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嬗变(1978-2008)
¥
29.14
6.5折
¥
45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勇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3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勇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09517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丛书
传播与社会丛书
- 【内容简介】
-
《中国报纸新闻文体的嬗变(1978—2008)》采取整合性研究思路,将新闻文体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历时地考察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报纸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媒介技术、新闻评奖制度、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包括对西方新闻文体观念与技巧的引进与借鉴)、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间的关联,借此寻求新闻文体嬗变背后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
- 【作者简介】
-
刘勇,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译著、教材各1部,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新闻采访》“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联合主持《当代媒介素养》(2012)。
- 【目录】
-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三、本书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核心概念与体例框架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与范式转换:中国报纸新闻文体30年
第一节 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的发展脉络剖析
一、 1978—1982年:拨乱反正———突出“短新闻”, 强化“可读性”
二、1983—1988年:核心追求———“信息”与“启蒙”
三、1989—1991年:认知转型———启蒙淡出,信息凸显
四、1992—1999年:多元化发展———信息化·故事化·深度化
五、2000—2008年:根本诉求———新闻专业主义
第二节 互动与博弈:三种范式下的新闻文体实践
一、“范式”与新闻文体
二、宣传范式
三、故事范式
四、专业范式
第二章 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奖项的设置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第一节 新闻评奖:意识形态与专业标准的二维互动
一、新时期我国新闻评奖的历史沿革
二、新时期我国国家级新闻评奖的特质分析
三、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获奖样本背后的文体嬗变
一、标题的变化
二、导语的变化
三、时效性方面的变化
四、引语的变化
五、文体技巧层面的变化
第三章 从自发到自觉:记者文体意识的勃兴与新闻文体创新
第一节 文体意识:从“个体困惑”到新闻专业主义追求
一、现实问题与个体困惑导引记者文体意识的自发
二、新闻改革的内在要求强化记者文体意识的自觉
三、“名记者”在文体创新中具有示范效应
四、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新闻共同体的文体追求
第二节 文体创新:社会生态环境变迁下的主体彰显
一、记者与新闻文体的关系
二、促发记者寻求新闻文体创新的因素剖析
第四章 引领与示范:“名记者”的文体实践及其影响
第一节 穆青与“新闻三论”
一、“散文式新闻”
二、“视觉新闻”
三、“实录性新闻”
第二节 郭玲春对“新华体”的突破
一、“追悼会新闻”的突破
二、常规会议新闻的突破
第三节 张建伟与“张建伟模式”
一、“张建伟模式”的开创
二、会议新闻的再突破
第五章 因应与建构:新闻学术界的研究实践与主要贡献
第一节 文体研究:从“各自为政”到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一、学术界在新时期新闻文体研究中的特征描述
二、学术界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直面时代的问题
一、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
二、关于“典型报道”的争鸣
三、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论争
第三节 理念塑造与规范建构
一、引入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与方法
二、新闻写作教材的变迁及其影响
结语 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与趋势研判
一、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二、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趋势研判
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