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温州话(典藏版) 沈克成|责编:陈金霞 9787552644098 宁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温州话(典藏版) 沈克成|责编:陈金霞 9787552644098 宁波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64.89 5.1折 12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克成|责编:陈金霞

出版社宁波

ISBN9787552644098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1500618

上书时间2023-06-08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温州话概述

第二章 温州话语音系统

第三章 中古音与温州话的传承

第四章 温州话特点

第五章 温州话的语流音变

第六章 温州话文白异读

第七章 温州话异音字

第八章 温州话同音字汇

第九章 温州话词汇

第十章 温州话的语缀

第十一章 温州话中的骂詈语

第十二章 温州话分类词汇

第十三章 温州话方言特征词

第十四章 温州话散讲

第十五章 用温州话吟诵唐诗宋词

第十六章 温州地名文化解读

第十七章 温州话的探索和传承

参考文献 ……………………………………………………660

后 记 ………………………………………………………664

内容摘要
全书共十七章,从温州话的概述、语音系统、特点、语流音变、文白异读、异音字、同音字汇、词汇、语缀、方言特征词以及中古音与温州话的传承、温州话的探索和传承、温州话散讲、用温州话吟诵唐诗宋词、温州地名解读等方面,全方位解读温州话,系统地阐述温州话的起源、形成特色以及传承意义,是温州方言研究领域的力作。温州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独特的奇葩,与中原古汉语一脉相承,现今的温州话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特征和读音,被学术界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极具地域性,极具研究价值。本书作者沈克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温州话的研究,出版有多部温州话研究专著。本书在《温州话》与《温州话(增补本)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增补,作者细细打磨,精益求精,进一步凸显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精彩内容
第一节 温州话的来历温州有古老的历史文化,西汉初年越王勾践的子孙就曾在这里建立东瓯国,受封东瓯王。东汉时温州属会稽郡,三国时是东吴的主要开发区。东晋、南朝时,中原名门望族不断南下,郭璞曾在这里“为卜郡城”,王羲之曾在这里“临池作书”,谢灵运、裴松之等先后在这里出任太守。北人南下不断促进了温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中原汉语在当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的温州话和中原汉语一脉相承,成为吴语重要的一支,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温州在秦汉以前为瓯越地,属百越的一支,主体民族为百越人。
古代越国世居者为百越之一的於越,而吴国人号称与周同为华族。据传说,吴国人来自中原,王族可能会说华语,但经与越族数百年相处之后,能否在日常说话中将华语保留下来,已很难断定。古代吴越两国的主体疆域东濒大海,西至鄱阳湖,在今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另包括皖南及赣东北地区。
文献记载与语言材料表明,古越语通行于春秋时的吴越两国,跟北面的齐国不能通话,与西边的楚国也不同语。齐楚两国说的是汉语(华语),吴越两国说的不是汉语。古越语属于侗台语,与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及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同源,为兄弟语。
最为明显的佐证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闹热”“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菜头生”“楼阁”“酒汗”“板砧”“膀蹄”“头衔”“鞋套”“墙围”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吃添”“走好”等;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苦倒”等。
在词汇方面,古越语有许多基本词汇跟今泰、傣、壮、侗语相同,也有一些跟京语相同。例如:?p?33,柚子,同侗语。雾m?11,同水语。捋lai34,轻轻抚摩;謴ka?42,辱骂,同泰语。迫pa323,鞋隔褙;咄tai323,鸟啄物;亦ji212,又,也;埕dz??31,酒瓮,酒坛,同壮语、侗语。念头?i11d?u31,上瘾;玍ni?11,勉力支撑,同越南语。
又如温州人将傻、蠢、不明事理说成憨h?33,音蚶,“个人全憨嘅”。也可与名词连用,如“憨猪”。壮、侗语也有近似的音义,这可能是古百越语残留的底层。
语音方面,在壮、侗语族语言中,先喉塞声母是最常见的声母,而在浙南,古帮母和端母有好些地方也念成先喉塞音,如“疤”“带”等,这是典型的古吴越语的遗留。
吴越地区在春秋时为吴国、越国领地,后吴为越并,语言并无变化。公元前3世纪,楚国灭越,派春申君治吴越,加强对吴越之地的统治,吴越之地被列为三楚之一的东楚。楚治吴越始于公元前249年,直到秦统一全国后,楚人在吴越之地仍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
东楚方言与古吴越语相融合,形成一种有地方色彩的汉语江东方言。王充在《论衡·自纪》中描述建武十年(34)他八岁就学时,“书馆小幢百人以上”,说明东汉初会稽教育已很发达,居民相当稠密。尤其在东吴、西晋期间,郡县屡屡分析增置,说明人口在不断增加,方言区域在不断扩展,这表明楚人给吴越地区带来了最初的华夏语影响。从此,汉语以楚方言的形式大量进入吴越。
上古南方汉语只有楚语,原来不说汉语的吴越江南各地最初也是被楚国收服的,原始吴语也应是楚语分化的。
扬雄在《方言》中曾对各地方言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吴语中有十八九条词如“晓”“惮”“过”“篷”“嬉”“牡狗”“篓”等都见于楚语,可见楚语在吴语尤其在南吴语的形成中应起过重要作用。吴语的形成除结合古越语底层外,汉语方面可能由楚语和中原话两源融合而成(中原话主要来自晋室南迁),怪不得中原人说吴人“音楚”。唐《慧琳音义》合称“吴楚之音”。
温州话中至今还保留着南楚沅湘方言,如“惮da11(发怒)”“过vu11(染病)”“厾p?a4(抛弃)”“嬉s?33(游玩)”“訾那ts?33na212(怎么样)”“烂污la11vu1(不修边幅,工作不认真)”“晒谷壇”“吃吃嬉嬉眙眙戏”“牛拔过眙不着”“虱爬过密密掐”等最具温州方言特色的词都见于楚语。这正反映了楚并越后对吴越地区的影响,这以后形成的江东方言,更是吴语的直接祖先。温州话中的较古老词语,大多可以追溯到这两个来源。江东方言是温州话中前、中古层次(白读系统)的主要来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