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7777.26 九品
仅1件
作者[清]吴敬梓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6
上书时间2024-12-10
《经典译林青少版:儒林外史》原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将近两百个人物。作者有意假托故事发生在明代,但实际上展示的却是一幅18世纪的清代社会的风俗画。全书以写实、讽刺和批判性的笔调,反映了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命运以及在这个制度下士子文人扭曲的、丑恶的灵魂,活画出了一群知识分子可笑、可悲又可鄙的形象,深刻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虚伪和罪恶,进而讽刺和批判了整个封建制度和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朽,使人们认识到这个社会已不堪救药,同时作者也热情歌颂了一些善良正直的人物,表达了自己改良社会的美好理想。
对科举制度的严厉批判是全书的中心内容。作者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扭曲、腐蚀文人灵魂的罪恶。如范进、周进对科举做官如痴如狂,被折磨得人鬼难分,但中举后地位迅速发生变化,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随之有了天壤之别,显示出了当时知识分子之所以甘愿沉迷于科举功名的社会根源。匡超人原先是一个很纯朴的青年,但在中了八股文的毒害后,也很快堕落成为一个坑蒙拐骗,甚至出卖灵魂的恶少。甚至连一些女子和孩子也受到了科举的毒害。作者有意选择这些典型人物和事件,充分反映出科举制度的毒素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细胞,戕害人性,罪恶深重。
文人一旦科举成功,便大多会堕落成为贪婪无赖、毫无廉耻、横行乡里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这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虚伪和罪恶。比如严监生贪婪悭吝,自己病入膏肓了,还念念不忘收租子、敛钱财,临死前竟为了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他的哥哥严贡生更加阴险刁滑,他强夺贫民王小二的猪,还打折了王大的腿;明明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和官府勾结硬向人要利息。在弟弟严监生死后,他更是不顾兄弟之情,欺压寡妇弟媳,霸占胞弟产业。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劣绅,竟被前任周学台推举为“优行”,又替他“考出了贡”。作者通过这样的经典形象,不仅揭露批判了科举制度,也深刻批判了与科举制度互为表里的封建道德、封建礼教。
而对人数最多的那些科举落第者,吴敬梓对他们虽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却又装作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混充风流名士,互相标榜的“假清高”、“假风流”也充满了痛恨和鄙夷。
在揭露批判以科举制度为中心的种种社会黑暗现象的同时,吴敬梓也塑造了一批寄托他的理想的正面人物。如读书人王冕,他蔑视功名富贵,反对八股科举,推崇孝道,其品格思想、立身行事的准则,作为与当时整个社会崇尚的以科举求功名富贵的主流思潮相对立的一面,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另外,作者还塑造了出身官宦名门,却蔑视科举功名,反对多妻物的形象,令人叫绝。
《经典译林青少版: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清末谴责小说在体裁或笔法上都很明显地受到了它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