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
16.34
6.8折
¥
24
九品
仅1件
作者梅传强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
上书时间2024-12-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梅传强 编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41794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受西南政法大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托,为该校法学专业和刑事侦查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犯罪心理学课程编写的教材。
研究和学习犯罪心理学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广大政法干部迫切需要掌握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广大人民群众也急需了解和学习犯罪心理学知识,以不断增强自己的犯罪防范意识、提高自己抵御受害的能力。因此,本书的出版,既是解决政法院校犯罪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是为了满足广大政法干部、法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犯罪心理学之急需。
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继承与探索结合,既从犯罪心理机制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各种形态的犯罪心理特征;又从我国综合治理的方针出发,通过对各种类型的犯罪心理现象的探索,提出了对犯罪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防的若干新见解。
- 【作者简介】
-
梅传强 文字
梅传强,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
学历:1982年9月~1984年10月就读于南充师范学院(现为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84年10月~1986年7月,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获心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7月,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1989年7月~现在,一直在西南政法大学工作。其中,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6月,获刑法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格。
社会兼职:中国犯罪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兼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现代法学》编辑。
在教学方面,为博士生、硕士生、双学位、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主讲了中国刑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限选课、选修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共7门。一直坚持每学期至少为本科生讲两门课程,每学期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由于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一直受到学生好评。2002年,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2004年,荣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省(部、市)级重点课题2项,主研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庆市、四川省等重点课题5项,主持校级重点课题2项,已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9部,其中,主编6部,独著2部;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犯罪与改造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政法学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中,有1项获国家社科二等奖(合作项目),有2项获省(部)级三等奖,有1项获中国犯罪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有2项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此外,2003年,荣获“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首批人员”;2005年,荣获“重庆市第二届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梅传强近五年(2001年以来)科研成果目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独著,共23.5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对我国刑事政策的反思——“严打”的社会心理透视》(论文),载《犯罪认定与适用研究》,长安出版社,2002年8月版,共计1.1万字。
3.《论吸毒的心理演变及其矫治对策》,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共计1.1万字。
4.《论恐怖犯罪行为的根源——文明及文化冲突论解析》,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共计1.35万字。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5.《论未遂犯的处罚依据》(梅传强、张永胜合作),载《政法学刊》,2002年第5期,共计1.6万字。
2003年:
6.《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共计1.35万字。
7.《论犯罪的高危人群》,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5期,共计1.1万字。
8.《有关诬告陷害罪的争论及其辨析》(梅传强、孙策平合作),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2期,共计1.2万字。
9.《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新论》,共计0.8万字,载《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罗大华、胡一丁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0.《犯罪心理学》(主编,承担第一、二、三、四、八、十一、十二、十三章,共计13.5万字),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犯罪心理学理论研究前瞻》,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共计0.7万字。
12.《定罪统一依据论》(梅传强、张永胜合作),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判解研究》2003年第4辑(总第5辑),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主办,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共计1.0万字)
13.《犯罪心理学》(全国统编教材,参编,承担第五、七、十章,共计6万字),科技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4.《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期。共计1.3万字。
15.《论刑事责任的根据》,载《政法学刊》2004年第2期,共计1.6万字。
16.《论直接故意中的犯罪意志》,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共计1.08万字。
17.《双重视野中的犯罪目的》,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共计1.38万字。
18.《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6期,共计0.56万字。
19.《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共计23.3万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0.《论犯罪心理的基础与实质》,载罗大华主编《法制心理学的新起点》,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1.《犯罪故意中“明知”的含义与内容——根据罪过实质的考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共计1.2万字。
22.《刑事案例诉辩审评——抢劫、抢夺罪》(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3.《评<警察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载《政法学刊》2005年第2期。
24.《毒品犯罪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探究》(与徐艳合作),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5.《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载《犯罪学论丛》(第3卷)王牧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6.《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与李学刚合作),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5期。
27.《刑事案例诉辩审评——危害税收征管罪》(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8.《法律的真谛——写给执法者的书》(参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9.《毒品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研究》,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实践方面的任务
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二、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步骤
三、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一、我国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国外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展望
第三章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
一、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
一、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犯罪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一、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当前的犯罪态势和带普遍性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当前的犯罪态势
一、犯罪的高危人群
二、犯罪的数量和犯罪率
三、犯罪的类型特征
四、犯罪的手段和方式特征
五、犯罪的组织形式特征
六、犯罪的性别比例特征
第二节当前带普遍性的犯罪心理
一、老实吃亏心理
二、攀比嫉妒心理
三、补偿回报心理
四、从众同流心理
五、浓缩人生心理
六、法不治众心理
七、偏激浮躁和仇恨报复心理
八、其他类型的犯罪心理
第五章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外在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与时空因素的影响
一、时间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二、地域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
第二节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家庭结构的缺陷
二、家庭教育的缺陷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一、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薄弱
二、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
三、教育监督管理简单化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与不良文化的诱导
一、由多元文化的冲击形成的不良文化
二、大众传播媒介中不良因素的诱导
三、犯罪的亚文化
第六章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内在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犯罪者的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二、需要的种类
三、犯罪者的需要特征
第二节犯罪动机
一、动机的基本理论
二、犯罪动机的特征
三、犯罪动机的作用
四、犯罪动机的分类
五、犯罪动机的形成
六、犯罪动机的转化
七、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第三节犯罪者的智力特征
一、智力概述
二、智力与犯罪
第四节犯罪者的气质特征
一、气质概述
二、气质与犯罪
第五节犯罪者的情绪和意志特征
一、情绪的概念和分类
二、不良情绪与犯罪
三、情绪障碍与犯罪
四、犯罪者的意志特征
第六节犯罪者的性格特征
一、性格的概念
二、犯罪者的性格特征
第七节犯罪者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障碍与犯罪
第七章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第一节故意犯罪心理
一、犯罪决意阶段的心理表现
二、实施犯罪阶段的心理表现
三、实施犯罪后的心理表现
第二节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心理的概述
二、产生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
三、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
四、注意与过失犯罪
五、过失犯罪与其他心理因素
第八章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
第一节犯罪的年龄差异概述
一、犯罪率方面的年龄差异
二、犯罪类型上的年龄差异
三、犯罪手段上的年龄差异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心理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中壮年犯罪心理
一、中壮年人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中壮年人犯罪的特征
第四节老年犯罪心理
一、老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老年犯罪的特征
三、老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四、老年犯罪的预防措施
第九章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
第一节女性犯罪概况
一、我国女性犯罪概况及基本特征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与社会成因
第二节性别差异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一、女性的生理发展
二、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
三、犯罪的性别差异
第三节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女性性犯罪心理
二、女性杀人犯罪心理
三、女性财产犯罪心理
第十章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
第一节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概述
一、对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分类概述
二、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初犯心理
一、初犯的心理特征
二、初犯的主要犯罪类型
三、初犯的心理转化及预防
第三节累犯心理
一、累犯的人格特征
二、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累犯的经验
第四节惯犯心理
一、惯犯的心理特征
二、惯犯的行为特征
三、惯犯的习惯及对策
第十一章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共同犯罪的行为特征
第二节一般共同犯罪心理
一、共同意向性
二、目的统一性
三、心理趋同性
四、心理相容性
第三节有组织犯罪心理
一、犯罪集团的特点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基础
三、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上)
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
一、诈骗犯罪的心理分析
二、盗窃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心理的概述
二、杀人犯罪心理
三、抢劫犯罪心理
第十三章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下)
第三节毒品犯罪心理
一、毒品犯罪的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三、吸毒的危害和心理演变
第四节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变态心理的概述
二、变态人格与犯罪
三、性变态与犯罪
四、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
五、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及矫治措施
第十四章犯罪心理的预测
第一节犯罪心理预测概述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分类
三、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
第二节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
一、直观型预测法
二、探索型预测法
三、规范型预测法
四、反馈型预测法
五、初犯预测与再犯预测法
六、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步骤
第十五章犯罪心理预防
第一节犯罪心理预防概述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原理和特点
第二节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
一、人格塑造功能
二、心理调节功能
三、社会控制功能
四、促进社会发展功能
第三节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社会教育──促进人的持续社会化
二、引导自我修养──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第十六章刑罚预防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刑罚一般预防的心理功能
一、教育功能
二、威慑功能
三、抑制功能
四、刑罚的补偿功能和安抚功能
五、对刑罚一般预防功能局限性的分析
第二节刑罚特殊预防的心理功能
一、刑罚的惩罚功能
二、个别威慑功能
三、刑罚的感化功能
四、教育改造功能
五、影响特殊预防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对刑罚预防效果的心理分析
一、刑罚规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刑罚适用中的不公正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三、刑罚执行中的弊端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四、有效发挥刑罚预防功能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七章犯罪心理的揭露
第一节侦查心理
一、侦查心理的概念
二、侦查心理的特点
三、研究侦查心理的意义
四、对犯罪现场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预审心理
一、预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
二、预审工作的心理特点
三、预审心理对策的适用
四、犯罪嫌疑人在预审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五、提高预审质量的心理学对策
第三节刑事审判心理
一、定罪量刑过程的心理分析
二、影响定罪量刑的心理因素
第十八章犯罪心理的矫正
第一节犯罪心理矫正概述
一、犯罪心理矫正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
第二节犯罪心理诊断
一、犯罪心理诊断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诊断的功能
三、犯罪心理诊断的种类
四、犯罪心理诊断的内容
五、犯罪心理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对罪犯的心理矫治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分类
四、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方法
附录: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