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札记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札记

41.4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兆光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1-29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兆光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59533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3页
  • 字数 16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总想着把传统文学语言和现代分析手段互相沟通,好像是想把青铜鼎熔化了放进现代模具重铸成标准件,但是,“橘逾淮则为枳”,移植总是要截枝伤根,无论是圆枘方凿,还是方枘圆凿。始终是有些不合的。特别是毕竟自己不是当行专门,仍然是“花脸反串花旦”,所以,只好找个取巧的办法,选取一些来自古典批评的现成词语,借了现代语言分析方法作现代的诠释,仿佛“新瓶装旧酒”似地讨论了诗歌的“意脉”、“诗律”、“典故”、“虚字”、“对偶”等等,最后,由于有着历史癖好,便加上了一个“从宋诗到白话诗”的尾巴,表示自己的讨论“有始有终”,算是把古典接上了现代。
【作者简介】
葛兆光,1950年4月生于上海,籍贯福建。1968年上山下乡,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大学上学,1982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10月至1992年3月任江苏省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目录】
新版序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一个传统方法的反省
一、“背景分析”:真是一把万能钥匙吗?
二、背景批评的难题与困境
三、批评的传统:以历史的背景曲解诗歌的意义
四、诗歌:是自给自足的文学文本,还是依赖背景支撑的历史文本

第二章语言与印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批评中的一个难题
一、难题:语言与印象的纠缠
二、实例分析:从语义到语音
三、还是难题:诗歌语言批评怎么办

第三章意脉与语序——中国古典诗歌中思维与语言的分合
一、诗的语序:老话题的新诠释
二、陌生化:意脉与语序的分离及诗歌语言的形成
三、埋没意绪:意脉与语序分离的意义

第四章论格律——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结构的分析
一、语音序列:从永明体到律绝体
二、意义结构:对偶的空间效应
三、句型规范:诗歌整体结构的选择
四、小结:人心与天道的同律搏动

第五章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一
一、密码破译:作者与读者的文化对应关系
二、典故与诗的视境:中断与连续
三、用典方式:表达意义与传递感受
四、典故注释:对“动机史”的阐释

第六章论虚宇——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二
一、“自”字的分析:“转从虚字出力”
二、虚字的意味:传递感受与曲折意思
三、“意思中再加意思”
四、唐宋诗之间:虚字与以文为诗的风气

第七章论诗眼——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三
一、从无眼到有眼:“诗眼”的形成过程
二、诗眼的意义:给物理运动情状以情感色彩
三、诗眼消解与篇法、句法与字法

第八章从宋诗到白话诗——诗歌语言的再度演变
一、以文为诗:从唐诗到宋诗
二、以白话为诗:本世纪初的诗体革命
三、宋诗与白话诗:一种共同的诗歌观念导致的语言革命
四、巧思与机智:走向精致化的白话诗
原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