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侣莎魂:我的父母朱生豪宋清如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7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尚刚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尚刚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9-11
  • ISBN 9787561721186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母亲作为父亲在生活上和事业上的知己,在支持父亲翻译出版莎士比亚剧作的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晚年又为重塑父亲的形象献出了最后的精力。但母亲并不仅仅是父亲事业的助手,她还有其独立的自我。母亲早年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相当的成就,施蛰存先生对她的高度评价就很可以说明这一点,骆寒超先生也认为母亲所写新诗的水平并不亚于父亲。当然,母亲的一生更主要是一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她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能和学生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受到学生如此热烈的爱戴,这是对她的辛勤劳动和广博爱心的最好回报。这个事实本身
【作者简介】
朱尚刚,浙江嘉兴人,1943年11月生。原浙江嘉兴毛纺织总厂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曾在新疆和田地区担任技术和行政工作。1978年调回嘉毛纺织厂职工大学任英语教师,1991年起负责工厂的技术改造工作。1998年开始文学创作, 本书是其第一部作品。
【目录】
目录
前言
楔子
第一章 西南湖边的少年
家道日落
得来不易的男孩
可爱的童年乐园
在大姑妈家
失去母亲
秀州钟声
新的高度
《家庭小报》
来之不易的升学机会
第二章 跨出家门的女孩
栏杆桥日晖坝
文静好学的“二小姐”
短暂的“洋”学堂生活
慧灵女校的寄宿生
不要嫁妆要读书
三道大门里的天地
受益于良师
难忘的南京请愿行动
遥望之江
第三章 弦歌塔影秦望山
“门对江潮,山横塔影”的之江大学
“渊默如处子”的之江才子
年轻的“现代派”女诗人
积极的社团生活
之江诗社
一笑低头意已倾
别之江
萋萋芳草
第四章 世界书局
两地书
平凉路上的亭子间
刻骨相思始自伤
人间暂聚易参商
孤独、寂寞和彷徨
梦境中的现实
进入莎士比亚的世界
从《暴风雨》到《第十二夜》
母亲开始教学生涯
在战争的阴影下
第五章 狂涛卷尽华年
流离颠沛的日子
屈原是 陶潜否
一声流亡曲,满座泪沾衿
《中美日报》
“小言”――与法西斯战斗的投枪和匕首
孤岛的沦陷
春天里幻灭的悲哀
十年苦恋终成眷属
赴川计划搁浅
在常熟
第六章 父亲的最后岁月
艰难的日子
“一同在雨声里做梦”
我的出生
埋头伏案 握管不辍
最后的日子
第七章 等待天明的日子
凄风苦雨
永恒的呼唤
为歌颂光明的云雀们祝福
让亡灵安息
世界版《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问世
“使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成就
第八章 迎着共和国的曙光
在杭高
我有了妹妹
创业临天桥
跨虹桥下 /314
《莎士比亚戏剧集》的再次出版
“要把他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
第九章 走出炼狱
母亲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我进了大学
风云突变
母亲在“劳改队”
我也成了“小牛’
母亲解放了
之江出生
母亲在和田
迢迢回归路
莎士比亚的“复出”
第十章 一抹淡淡的晚霞
叶落归根
追寻父亲的踪迹
海峡彼岸的知音
超越时空的交流
《朱生豪传》问世
珍贵的晚年知交
捐赠手稿
八十高龄的‘飞天奖’
残简情证
亲情
无价的精神美食
走入永恒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