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上海大轰炸
¥
25.38
5.3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张犇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10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犇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5201970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2页
-
字数
189千字
- 【内容简介】
-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集团在节节败退的同时,展开了对被解放区域,尤其是城市的猛烈轰炸。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这座远东大都会便又开始了遭空袭的噩运。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国民党派机轰炸上海市区71次,投弹593枚,全市28个区中有17个区遭受过轰炸,伤亡4500余人。1951年3月至1957年4月,国民党飞机闯入上海空域15次。其中,以1950年2月6日的轰炸所产生破坏*为严重,军民死伤近1500人,上海的电力设备损坏高达五分之四,随之工厂停工,商店关张,钱庄倒闭,交通秩序混乱,市民生活更是一派狼藉,春节节庆气氛全无,十里洋场,一片漆黑。上海市军管会采取了抢修设备、疏散人员、轮流用电、限制用电等一系列应急措施以度过危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中苏同盟的大背景下,苏联空军进驻上海,协助人民解放军空中设防,一举控制了局面。上海全市宣传动员,市民同仇敌忾,认购公债积极支前。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1950年5月国民党军队终于放弃舟山据点,其加诸于上海的轰炸与封锁就此告终。此案造成的历史影响至少有以下五点:一是加速了解放军空军的产生和成长;二是上海民防系统得以完善升级;三是加速了城市基层组织的建立,强化了新政权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为“镇反”和“三大改造”等运动准备了条件;四是拉开了工业内迁大幕,直接启发了数年之后的上海小三线建设;五是促使苏联军队提前进入中国,成为中苏关系的催化剂,从而深刻影响了当时中国的对外关系。
- 【作者简介】
-
张犇,男,甘肃泾川人,1985年生,历史学硕士。现为中共甘肃省平凉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上海城市史。
- 【目录】
-
目录
总 序
反轰炸: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代序)
导 论
第一章 中外历史上的轰炸
一、 轰炸内涵及简史
二、 中国早期轰炸事件述略
三、 抗日战争中日军的轰炸罪行
第二章 1949年:军事袭扰
一、 国民党空军袭扰上海总体情势
二、 空袭上海的第一个阶段
第三章 1950年:轰炸危机
一、 反封锁斗争的胜利
二、 轰炸升级
三、 “二六”轰炸
四、 继续轰炸
五、 “作为政治事件的大轰炸”
第四章 恢复和保障供电
一、 抢修与恢复发电
二、 确保持续供电
三、 全市层面的统筹
第五章 应急举措
第六章 救护救济与善后抚恤
一、 无条件收治
二、 互助式救济
三、 导向性慰悼
四、 差异化善后
第七章 严打特务与维护稳定
一、 特务破坏活动种种
二、 严防死打,安抚人心
第八章 舆论宣传与主动出击
一、 全社会参与舆论宣传
二、 反轰炸宣传的基本内容
三、 舆论导向的核心目标
第九章 “解放领空”
一、 解放初上海的防空困境
二、 中苏合作为上海防空提供契机
三、 中苏联合防空体系的构建
四、 战场态势顷刻扭转
结 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