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190.47 4.8折 ¥ 3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主编:海平,王水潮;副主编:韩晓萍,宋霞,彭敏,魏立新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48067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921412
上书时间2023-06-08
青海柴达木盆地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传统产地,barbarum是用地名确定的种名,原意是“北非洲的”,译为非洲枸杞,现传译为“宁夏的”,L.是1753年发现该物种的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名字缩写。宁夏枸杞是1959年《中药志》确定的该植物的中文名称,并非专指宁夏产区的枸杞,中国其他地区野生与种植的该物种都称为宁夏枸杞。该物种产于柴达木地区的果实是《中国药典》中枸杞子的重要来源之一,被称为“柴杞”,属商品“西枸杞”规格。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增强造血功能等药理作用。1988年枸杞子被卫生部确定为食药两用品种。随着我国中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人们回归自然、注重保健的意识不断提升,枸杞子国内销售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且不断突破“中华文化圈”,作为一种健康营养增补剂,得到欧美消费者青睐,被美国人称为喜马拉雅山“中国雪果”。近年来枸杞子国际出口量逐年递增,行业人士有“枸杞市场在宁夏,市场品质在青海”的赞誉。在大健康背景下,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柴达木盆地也是枸杞的原生地之一,柴达木地区植物种类少,但表现出一定的古老特征。由于造山运动的影响,留下许多古老的地中海植物区系物种,典型的有白刺、黑枸杞、枸杞、梭梭等。至今,位于都兰五龙沟的野生宁夏枸杞林约有3400亩,在格尔木方圆200km2内有20多万亩野生枸杞林带,这些是我国野生枸杞的分布中心,是世界*的野生枸杞居群和种质资源库。所以,青海柴达木在民间有“中华枸杞祖源地”之说,也被称为“宁夏枸杞的老家”,枸杞的别名“西王母杖”也与柴达木当地称呼吻合。20世纪50年代中期,柴达木人就已经开始人工驯化野生枸杞,60年代至今,当地市场上有枸杞子种植品和野生品两种。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柴达木人开始从宁夏产区引植优良品种,从此,枸杞子商品主要以栽培品为主要来源。自2000年以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工程,柴达木枸杞迎来发展壮大的机遇,在盆地东南边缘区域和腹地沙区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地区,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营造枸杞经济林,取得生态防护与经济发展双重效益。青海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枸杞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规划》和《青海省关于加快有机枸杞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提出“生态立省”战略,青海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发展政策。这些政策明确枸杞产业新的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任务,给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和推动力。2004~2014年,枸杞林发展规模达到43万亩,至2017年达到70万亩,盛果期枸杞接近30万亩,年产干果达8万吨,成为独立的位居全国第二位的种植“居群”。同时,柴达木枸杞系列新品种相继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6个。良种繁育技术与高原枸杞篱架栽培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柴达木枸杞产业成为生态、脱贫、富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柴达木枸杞产地被授予“中国枸杞之乡”称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许可,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名单,成为全国35个中欧地标互认产品之一。2018年4月,柴达木有机枸杞价格指数为921.06点,成为全国有机枸杞产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2019年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向全世界推介青海,明确青海有机枸杞产量居中国首位。柴达木枸杞产业的现状与宁夏产区特点极为相似,共同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化,占据国内35%~40%的市场份额。但是,柴达木枸杞产业起步较晚,高端产品缺少,品种良莠不齐问题突出。受地域影响,柴达木枸杞50%~60%的产量是冠以宁夏产区的名义进入国内外市场。好药材没有好价格,好品质没有好品牌,柴达木枸杞在市场上话语权不重。基于此,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以青海省科技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为契机,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对柴达木枸杞的道地优质性进行专项研究。一方面,采取本草经典、地方志和传统用药经验并结合中医临床应用柴达木枸杞实际情况进行道地性研究分析与评价;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分析手段测试柴达木枸杞活性和营养成分,对比全国枸杞各产区化学成分差异性以及生态因子的影响关系,借助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利用DNA指纹图谱和化学指纹图谱实验研究结论评定柴达木枸杞物种基因与品质,总结柴达木枸杞生物学和化学成分特征,健全现代化柴达木枸杞道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整理并著成《柴达木枸杞》一书。
本书介绍柴达木枸杞道地性品质研究概论,包括枸杞源流探析、枸杞资源学、枸杞生物学特征、枸杞生药学及临床应用、枸杞药理学研究、枸杞化学成分研究、柴达木枸杞生境分析、柴达木枸杞栽培技术、柴达木枸杞道地优质性评价、柴达木枸杞生产与质量管理、柴达木枸杞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等12个章节。“柴杞”道地优质性表现为: 一是物质属性,柴达木枸杞物种为宁夏枸杞。主要栽培品种有宁杞1号、5号、7号,柴杞1号、2号、3号,青杞1号。DNA指纹图谱研究表明,这些主要栽培品种与宁杞1号和青海野生宁夏枸杞同源(即为同一生物基因),构成柴达木枸杞道地性的物种、基因和质量基础。二是道地产地,产区处于柴达木盆地及边缘海南州共和沙珠玉乡区域。介于90°16′~99°16′E,35°00′~39°20′N之间,海拔2600~3200m,主要种植在都兰、诺木洪、格尔木、德令哈、乌兰等地,其中诺木洪有世界吉尼斯纪录中海拔*的连片种植基地。产区属“世界四大超净区”“第三极”,而且气候干燥、冷凉,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较轻、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污染较少,是目前国内*的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构成柴达木枸杞道地性的产地基础。三是柴达木枸杞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由于受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光合作用强,有效成分积累多,普遍较其他产区含量较高,这是构成柴达木枸杞的道地性的品质基础。四是中医药疗效明显。20世纪50~80年代,中医药界认为柴达木枸杞“质量佳、产量亦大”并收载于《中药学》《中药材手册》等教材和工具书中。枸杞在柴达木产量大,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中药生产之中。五是商品率特征。柴达木枸杞干果粒大饱满,籽小肉厚,农药残留少,口感好。按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划分,其中特优级占比率大,充分体现柴达木枸杞生物学特性与道地优质性。六是柴达木枸杞有机、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种植与管理,是其道地优质性的基本保证。柴达木枸杞的道地性形成是由生物因素、生态因素、人为因素等长期演变和实践的结果,其中种植、加工、炮制技术是重要的人为因素条件,是道地性形成的重要保障,也为柴达木枸杞道地药材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柴达木枸杞道地优质性的存在、形成和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实验证据,旨在为枸杞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生产、品牌创立、知识产权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技术与科学支撑,从而丰富柴达木枸杞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建设内容,为推动青海枸杞产业乃至全国枸杞产业健康发展并走向国际化提供资料和技术支撑。本书适合于枸杞育种、育苗、栽培、种植、深加工、中药生产、保健食品生产、销售、临床应用、大众养生等全产业链一线人员应用,对从事枸杞专门研究的科研人员、教育培训及热爱枸杞产业的广大仁人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所涉及的枸杞栽培与加工技术以青海产区为主,由于全国栽培区域较多,生长环境与生产方式的不同,枸杞质量参差不齐,对本书中柴达木枸杞道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虽经努力,几易成稿,由于牵涉面广,作者水平有限,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9年12月
本书是一部关于柴达木枸杞道地性论述详实的专著,包括枸杞源流探析、枸杞资源学、枸杞的生物学特征、枸杞生药学鉴定、枸杞化学成分与药理、枸杞临床应用、柴达木生境分析、柴达木枸杞栽培技术、柴达木枸杞道地性品质评价、柴达木枸杞规范化种植与标准化管理、柴达木枸杞深加工及柴达木枸杞产业化未来发展战略研究等。从柴达木枸杞历史考证、生态与气象分析、成分与药理、种植技术、临床中医与保健应用等介绍了其中医药道地性、品质品系的独创性。
海平,研究员,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院长,青海省医学学科带头人。青海省中藏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青海省药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药理毒理、药品检验、质量控制研究等。主持国家“八五”重点攻关课题子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30余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奖,有省级科技成果26项,专利6项,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及科普书籍9部,发表论文78篇,组织完成药品标准制修订近200项。
王水潮,主任药师。曾任青海省药品监督办公室主任、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青海省药品检验所所长职务。药品GMP、GSP认证检查员。发表论著30余(部)篇,期刊发表论文27篇。曾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奖2项,青海省卫生厅科技三等奖2项,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优秀成果奖1项。近几年主要从事青海枸杞为主的道地药材研究与开发工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