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6 3.7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吴建民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5-01-04
中国外交史的见证者吴建民亲笔著书
首度对50余年的外交生涯进行回顾与总结
阐述对中国外交格局的深度思考
他是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也是陈毅点中的“将才”。他是世界熟知的“外交儒将”——吴建民!
他是中国外交史的见证者!作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外交人员,拥有25年驻外经历,在联合国工作近10年。
他被誉为一位“搞透了外交”的外交官!他是中国前驻法大使、2000年申办奥运会代表团发言人、2010年申办世博会“前线总指挥”。
他说“外交就是要为国家争取朋友”,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已过去,和平与发展才是新主题。在《吴建民谈外交》中,吴建民回顾50余年的外交生涯,坦承外交官的得失心路,详述做大国应有的心态与胸怀。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9-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曾任外交新闻司司长和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9年正式从外交部退休。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生平: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同年被外交部录用,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李先念等领导人做过若干次翻译。
1971年,成为第一批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
1987年开始,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调研组组长兼代表团党委委员。
1989年1月至1990年12月,在中国常驻欧共体使团和驻比利时使馆工作。
1991年1月到1994年9月,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
1993年,担任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代表团发言人
1994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2年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被吴仪副总理封为“前线总指挥”。
2003年6月,被希拉克总统授予大将军勋章。
2003年7月至2008年4月,担任外交学院院长。
2003年至2007年,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担任此职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个中国人,第一个亚洲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此职。
2005年至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发言人。
2009年4月,正式从外交部退休。
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序 龙永图
自序
上篇 向世界说明中国
第一章 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
国之兴盛,与有荣焉
法国大使馆的狗
中国公使卖电影票?
弱国无外交吗
外交官的必修课
搞外交要有点真功夫
外交官的自我修炼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使遇袭记
国与家
如果祖国需要我
“双兔傍地走”
从大使到“大使夫人”
第二章 青春是美好的
人来到世上就是要做点事
做人要有本事
大学时代的收获
第一次做翻译
外交生涯的起步
在伟人身边学到的
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
周恩来:“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邓小平:“没有虐待你们吧?”
谷底也有风景
当人生低谷来临
乌云总会过去
第三章 联合国是外交官的大学堂
重返联合国
出席联大穿什么
“你们放心去吧!”
一举一动都是新闻
“照相不要钱!”
一切从头学起
初涉多边外交
外交时机有玄机
当上主管官员
“场外外交”
联合国的“回头客”
“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
基辛格的公司
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大使生涯教给我的
从日内瓦到巴黎
与美国“吵架”
外交中的多边与双边
我的“施政纲领”
人生能有几回搏?
碧蒂城堡的中国客人
希拉克夫妇来做客
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
法国人也摆“鸿门宴”?
申博“拉票”战
怎样当大使
建议权是最重要的权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言要谨慎
要“沟通”,不要“宣传”
工作要有创造性
把握原则,有所变通
第五章 世界的坎,中国的坡
21世纪的世界新轮廓
西方世界怎么看中国
中国崛起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舆论的傲慢与偏见
心态、胸怀与责任
弱国心态有危害
中国外交太“软”了吗
崛起的姿态 //152
爱国还是误国
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封闭不是爱国
“愤青”并不可怕
走出去要重视利用外交资源
外交与百姓生活
大使的作用
“民族品牌”是过时的观念
文化力也是竞争力
文明的冲突与对话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代表中国
中华文化的“危”与“机”
下篇 让中国走向世界
第六章 外交中的“斗”与“和”
没有真诚,就没有朋友
可以不说,但不能说谎
“支持中国,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说服荷兰首相访华
批评了人家,还要让他给你鼓掌
发怒要小心
“理直气和”,以退为进
吵架也要有新意
君子和而不同
不打不成交
小聪明与大智慧
改变对方很难,改变自己容易
第七章 发言人和媒体,朋友还是敌人
我当发言人
从“一窍不通”开始
有口径而不唯口径
最艰难的一场新闻发布会
答问要得体,并经得起推敲
与媒体打交道
别让讲话变“耳边风”
吃好喝好,不一定好好报道
记者招待会的三个误区
答记者问的三个辩证
“大记者”与“小记者”
“好问题”与“刁问题”
“爱”与“恨”
如何跟外国记者打交道
借他们的台,唱我们的戏
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让外国人听懂“中国话”
第八章 公众演说是门学问
套话打动不了人
我的第一次演讲
念稿与不念稿,哪个更好
准备到最后一分钟
“八股调”要不得
说什么,别人才肯听
开头出彩是成功的一半
有新意,更有说服力
有深度,才能打动人
要精炼,思维需要训练
怎么说,别人才爱听
幽默的力量
要有人情味
会说,还要善听
第九章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交流也是一种本领
交流需要设计
举止易丢分
眼睛会说话
文化有差异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
短板在哪里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五大感官发挥合力
好厨师是大使的“秘密武器”
软实力与硬道理
穿衣吃饭不是小事
知己与知彼
摸准对方的敏感神经
讲到点子上
交流没有“技巧”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诚信才有威信
懂分寸,知进退
“每一分钟都是计划好的”
听和说的辩证
让一步,敬一分
多交流,中国需要,世界也需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