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缩视频通信/国外高校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压缩视频通信/国外高校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6.8 8.4折 32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A.H.萨达卡 著;蒋笑冰 译;卢燕飞;尉明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A.H.萨达卡 著;蒋笑冰 译;卢燕飞;尉明明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8
  • 版次 1
  • ISBN 9787030138330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9页
  • 字数 275千字
【内容简介】
A.H.萨达卡博士所著的这本《压缩视频通信》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媒体视频压缩通信的*著作。

  本书包括6章,在前4章的论述中,首先对编码算法进行了分类论述;然后介绍了对视频通信流量的控制,深入介绍了按优先级信息丢失、降低分辨率等速控方法。进一步论述了差错恢复机制,重点介绍了复制MV信息、INTRA更新等方法。后两章分别讨论了视频压缩通信在移动IP网应用中的解决方案及对网间通信时遇到的编码制式不同所带来的问题,归纳了视频转换编码的机制和质量分析。本书对视频处理效果选用ITU-T测试序列,进行了严谨的主客观评价。

  本书内容充实,系统性、专业性强,概念清晰,数据完备,体现了当前的新成果及热门应用。可作为信息与通信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多媒体处理与通信研究人员的参考或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萨达卡博士1990年成为美国布鲁特大学计算机通信工程方面的一名理科学士,1993年在中东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成为一名杰出的理科硕士,1997年从萨里大学获得了电气电子工程的博士学位,1997年10月,成为萨里大学通信系统研究中心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讲师,并且成为该大学的
【目录】
译者的话

致谢

前言

关于作者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

  1.2 图像资料

  1.3 视频质量评估和性能估测

  1.4 内容概要

参考文献

第2章 数字视频压缩算法综述

  2.1 引言

  2.2 为何进行视频压缩

  2.3 用户对视频的要求

    2.3.1 视频质量和带宽

    2.3.2 复杂性

    2.3.3 同步

    2.3.4 延迟

  2.4 当前的视频编码机制

    2.4.1 基于分割的编码

    2.4.2 基于模型编码

    2.4.3 子带编码

    2.4.4 基于码本矢量的编码

    2.4.5 基于像块的DCT变换编码

    2.4.6 ITU-T 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创新点

    2.4.7 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性能估计

    2.4.8 ITU-T H.261和H.263性能比较

  2.5 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

    2.5.1 VOP编码器

    2.5.2 轮廓编码

    2.5.3 运动估计和补偿

    2.5.4 填充技术

    2.5.5 基本运动技术

    2.5.6 纹理编码

    2.5.7 MPEG-4 VOP解码器

    2.5.8 性能评估

    2.5.9 分层视频编码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压缩视频通信的流量控制

  3.1 引言

  3.2 变速率视频编码

  3.3 恒定速率编码

  3.4 调整编码参数的速率控制

  3.5 可变量化步长的速率控制

    3.5.1 基于缓存器的速率控制

    3.5.2 前馈速率控制

  3.6 ROI编码的速率控制

  3.7 分优先级信息丢弃的速率控制

  3.8 使用内部反馈环的速率控制

  3.9 降低分辨率的速率控制

    3.9.1 具有自适应帧率控制的降低分辨率机制

  3.10 多层编码的速率控制

  3.11 精细颗粒伸缩性技术

  3.12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压缩视频通信中的差错弹性

  4.1 引言

  4.2 误码对感觉视频质量的影响

  4.3 差错隐蔽技术(零冗余)

    4.3.1 丢失MV的恢复和MB编码模式

    4.3.2 丢失系数的恢复

  4.4 数据分割

    4.4.1 不等差错防护(UEP)

  4.5 视频通信的前向纠错(FEC)

    4.5.1 速率兼容的紧致码(RCPC)

    4.5.2 循环冗余(CRC)

  4.6 复制MV信息

  4.7 INTRA更新

    4.7.1 自适应性INTRA更新(AIR)

  4.8 Ⅰ帧的鲁棒性

  4.9 适于移动应用的H.263/M

    4.9.1 定长编码(FLC)

    4.9.2 变序传输

    4.9.3 COD映射编码

    4.9.4 避免MV流中的错误同步字

    4.9.5 以定长间隔插入同步字

    4.9.6 GOB标识编码

    4.9.7 帧类型标识编码

  4.10 双向解码和可逆VLC

  4.11 差错弹性的熵编码(EREC)

  4.12 组合差错弹性机制

  4.13 基于参考图像选择的差错弹性

  4.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移动IP网络的视频通信

  5.1 引言

  5.2 3G移动网络的进展

  5.3 从网络前景看视频通信

    5.3.1 为何采用视频数据打包

    5.3.2 视频流打包优点

  5.4 未来移动网络描述

  5.5 移动网络分组视频的QoS

    5.5.1 实施分组机制

    5.5.2 吞吐量和信道编码机制

  5.6 移动IP网络的实时视频传输

    5.6.1 使用RTP/UDP/IP的分割MPEG-4视频数据的打包机制

  5.7 移动网络视频传输质量的优化

    5.7.1 使用先进的差错保护改善视频质量

    5.7.2 移动视频传输中基于内容的自适应质量控制

  5.8 移动网络上鲁棒性视频的优先级传输

  5.9 在GPRS/UMTS网络上的视频传输

  5.10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网间通信的视频转换编码

  6.1 概述

  6.2 什么是转换编码

  6.3 同类视频转换编码

  6.4 降低比特率

  6.5 级联全解码/再编码方法

  6.6 重新量化的转换编码

    6.6.1 画面漂移的影响

    6.6.2 无漂移编码转换器

  6.7 运动数据复用的转换编码机制

  6.8 采用运动数据重新估计的转换编码机制

  6.9 采用运动细化的转换编码机制

    6.9.1 MV细化算法

    6.9.2 细化窗对转换编码质量的影响

  6.10 降低速率转换码算法的性能评价

  6.11 降低帧率

  6.12 降低分辨率

  6.13 异类视频转换编码

  6.14 差错弹性恢复的视频转换编码

  6.15 适于多媒体业务量规划的视频转换编码

  6.1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ITU-T H.263视频编码标准分层语法结构

附录B 所附光盘的内容

术语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