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住居与住居文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住居与住居文化

69.8 4.4折 16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宏 著;高介华 编

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0-0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宏 著;高介华 编
  • 出版社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5145543
  • 定价 16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6页
  • 字数 5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住居在发生学上是人类居住的原点,原始人类极低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所造成的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活动的混沌合一性,决定和导致了当时的住居多功能交织的特征。也就是说,当时的住屋不仅仅具有现在的住宅的功能,而且体现出功能高度混沌综合的特点,是诸如教育、生产、宗教等综合功能的空间体现,从发生学上看,原始人类的建筑和住居是基本相同的概念,而且住居与聚落也是同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中国古代住居与住居文化》中的住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以居住为核心的活动及行为,包括个体居住、家庭居住和社会居住三个层面。住居的发展是从人类最初作为掩体的单一空间的初级居住阶段开始的,生活的丰富及家庭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居住空间的复杂化,同时又从居住空间中分离出了许多生活和生产过程,形成了其他类型的建筑。这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又将居住生活的许多内容社会化,产生了许多新的设施和空间需要,从而使居住生活走向“纯化”,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住屋、民居、皇居、住宅等等的有关居住的建筑形态和相关概念。
本书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之下,从中国古代的家庭制度特征与住居空间形态的关系;从等级居住的形成与空间的限定;从作为住居集聚形态的聚落和城市的社会构成特征;从中国古代住居营街口技术的材料选择、结构类型的演变和构造方法的特点等多个视角,探讨了中国古代住居文化的构成特点。实际上,本书从住居的社会构成和营造技术构成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中国古代住居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和特征,它们均是构成中国古代住居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书并不是包罗万象的研究,而是选取一些对中国古代住居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加以深化研究,力求从较新的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住居文化的构成特点,进而深化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生活分类与住居的概念
第一节生活分类与住居空间的限定
第二节男女之别和性禁忌与空间限定
第三节从开敞到封闭的床空间
第四节居住的原点
第五节广义居住与狭义居住

第二章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特征与住居形态演变
第一节家庭的起源与住居
第二节家庭制度的改变与住居形态的演变
第三节封建家长制家庭的社会职能与住居形态特征

第三章住居、聚落与城市
第一节从家与国的关系看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井田制度与中国古代住居的空间形态特征
第三节等级居住与聚落和城市的空间构成特征
第四节中国古代社会城市与农村聚落的关系
第五节住居的防卫性

第四章古代住居的营造与材料选择
第一节植物枝杆
第二节动物皮毛
第三节天然石块
第四节泥土
第五节草、苇、茎
第六节天然石材
第七节竹子
第八节木材
第九节砖、瓦
第十节金属
第十一节织物
第十二节琉璃
第十三节纸
第十四节玻璃
第十五节石灰及胶泥
第十六节动植物油脂、胶质
第十七节树漆和桐油
第十八节矿物质和植物质颜料
第十九节天然奇石、卵石、宝石

第五章古代住居的营造与结构类型
第一节木骨泥墙式结构
第二节井干式木结构
第三节梁柱式木结构
第四节混合式木结构
第五节土结构
第六节竹结构
第七节石结构
第八节砖结构
第九节混合结构

第六章结构类型演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节瓦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斗拱的再思考
第三节曲屋面
第四节木材与营造
第五节井干
第六节东南远古文化中的住居营造技术
第七节东南建筑文化与北方建筑文化的初次大规模融合

第七章榫卯
第一节榫卯的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榫卯的类型和历史发展
第三节明、清硬木家具中的榫卯

第八章围护结构
第一节围护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第二节开启围护结构
第三节分隔围护结构
第四节安全维护结构

图片资料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