承惠谈1950年代初的上海小报
如唐大郎再多活几年
“老板”龚之方
祖光去了那个社会
侯宝林在上海
不霉的黄桂秋
附:陈德霖传艺黄桂秋(陈志明)
葆玖先生
当代祢衡陈大濩
附:上海京剧院存在哪些问题
音容渺茫蒋月泉
附:看一看评弹界存在的问题
举重若轻金声伯
我看魏绍昌
我的引路人冯亦代
附:冯亦代的三本书
君维周年祭

内容摘要
 著名作家、老报人秦绿枝先生的文集。秦先生已经92岁高龄了,近年来,陆续写了十几篇回忆文章,主题是回忆他一生结交的文化界、艺术界的已经作古的名人往事,这些名人有黄桂秋、陈大獲、蒋月泉、
金声伯、侯宝林、吴祖光、唐大郎、龚之方、冯亦代、魏绍昌等。秦先生的回忆文章,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只写与艺术家的交往,不评价艺术家的是非,但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写出了真切的个人的印象、观感。从一个作家的角度让读者能够了解那个年代的文艺大家的工作、艺术、生活。事实上,那是一个九十高龄作家的”口述实录”。

精彩内容
 吴承惠谈1950年代初的上海小报旧上海哪段时期的小报最繁荣?
吴承惠:我首先声明,我谈的是印象,因为旧上海时期我还是个资历很浅的小青年,文化水平也有限,想事情和看问题都是即兴的、表面的。我还有个缺点,就是没有在这方面做过资料搜集的工作,报纸随看随丢,都没有留存。解放前,我是上海市银行的职员,并不在小报工作,虽然喜欢看小报,也看得不多,偶尔也写写文章、投投稿。当时小报很多,水平参差不齐,报摊上摆列出来的小报,看看五花八门,其中虽有办得比较好一点的,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每家小报的寿命都不长,有的甚至很短。
小报虽多,内容往往大同小异,加上客观形势的变化,办小报的人又都不是有钱的大老板,经济常常出现困难,所
以真正能挺立住了办多少年的小报是很少的。
抗战胜利前,龚之方先生在上海办过一份《光化日报》,跟他合作的叫唐云旌(即唐大郎)——诗写得非常好。
龚先生最初是在电影公司做宣传,又办报纸,又在戏馆(当时在共舞台)做宣传,是一个很有经营才能的文化人。解放前的小报一般都是旧的小报文人吟风弄月的地方,而龚先生起用了几位懂外文的大学生,比如沈毓刚和徐慧棠就被吸收进来编译海外新闻。因此《光化日报》当时是比较突
出的,比较新颖,很受欢迎。当时日本人也管制舆论,而且管得很凶,却又有缝子可钻。《光化日报》的头版有很多从外国报刊编译过来的新闻报道。当时正在发生太平洋战争,到了1944至1945年间,日本败局已定,舆论也管不住了,从大后方和国外流传进来了不少消息。比如,那时候上海人还不知道吉普车,《光化日报》首先披露了,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同时它也带来了胜利的希望。读者既感
到新奇,又很受鼓舞,所以这份报纸一时很受欢迎。
1945年抗战胜利后,办报需要国民党政府颁发的执照,有的小报拿到了,有的就没拿到。龚先生也没拿到,《光化日报》就停办了,于是他就连夜在家用一张报纸横折竖折,折出了一种方型周刊,是小报的变种,名字就叫《海风》,变身为期刊,内容还是小报式的,一周出一期,很快风行一时。那时上海还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报刊,销
路大好。于是,原来的小报从业人员,甚至非从业人员群起而效尤,想趁机捞一票,一时之间,什么《海光》《海星》《海晨》等纷纷在报摊上出现,一下子有了几十种。
有的报摊就乱堆在那里,三钿不值两钿,卖也卖不掉,形成一种灾害。于是,《海风》首先自行停办,当时唐大郎写了一篇文章叫《始作俑者的罪孽》,表示自责。因为,在1946至1947年间,小报数量虽然不多,但这种方型周刊却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形成畸形发展,是令人料想不到的一种乱象。想想《海风》初创的时候,内容还是蛮好的,很多名家化名写文章,吴祖光就写过,但后来办的一些方型周刊内容越来越糟,甚至语涉下流,理应遭到读者唾弃,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要问旧上海小报最繁荣的时期,我确实说不出来,当时我二十岁不到,抗战胜利前固然不知道,胜利后的也说不清楚,大概有五六家,或者七八家,办得比较出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