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识研究(第七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唯识研究(第七辑)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65.66 6.8折 9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释光泉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释光泉 主编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21-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95690
  • 定价 9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唯识研究》第七辑收录论文13篇以及两篇佛经今译,按主题分为三个栏目:(1)唯识学的思想、历史与文献;(2)唯识学经典文献翻译;(3)中观与因明量论研究。个栏目有9篇文章,包括姚治华、佐久间秀范、赵东明、雒少峰、吴忠伟等学者的论文,侧重对唯识思想、历史相关问题的讨论。第二个栏目是对宝藏寂《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口诀论》《般若波罗密多修持口诀》两篇佛经的汉译稿。第三个栏目有4篇论文,是对中观和因明量论的研究。
  佛教唯识学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认知、心理、逻辑等理论,是印度大乘佛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唐代玄奘西行求法、系统翻译介绍唯识学,奠定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基础,自此唯识学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唯识学构成佛教唯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佛教学理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但唐代之后中国唯识学走向衰落,一直到清末民初唯才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掘。近年来唯识学的影响在国际上逐步扩大,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作为国内以唯识学为主题的专业刊物,自2012年4月出版辑,《唯识研究》已经顺利出版了6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印度唯识学思想、中国唯识学思想、唯识学与现象学等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不断开出新的境界。本辑《唯识研究》汇集了当代国内外佛教唯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释光泉,1961年生,杭州灵隐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曾发表(主编)过《禅茶:历史与现实》《“禅茶一味”的滥用》《在发展中传承佛教音乐》《禅茶文化论坛丛书》《因明学研究》《杭州佛教文献库集萃》等学术文章与著作。
【目录】
唯识学的思想、历史与文献

论意识及其所缘.....................................................姚治华(3)

关于中国唯识宗和日本法相宗中瑜伽行派论师的传承的若干疑惑

.............................................〔日〕佐久间秀范(25)

法相瑜伽行唯识学派对说一切有部实在论语言观的批判..................赵东明(31)

圆成实性(二取空)与“能取所取异体空”之辨析......................释则生(51)

唯识宗视角下的“声闻见道”........................................释净智(81)

唯识宗关于意无表业的问题..........................................张晓亮(93)

从窥基到玄奘:《受菩萨戒法》再探.................................雒少锋(106)

“别理随缘”之争与宋代天台对华严/ 唯识对立的调停

——兼论民国学界“性具”/“种子”义之辩 .........................吴忠伟(123)

佛教中国化与韩国唯识学之发端.....................................郭  磊(135)

唯识学经典文献翻译

宝藏寂《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口诀论》译稿.............................释法光(149)

宝藏寂《般若波罗密多修持口诀》译稿...............................释法光(157)

中观与因明量论研究

中道立于一谛还是二谛?

—基于《中论颂》诠释史的考察......................................叶少勇(169)

寂护的因果论......................................................范文丽(183)

中观派与毗婆沙师、经量部、瑜伽行派的对话:无垢友《心经广注》

研究.....................................................〔 日〕堀内俊郎(193)

《集量论释》1. 11cd 和12b 2 的两种解读............................罗劲松(215)

 

Contents and Abstracts....................................... .....(22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