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腧穴学(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络腧穴学(第2版)

33.48 6.7折 5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玲、刘清国 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09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玲、刘清国 编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2
  • ISBN 9787547840030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360千字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等
【内容简介】

经络腧穴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主干课程。经络腧穴理论不仅是针灸学科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写将继承上版教材优势和特点,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系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突出“规范、精炼、实用”的特点。穴位归经、定位,以新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2006年版)为依据,对个别新、老国标定位差异较大的穴位以附注形式加以说明。重点腧穴右上方以“**”标识,常用腧穴右上方以“*”标识,重点穴、常用穴,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来确定。

【作者简介】

胡玲,安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主任。国家核心期刊《针刺研究》、《中国针灸》编委。“十二五”、“十三五”全国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技能实训》主审。刘清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

【目录】

绪论1一、 针灸的起源 / 1二、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2三、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2上篇经络腧穴总论章经络总论9节经络概念的产生和经络理论的形成 / 9一、 经络概念的产生 / 9二、 经络理论的形成 / 10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和概况 / 11一、 十二经脉 / 11二、 奇经八脉 / 15三、 十二经别 / 16四、 十五络脉 / 16五、 十二经筋 / 17六、 十二皮部 / 17第三节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概况 / 18一、 根结与标本 / 18二、 气街与四海 / 18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 19一、 经络的作用 / 19二、 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 20第二章腧穴总论22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 22一、 腧穴的分类 / 22二、 腧穴的命名 / 24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 25一、 腧穴的作用 / 25二、 腧穴的主治规律 / 25第三节特定穴 / 27一、 五输穴 / 27二、 原穴 / 29三、 络穴 / 30四、 郄穴 / 30五、 背俞穴 / 31六、 募穴 / 31七、 下合穴 / 32八、 八会穴 / 33九、 八脉交会穴 / 34十、 交会穴 / 35第四节腧穴定位方法 / 35一、 体表标志定位法 / 38二、 “骨度”折量定位法 / 39三、 “指寸”定位法 / 40四、 简便取穴法 / 41中篇经络腧穴各论第三章十二经络与腧穴45节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 45一、 手太阴经络 / 45二、 手太阴腧穴 / 481. 中府(48)2. 云门(49)3. 天府(49)4. 侠白(49)5. 尺泽(49)6. 孔(50)7. 列缺(50)8. 经渠(51)9. 太渊(51)10. 鱼际(52)11. 少商(52)第二节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 53一、 手阳明经络 / 53二、 手阳明腧穴 / 551. 商阳(55)2. 二间(56)3. 三间(56)4. 合谷(57)5. 阳溪(57)6. 偏历(58)7. 温溜(58)8. 下廉(59)9. 上廉(59)10. 手三里(59)11. 曲池(59)12. 肘髎(60)13. 手五里(60)14. 臂臑(60)15. 肩髃(61)16. 巨骨(61)17. 天鼎(61)18. 扶突(61)19. 口禾髎(62)20. 迎香(62)第三节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 62一、 足阳明经络 / 63二、 足阳明腧穴 / 661. 承泣(66)2. 四白(66)3. 巨髎(67)4. 地仓(67)5. 大迎(67)6. 颊车(68)7. 下关(68)8. 头维(69)9. 人迎(69)10. 水突(70)11. 气舍(70)12. 缺盆(70)13. 气户(70)14. 库房(70)15. 屋翳(71)16. 膺窗(71)17. 乳中(71)18. 乳根(71)19. 不容(71)20. 承满(71)21. 梁门(71)22. 关门(72)23. 太乙(72)24. 滑肉门(72)25. 天枢(72)26. 外陵(73)27. 大巨(73)28. 水道(73)29. 归来(73)30. 气冲(73)31. 髀关(74)32. 伏兔(74)33. 阴市(75)34. 梁丘(75)35. 犊鼻(75)36. 足三里(76)37. 上巨虚(76)38. 条口(77)39. 下巨虚(77)40. 丰隆(78)41. 解溪(78)42. 冲阳(79)43. 陷谷(79)44. 内庭(79)45. 厉兑(80)第四节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 80一、 足太阴经络 / 80二、 足太阴腧穴 / 821. 隐白(82)2. 大都(83)3. 太白(83)4. 公孙(84)5. 商丘(84)6. 三阴交(84)7. 漏谷(85)8. 地机(85)9. 阴陵泉(86)10. 血海(86)11. 箕门(87)12. 冲门(87)13. 府舍(87)14. 腹结(87)15. 大横(88)16. 腹哀(88)17. 食窦(88)18. 天溪(88)19. 胸乡(89)20. 周荣(89)21. 大包(89)第五节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 89一、 手少阴经络 / 90二、 手少阴腧穴 / 911. 极泉(91)2. 青灵(92)3. 少海(92)4. 灵道(93)5. 通里(93)6. 阴郄(94)7. 神门(94)8. 少府(95)9. 少冲(95)第六节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 96一、 手太阳经络 / 96二、 手太阳腧穴 / 981. 少泽(98)2. 前谷(99)3. 后溪(99)4. 腕骨(100)5. 阳谷(100)6. 养老(100)7. 支正(101)8. 小海(101)9. 肩贞(102)10. 臑俞(102)11. 天宗(102)12. 秉风(103)13. 曲垣(103)14. 肩外俞(103)15. 肩中俞(103)16. 天窗(103)17. 天容(103)18. 颧髎(104)19. 听宫(104)第七节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 105一、 足太阳经络 / 105二、 足太阳腧穴 / 1081. 睛明(108)2. 攒竹(108)3. 眉冲(109)4. 曲差(109)5. 五处(109)6. 承光(110)7. 通天(110)8. 络却(110)9. 玉枕(110)10. 天柱(110)11. 大杼(111)12. 风门(111)13. 肺俞(112)14. 厥阴俞(112)15. 心俞(112)16. 督俞(113)17. 膈俞(113)18. 肝俞(113)19. 胆俞(114)20. 脾俞(114)21. 胃俞(115)22. 三焦俞(115)23. 肾俞(116)24. 气海俞(116)25. 大肠俞(116)26. 关元俞(117)27. 小肠俞(117)28. 膀胱俞(118)29. 中膂俞(118)30. 白环俞(118)31. 上髎(118)32. 次髎(119)33. 中髎(119)34. 下髎(119)35. 会阳(119)36. 承扶(120)37. 殷门(120)38. 浮郄(120)39. 委阳(120)40. 委中(121)41. 附分(121)42. 魄户(121)43. 膏肓(122)44. 神堂(122)45. (122)46. 膈关(122)47. 魂门(123)48. 阳纲(123)49. 意舍(123)50. 胃仓(123)51. 肓门(123)52. 志室(123)53. 胞肓(124)54. 秩边(124)55. 合阳(124)56. 承筋(125)57. 承山(125)58. 飞扬(125)59. 跗阳(126)60. 昆仑(126)61. 仆参(126)62. 申脉(127)63. 金门(127)64. 京骨(127)65. 束骨(127)66. 足通谷(128)67. 至阴(128)第八节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 129一、 足少阴经络 / 129二、 足少阴腧穴 / 1311. 涌泉(131)2. 然谷(132)3. 太溪(132)4. 大钟(133)5. 水泉(133)6. 照海(133)7. 复溜(134)8. 交信(135)9. 筑宾(135)10. 阴谷(135)11. 横骨(135)12. 大赫(136)13. 气穴(136)14. 四满(136)15. 中注(136)16. 肓俞(137)17. 商曲(137)18. 石关(137)19. 阴都(137)20. 腹通谷(138)21. 幽门(138)22. 步廊(138)23. 神封(138)24. 灵墟(138)25. 神藏(138)26. 彧中(138)27. 俞府(139)第九节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 139一、 手厥阴经络 / 139二、 手厥阴腧穴 / 1411. 天池(141)2. 天泉(142)3. 曲泽(142)4. 郄门(143)5. 间使(143)6. 内关(144)7. 大陵(144)8. 劳宫(145)9. 中冲(146)第十节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 146一、 手少阳经络 / 147二、 手少阳腧穴 / 1481. 关冲(148)2. 液门(149)3. 中渚(149)4. 阳池(150)5. 外关(150)6. 支沟(151)7. 会宗(151)8. 三阳络(151)9. 四渎(152)10. 天井(152)11. 清泠渊(152)12. 消泺(152)13. 臑会(152)14. 肩髎(152)15. 天髎(153)16. 天牖(153)17. 翳风(153)18. 瘈脉(154)19. 颅息(154)20. 角孙(154)21. 耳门(155)22. 耳和髎(155)23. 丝竹空(155)第十一节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 156一、 足少阳经络 / 156二、 足少阳腧穴 / 1591. 瞳子髎(159)2. 听会(159)3. 上关(160)4. 颔厌(160)5. 悬颅(160)6. 悬厘(160)7. 曲鬓(161)8. 率谷(161)9. 天冲(161)10. 浮白(161)11. 头窍阴(162)12. 完骨(162)13. 本神(162)14. 阳白(162)15. 头临泣(162)16. 目窗(163)17. 正营(163)18. 承灵(163)19. 脑空(163)20. 风池(164)21. 肩井(164)22. 渊腋(165)23. 辄筋(165)24. 日月(165)25. 京门(166)26. 带脉(166)27. 五枢(167)28. 维道(167)29. 居髎(167)30. 环跳(167)31. 风市(168)32. 中渎(169)33. 膝阳关(169)34. 阳陵泉(169)35. 阳交(170)36. 外丘(170)37. 光明(170)38. 阳辅(170)39. 悬钟(171)40. 丘墟(171)41. 足临泣(172)42. 地五会(172)43. 侠溪(172)44. 足窍阴(173)第十二节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 173一、 足厥阴经络 / 174二、 足厥阴腧穴 / 1761. 大敦(176)2. 行间(176)3. 太冲(177)4. 中封(177)5. 蠡沟(178)6. 中都(178)7. 膝关(178)8. 曲泉(178)9. 阴包(179)10. 足五里(179)11. 阴廉(179)12. 急脉(180)13. 章门(180)14. 期门(181)第四章奇经八脉182节督脉 / 182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182二、 主要病候 / 184三、 功能与主治 / 184四、 腧穴 / 1841. 长强(184)2. 腰俞(185)3. 腰阳关(185)4. 命门(186)5. 悬枢(186)6. 脊中(186)7. 中枢(186)8. 筋缩(187)9. 至阳(187)10. 灵台(187)11. 神道(187)12. 身柱(188)13. 陶道(188)14. 大椎(188)15. 哑门(188)16. 风府(189)17. 脑户(190)18. 强间(190)19. 后顶(190)20. 百会(190)21. 前顶(191)22. 囟会(191)23. 上星(191)24. 神庭(191)25. 素髎(192)26. 水沟(192)27. 兑端(193)28. 龈交(193)29. 印堂(193)第二节任脉 / 193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194二、 主要病候 / 194三、 功能与主治 / 195四、 腧穴 / 1951. 会阴(195)2. 曲骨(195)3. 中极(195)4. 关元(196)5. 石门(196)6. 气海(197)7. 阴交(197)8. 神阙(197)9. 水分(198)10. 下脘(198)11. 建里(198)12. 中脘(199)13. 上脘(199)14. 巨阙(199)15. 鸠尾(199)16. 中庭(200)17. 膻中(200)18. 玉堂(200)19. 紫宫(200)20. 华盖(200)21. 璇玑(201)22. 天突(201)23. 廉泉(201)24. 承浆(202)第三节冲脉 / 202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3二、 主要病候 / 204三、 主要功能 / 204第四节带脉 / 205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5二、 主要病候 / 206三、 主要功能 / 206第五节阴蹻、阳蹻脉 / 206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6二、 主要病候 / 208三、 主要功能 / 208第六节阴维、阳维脉 / 208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9二、 主要病候 / 210三、 主要功能 / 210第七节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 211一、 统领、联络作用 / 211二、 溢蓄、调节作用 / 211第五章常用经外奇穴212节头颈部穴 / 2121. 四神聪(212)2. 当阳(212)3. 鱼腰(213)4. 太阳(213)5. 耳尖(213)6. 球后(213)7. 上迎香(214)8. 内迎香(214)9. 聚泉(214)10. 海泉(214)11. 金津、玉液(215)12. 翳明(215)13. 颈百劳(215)14. 夹承浆(215)15. 牵正(216)16. 安眠(216)第二节胸腹部穴 / 2161. 子宫(216)2. 三角灸(217)3. 提托(217)第三节背部穴 / 2181. 定喘(218)2. 夹脊(218)3. 胃脘下俞(218)4. 痞根(219)5. 下极俞(219)6. 腰宜(219)7. 腰眼(219)8. 十七椎(219)9. 腰奇(219)第四节上肢穴 / 2201. 肘尖(220)2. 二白(220)3. 中泉(220)4. 中魁(221)5. 大骨空(221)6. 小骨空(221)7. 腰痛点(221)8. 外劳宫(221)9. 八邪(221)10. 四缝(221)11. 十宣(222)12. 肩前(222)第五节下肢穴 / 2231. 髋骨(223)2. 鹤顶(223)3. 百虫窝(223)4. 内膝眼(223)5. 胆囊(223)6. 阑尾(224)7. 内踝尖(224)8. 外踝尖(224)9. 八风(224)10. 独阴(224)11. 气端(225)下篇根结、标本、气街、四海与现代研究进展第六章根结、标本、气街、四海229节根结与标本 / 229一、 根结 / 229二、 标本 / 231第二节气街与四海 / 233一、 气街 / 233二、 四海 / 235第七章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237节经络的现代研究 / 237一、 经络现象的研究 / 237二、 循经感传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 / 241三、 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 242四、 关于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 244第二节腧穴的现代研究 / 248一、 腧穴形态结构的研究 / 248二、 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 249三、 腧穴病理反应的研究 / 251四、 腧穴功能的研究 / 251五、 腧穴刺激效应的研究 / 252附录附录1经络、腧穴歌赋选257附录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推荐养生保健要穴262附录3手足部反射区定位及主治264附录4第2掌骨侧全息穴位图272
作者介绍
胡玲,安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主任。国家核心期刊《针刺研究》、《中国针灸》编委。“十二五”、“十三五”全国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技能实训》主审。刘清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专家。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