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易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8.4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兰丁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兰丁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600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37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出发点是《周易》这部古文献的性质和内容。从古到今,这部被人们尊为《易经》的书,到底说些什么?从来就是一团迷雾。首先是战国《易传》派的误导,然后是两汉经师的穿凿,再加上谶纬神学的干扰,使这部所谓的[古经]成为一部既神圣又无法解读的古书。

  作者确立了两个命题 :一,《周易》就是周人之易。第二,[元亨利贞]是周人建国立君、表示王世的更迭。根据周人自己的记录,周民族的崛起及其历史地位的转变是从古公迁岐开始,前后经历了王季、文王三个王世,到武王伐纣而入主中原。这是释读《周易》的前提,由此将《周易》定义为[周人易世革命之书],是文王所作的周代开国文献之一。

  作者根据上述的两个命题,同时将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组卦爻(每组两卦)的文辞,逐字逐句进行释读,并作了三十二篇《考论》,以检验释读的正确性。在《考论》中,作者主要使用《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周颂》等诗篇和现存的史籍记载,同《周易》文辞互相比较、核对、印证,做到[诗、易互证]和[史、易互证],不但矫正了一些对《诗》的错误的解释,也纠正了一些古史错误的传说(如太伯、虞仲并没有出走等等)。重要的是,《周易》所记载和《诗经》所讲述的先周史事完全吻合。

   作者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经济学的综合角度,跨越夏、商、周三代作长时段的宏观考察,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氏族到国家的发展过程。周人第一次创建了中国躁始国家的实体。并导致了氏族社会的消亡。《周易》将国家社会确立和氏族社会消亡这一[易世革命]过程作成的记录,是中国人类历史理性的第一次展现。

  作者尝试在理性地重建夏、商、周三代国家形成的历史之后,在《周易》历史理性范式的基础上对理性、历史理性、历史哲学进行思考和反思。
【作者简介】
蘭丁(作者笔名),男,1928年生。原籍广东。1947年留学法国,先后在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院、法国国立政治科学学院分别修概率论、计量经济学及公共财政学。后于1955年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巴黎及西欧记者、法国:ESPRIT月刊特约撰稿人并参加该刊
【目录】
自序

壹、《周易》一家言(绪论)

 一、从禁忌到公开

 二、《周易》的早期流传

    (一)春秋时期

    (二)战国时期

  三、释“易”

    (一)周人之“易”

    (二)士之“易”

  四、《周易》溯源

    (一)周文王的故事

    (二)孔子的故事

  五、“元亨利贞”——周王朝的开国大典及其他

贰、《周易》稽古

  一、《周易》文本与异文

  二、《周易》的文字训诂

  三、《易传》的参考作用

  四、关于考论

  五、释读《周易》

   一、[乾、坤]

    二、[屯、蒙]

    三、[需、讼]

    四、[师、比]

  五、[小畜、履]

    六、[泰、否]

  七、[同人、大有]

    八、[谦、豫]

  九、[随、蛊]

    十、[畴、觀]

  十一、[噬嗑、贲]

    十二、[剥、後]

  十三、[无妄、大畜]

   十四、[颐、大遏]

  十五、[留坎、稚]

    十六、[成、恒]

  十七、[逐、大壮]

    十八、[晋、明夷]

  十九、[家人、睽]

    二十、[蹇、解]

  二十一、[损、益]

    二十二、[央、始]

  二十三、[萃、升]

    二十四、[困、井]

  二十五、[革、鼎]

    二十六、[震、艮]

  二十七、[渐、归妹]

   二十八、[豐、旅]

  二十九、[巽、兑]

    三十、[涣、]

  三十一、[中孚、小过]

  三十二、[既济、未济]

叁、《周易》启示录

  一、说不完的龙

    (一)大鳄的故事

    (二)《周易》与龙

    (三)“图腾”刍言

  二、占卜与商文化

    (一)关于占卜文化

    (二)从占卜看商人的天道观

    (三)关于“祖甲改革”

  三、周人与筮占

    (一)历史理性的展现

    (二)氏族社会的扩散

    (三)国家理念的形成

  四、国家从意识到实体

    (一)大禹的故事

    (二)商汤的故事

  (三)殷商的国家理念

  (四)周人国家褓的形成

 五、《吕刑》说略

 六、理性的困惑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