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共生与道文兼济--汉语诗学样本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人共生与道文兼济--汉语诗学样本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2.28 6.2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泽 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孟泽 著
  •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4874554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9页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描述和阐释陈白沙、王船山、曾国藩、周作人、闻一多等人的诗学思想,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中勾勒中国诗学的基本命题、性质和品格,论述这种诗学思想在特定时代及其个体的展开过程中的单纯与复杂、丰饶与贫瘠,探讨这种诗学思想发生的社会依据、精神背景与个人渊源,论证中国诗学思想与精神在现代中国文艺思想中的延伸与拓展,论述汉字对于汉语诗学的决定性,以及汉语诗歌的地方属性与方言属性。旷世同情,书中所述的不同时地、不同身份、不同教养的思想者,对于审美,对于文艺的设计、处置、诉求、祈愿和想象,重心或许有别,动机和动力则疑似仿佛,他们共同为有机的整体主义的汉语诗学,提供了高明、精致、通达而个性鲜明的样本。
【作者简介】
孟泽,男,知名学者,中南大学外语学院比较文学系教授,著有《有我无我之境》《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两歧的诗学》《洋务先知――郭嵩焘》《何处是归程――现代人与现代诗十讲》等。
【目录】
前言  有机的整体主义的汉语诗学
第一章  道学绝者兼风流:陈白沙的自然之学
  (一)“道学绝者兼风流”
  (二)“自然”的与“人文”的
  (三)“自然”的三重境界
  (四)“自然”及其反动
第二章  元声元气与清洁的诗史――从诗学读懂王船山
  (一)从“元声”到“霸气”
  (二)私人化与“女性化”:情感失范文章失度
  (三)“天文斐蔚”与“旷世同情”
  (四)“英雄主体”与“英雄美学”
第三章  道文兼济――曾国藩如何渴望以“文章不朽”
  (一)“诗性精神”与“家国情怀”
  (二)“法不法”与“文不文”
  (三)“文字之道”与“混元之理”
第四章  大本大源:湖湘理学与湖南文学
  (一)“天”与“人”,“道”与“文”
  (二)“言志”与“言意”,“达情”与“达欲”
  (三)“一奇一偶者,天地之用”
  (四)“大本大源”“圣贤学脉”
第五章  行谨重而言放荡:周作人与文章之事
  (一)“哀弦”的意义及使命
  (二)“不统一的自然”:自性与个性
  (三)人的文学――“善之华”与“恶之华”
  (四)汉语的限度,新文学的可能与“运命”
  (五)“国粹”与“欧化”
  (六)“文章”与新文艺: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
第六章  一个世纪的隐喻:闻一多与行动的大诗
  (一)作为“美育”的艺术
  (二)纯艺术的艺术
  (三)“最伟大的诗”――“新诗”建构与自我建构
  (四)文学的历史方向
  (五)进化的逻辑,空虚的历史
  (六)诗人与政治,艺术家与人民
附录一  汉字思维与诗性智慧
  (一)启蒙思想者的两难
  (二)汉字所表征的思维方式
  (三)走出自我的自我成长
附录二  汉语诗歌的“方言”属性和“地方”属性
  (一)“统一国语”的召唤与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歌
  (二)建立在“方言性”与“地方性”书写之上的汉语诗歌传统
  (三)汉语转型与新诗发生
后记――旷世同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