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
20.14
7.7折
¥
26
九品
仅1件
作者陶东风、徐艳蕊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1-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陶东风、徐艳蕊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98516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1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 【内容简介】
-
《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出现的社会历史语境、基本特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别考察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批评、后殖民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批评。此外,《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还选择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大话文化”等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
与作者的其他文化批评著述一样,《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突出思想史的研究高角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当代的文化——文艺思潮作为当代中国思想善的征候,更把作者对于这些思潮的评论与思考作为思想史研究的切入口。作者试图通过文化研究的方法勾勒一种与精英思想史不同的,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日常生活层面的“活”的思想史。在论述中,把当代的文化-文艺思潮作为切入口,突出思想史视角,显现了批评与思考的深度。
- 【作者简介】
-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出版的相关专著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陶东风学术自选集》、《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其成果曾获得中国文联第四届优秀文艺评论一等奖,第一届、第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第三、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等。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曾经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访问。
- 【目录】
-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
一文艺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二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
三跨时空拼凑: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丧失
四历史化与地方化:文艺学知识的重建思路
第一章试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一文化批评出现的语境
二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三文化批评与文学的自主性问题
四文化批评与传统社会学批评的区别
五赛伊德的启示
六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
一什么是大众文化?如何理解大众文化?
二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四“新左派”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五对一些误解的澄清
六西方文化研究中阶级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回归
第三章当代中国的后殖民批评
一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发生及其社会文化语境
二《东方学》冲击波
三关于“中华性”问题的论争
四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论争
五关于张艺谋的电影以及其他几个文本的批评与争鸣
六背景与错位: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七结语:几点思考
第四章关于中国文论的“失语”与“重建”
一“失语”与“重建”问题的提出
二从话语学层面到存在论层面
三对“失语”、“重建”论的一些批评意见
四几个核心问题
第五章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
一女性主义批评及其两种类型
二女性与主体性
三女性经验
四文学立场与文化倾向
第六章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消费主义批判
一西方理论界的相关论述
二消费方式、权力与身份认同
三后全权社会的消费主义
四文化媒介人: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
五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第七章“大话文艺”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
一经典的消费化与“大话文艺”的兴起
二“大话文艺”的文体特征与快感类型
三“大话文艺”流行的原因及其政治文化功能
四“大话文艺”与犬儒主义
五“大话文艺”与后全权社会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