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
¥
21.72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珂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4-05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珂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4-05
-
ISBN
9787542619068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内容简介】
-
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ISBN:9787542619068,作者:王珂著
- 【作者简介】
-
王珂(1966- ),重庆人,男,汉族。1987年学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中外爱情诗比较研究》(英文写作,5万字,邹绛教授指导);1990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各体文学研究专业现代诗歌创作研究和中外诗歌比较研究方向(导师方敬教授、邹绛教授、吕进教授、刘扬烈教授,硕士论文《散文诗,一种独立的文体--论散文诗的文体独立性及文体价值》,8万字);200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的基本原理方向(导师童庆炳教授,博士论文《百年新诗的诗体建设研究》,18万字)。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西部文学研究所、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从事诗歌研究及教学工作。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教授(破格晋升)、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导师吴思敬教授)。王珂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酷爱文学,酷爱写作,12岁在《民间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10岁开始新诗创作,已创作诗作两千余首,在《当代诗歌》、《星星》、《绿风》、《飞天》等十多家文学刊物发表诗作百余首。1988年后主要从事新诗评论工作,在《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飞天》、《河北文学》、《中国西部文学》、《西藏文学》等30多家刊物发表诗歌评论百余篇。在《青年晚报》、《太原日报》、《广州日报》等报刊开设文艺专栏(专版),发表文艺短论500多篇。1994年后主要从事诗歌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文艺理论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诗探索》、《台湾诗学季刊》、《社会科学战线》、《南方文坛》、《学海》、《学术探索》等百余家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两百多篇,涉及诗歌(新诗、古代诗歌、外国诗歌、民族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涉及现当代文学、古近代文学、文艺学、写作学、比较文学等多种学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化研究》都多次全文转摘过他的论文。上百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摘卡》和《人大复印资料》、《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摘要"或"编目"。迄今为止,已发表论文、诗作、译作等各类作品约500万字。
- 【目录】
-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破坏大于重建:新诗诗体建设的曲折之路
第一节 生不逢时:偏激的新诗革命埋下诗体
定型难的隐患
一 功能决定文体:白话诗的生成背景
二 时势造就新诗:新诗革命的演变轨迹
第二节 生于乱世:新诗诗体在不良生态中
艰难建设
一 自由化与律化始终多对抗少和解的
诗体构建之路
二 在艰难中建设的三种准定型诗体:
长诗、小诗和新格律诗
第二章 非诗多于诗:新诗诗体建设难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扭曲引进:外国诗歌及现代诗潮
对新诗诗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 两方现代诗歌运动及自由诗革命诱发了
新诗诗体的自由化
二 被“中国化”了的浪漫主义诗潮加剧了
新诗诗体的自由化
三 外国诗歌的律化与自由化翻译方式促进了
新诗诗体建设律化与自由化的对抗
第二节 新旧对抗:对古典诗歌的片面理解导致诗体
自由与规范的极端对抗
第三节 扬俗抑雅:民间诗歌及大众文学运动妨碍了
文人唯美诗体的建设
第四节 职能单一:诗的职能被简单化和世俗化
第五节 青春激情:20世纪青年诗人“横行”诗坛
第三章 有常体好于无常体:新诗是否应该适度定型的
诗学思考
第一节 诗为何无常体又有常体
第二节 诗应相对定型,诗体应该渐进
第二节 新诗诗体建设的构建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