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教育史 远古至清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泉州教育史 远古至清朝

20.29 4.1折 4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映辉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6

上书时间2024-11-0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映辉 著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3468262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7页
  • 字数 35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梦山书系
【内容简介】
  《泉州教育史 远古至清朝》基本采取按历史朝代分章阐述的体例,通过对辛亥革命以前泉州教育的背景、概况、特点等方面进行多视角的研究、阐述,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历代泉州教育的基本风貌,揭示了历代泉州教育对泉州乃至全省所产生的影响,旨在使读者对历代泉州教育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远古至隋朝——历经漫长岁月的原始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泉州教育
一、原始教育的产生
二、原始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私学的肇始
一、中原汉人南迁泉州
二、萌芽状态的私学

第二章 唐、五代时期——儒学教育的崛起与欧阳詹的贡献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崛起
一、存有争议的官学
二、私学的崛起
三、“破天荒”的科举业绩
第二节 儒学教育的传承
一、崇尚儒学政策的施行
二、举业的延续
第三节 欧阳詹及其对福建教育的影响
一、主要生平事迹
二、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 宋朝——州县学、书院的设立与科举业绩的鼎盛
第一节 官学的普遍设立
一、州县学与宗学的设立
二、州县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州县学生员的管理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管理
五、办学经费的来源
六、武学与小学的创立
第二节 朱熹与书院的创立
一、朱松、朱熹父子及其创立的书院
二、在朱熹影响下创立的书院
三、书院的教育与管理
第三节 私学的繁荣
一、迅速发展的经馆
二、蒙学的兴盛
三、武馆的初创
第四节 科第的鼎盛
一、解试与省、殿试
二、空前绝后的科举业绩
三、武举的初兴
四、辉煌的树入业绩

第四章 元朝——儒学教育的延续与书院的官学化
第一节 官学的恢复与发展
一、儒学的修葺与续办
二、儒学的管理
三、其他官学的兴办
第二节 书院的官学化
一、屈指可数的书院
二、纳入官学范畴的书院
第三节 私学的延续
一、芝山书塾与经馆
二、难窥概貌的蒙塾与社学
第四节 科第的式微
一、黯然失色的科举业绩
二、举业衰微原因初探

第五章 明朝——官学的发展与清源学派的形成
第一节 府县学的重建
一、三级管理体制的确立
二、府县学规制形态的完善
三、儒学生员的管理
四、学田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其他官学的设立
一、永宁卫学的创设
二、医学和阴阳学的发展
三、分布城乡的社学
第三节 书院的兴衰
一、消亡状态中的书院
二、书院的复兴
三、处于逆境中的书院
四、讲会制度的建立
第四节 经馆、蒙馆、武馆的兴盛
一、切磋学术为主旨的经馆
二、广设城乡的塾馆
三、民间武学的发展
第五节 蔡清与清源学派
一、明朝中叶以前的易学研究
二、蔡清的主要生平事迹
三、名闻全国的清源学派
第六节 李贽的教育思想
一、主要生平
二、反假道学为特征的教育思想
第七节 科第的重兴
一、科举制度的恢复
二、不断攀升的乡试业绩
三、登科进士的盛况
四、难定位次的武科业绩
五、可观的树人成就

第六章 清朝——书院地位的提升与私塾的兴盛
第一节 府州县学职能的蜕变
一、清初兵乱下的儒学
二、儒学管理体制
三、学额与童生试
四、月课、季考与岁、科试
五、生员的待遇
六、贡、监生的考选
七、经费来源
第二节 拱院的兴盛
一、复办新办数量空前
二、奉旨设立的正音书院
三、热心书院教育的地方官
四、组织管理
五、招生
六、教学制度
七、经费筹措、开支与管理
第三节 社学、义学与塾馆的普及
一、进一步发展的社学
二、官办为主的义学
三、遍及城乡的私塾
四、为数众多的经馆
五、广设乡间的武馆
第四节 科名地位的保持
一、乡试举人位次的提升
二、进士科名位次的保持
三、业绩斐然的武试
四、树人成效多可圈点

第七章 明末至清朝——对台湾教育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 泉州民众移居台湾
一、晚明以前的渡台活动
二、大规模东渡台湾的形成
第二节 泉台教育关系的开启
一、番社乡塾的设立
二、儒学教育制度的移植
三、科举考试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台湾府县学中的泉籍学官
一、台湾府县学的设立
二、任职儒学的泉籍学官
三、泉籍学官多有建树
第四节 台湾书院中的泉籍儒士
一、书院的发展
二、掌教书院的泉籍儒士
第五节 泉籍移民的向学风尚
一、积极兴办各类塾馆
二、慷慨捐输儒学、书院

第八章 晚清时期——救亡图存下兴起的新式教育
第一节 教会办学
一、教会办学的目的
二、初成体系的教会学校
三、教会办学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近代新学的初创
一、新学制的确立
二、新式学堂的创办
三、新式学堂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华侨捐资办学
一、华侨的形成
二、捐资兴办旧学
三、捐资兴办新式学堂
四、华侨捐资办学主要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