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算机网络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9.55 3.8折 52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库罗斯、[美]罗斯 著;陈鸣、李兵、贾永兴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库罗斯、[美]罗斯 著;陈鸣、李兵、贾永兴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5119421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20页
  • 字数 95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采用一种现代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络。该方法从应用层协议开始并沿着协议栈向下展开介绍,一开始就强调应用层范例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使得读者及早“自己动手”,在每天使用的应用程序环境下学习和实现协议。以自顶向下方式进行分层体系结构的研究,使得读者关注所需要的网络服务,进而学习如何提供这些服务。
  《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第二版的内容已经得到更新,以反映近年来网络领域的迅速变化。它包括了有关网络安全、移动性和移动IP、对等网络、内容分布网络、SIP、蓝牙等多方面新的和扩充的材料。此外还增加了课后习题、实验练习。
  《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具有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描述原理的同时,用从因特网提取出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原理,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的讨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适合作为计算机科学系及电子工程系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一年级课程的教科书。对于希望理解因特网实际是如何运行的网络专业人士而言,《计算机网络--用自顶向下方法描述因特网特色》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JimKurose
  JimKurose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计算科学教授。
  他是美国技术大学第8届基础杰出教师奖、马萨诸塞大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杰出教师奖以及研究生院东北联合会1996年度杰出教学奖的获得者。他还获得了通用电气公司奖学金、IBM教职员发展奖和Lilly教学奖。
  Kuvose博士曾是IEEE通信学报和IEEE/ACM网络学报的主编。他热心于IEEEInfocom、ACMSIGCOMM和ACMSIGMETRICS程序委员会的工作。他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KeithRoss
  KeithRoss是Eurecom学院多媒体通信系的教授。1985年至1997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在该大学的系统工程系和Wharton商学院任职。他于1999年与他人共同创办了因特网公司Wimba.5com。
  Ross博士发表过50多篇论文,并编著了两本书。他为5家主流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服务,为许多重要网络协会的程序委员会工作过,其中包括IEEEInfocom和ACMSIGCOMM协会。他指导学生完成了10多篇博士论文。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包括多媒体网络、异步学习、Web高速缓存、流式音频和流式视频以及通信流量建模。他从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什么是因特网
1.1.1架构描述
1.1.2服务描述
1.1.3什么是协议
1.1.4一些好的超链接
1.2网络边缘
1.2.1端系统、客户机和服务器
1.2.2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1.3网络核心
1.3.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3.2计算机网络中的分组转发
1.4网络接入和物理媒体
1.4.1网络接入
1.4.2物理媒体
1.5ISP和因特网主干
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
1.6.1时延的类型
1.6.2排队时延和分组丢失
1.6.3因特网中的时延和路由
1.7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
1.7.1分层的体系结构
1.7.2因特网协议栈
1.7.3网络实体和层次
1.8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
1.8.1分组交换的发展:1961-
1.8.2专用网络和网络互连:1972-
1.8.3网络的激增:1980-
1.8.4因特网爆炸:20世纪90年代
1.8.5最新发展
1.9小结
本书路线图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LeonardKleinrock

第2章应用层
2.1应用层协议原理
2.1.1应用层协议
2.1.2应用所需要的服务
2.1.3因特网运输协议提供的服务
2.1.4本书提及的网络应用
2.2Web应用和HTTP协议
2.2.1HTTP概况
2.2.2非持久连接和持久连接
2.2.3HTTP报文格式
2.2.4用户服务器交互:特许和Cookies
2.2.5条件GET方法
2.2.6HTTP内容
2.3文件传输协议:FTP
2.3.1FTP命令和回答
2.4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
2.4.1SMTP
2.4.2与HTTP的对比
2.4.3邮件报文格式和MIME
2.4.4邮件访问协议
2.5DNS:因特网的目录服务
2.5.1DNS提供的服务
2.5.2DNS工作机理概述
2.5.3DNS记录
2.5.4DNS报文
2.6TCP套接字编程
2.6.1TCP套接字编程
2.6.2Java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示例
2.7UDP套接字编程
2.8构造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
2.8.1Web服务器的功能
2.9内容分布
2.9.1Web缓存
2.9.2内容分布网络
2.9.3对等文件共享
2.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习题
人物专访:TimBerners-Lee

第3章运输层
3.1概述和运输层服务
3.1.1运输层和网络层的关系
3.1.2因特网运输层概述
3.2复用与分解
3.3无连接运输:UDP
3.3.1UDP报文段结构
3.3.2UDP检验和
3.4可靠的数据传输原理
3.4.1构造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
3.4.2可靠的管道数据传输协议
3.4.3Go-Back-N(GBN)
3.4.4选择性重传(SR)
3.5面向连接的运输:TCP
3.5.1TCP连接
3.5.2TCP报文段结构
3.5.3往返时延的估计与超时
3.5.4可靠的数据传输
3.5.5流量控制
3.5.6TCP连接管理
3.6拥塞控制原理
3.6.1拥塞原因与开销
3.6.2拥塞控制方法
3.6.3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ATMABR拥塞控制
3.7TCP拥塞控制
3.7.1公平性
3.7.2TCP时延建模
3.8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3:实现一个可靠的运输协议
人物专访:SallyFloyd

第4章网络层和选路
4.1概述和网络服务模型
4.1.1网络服务模型
4.1.2数据报和虚电路服务的由来
4.2选路原理
4.2.1链路状态选路算法
4.2.2距离向量选路算法
4.2.3其他选路算法
4.3层次选路
4.4互联网协议(IP)
4.4.1IPv4编址
4.4.2从源到目的地传输数据报:编址、选路和转发
4.4.3数据报格式
4.4.4IP数据报分片
4.4.5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4.4.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4.4.7网络地址转换(NAT)
4.5因特网中的选路
4.5.1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选路:RIP和OSPF
4.5.2自治系统之间的选路:BGP
4.6路由器的构成
4.6.1输入端口
4.6.2交换结构
4.6.3输出端口
4.6.4何时出现排队
4.7IPv
4.7.1IPv6数据报格式
4.7.2从IPv4向IPv6的迁移
4.8多播选路
4.8.1概述:因特网多播抽象和多播组
4.8.2IGMP
4.8.3多播选路:通常情况
4.8.4因特网中的多播选路
4.9移动性和网络层
4.9.1网络层设计中的移动性考虑
4.9.2移动性管理
4.9.3移动IP
4.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人物专访:VintonG.Cerf

第5章链路层和局域网
5.1数据链路层:概述和服务
5.1.1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5.1.2适配器通信
5.2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
5.2.1奇偶校验
5.2.2检验和方法
5.2.3循环冗余检测
5.3多路访问协议
5.3.1信道划分协议
5.3.2随机访问协议
5.3.3轮流协议
5.3.4局域网(LAN)
5.4LAN地址和ARP
5.4.1LAN地址
5.4.2地址解析协议
5.5以太网
5.5.1以太网基础
5.5.2CSMA/CD:以太网的多路访问协议
5.5.3以太网技术
5.6集线器、网桥和交换机
5.6.1集线器
5.6.2网桥
5.6.3交换机
5.7无线链路
5.7.1WLAN:IEEE802.11b
5.7.2蓝牙
5.8PPP:点对点协议
5.8.1PPP数据成帧
5.8.2PPP链路控制协议(LCP)和多种网络控制协议
5.9异步传输方式(ATM)
5.9.1ATM主要特性
5.9.2ATM物理层
5.9.3ATM层
5.9.4ATM适配层
5.9.5ATM上的IP
5.10帧中继
5.10.1历史背景
5.10.2帧中继
5.11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RobertM.Metcalfe

第6章多媒体网络
6.1多媒体网络应用
6.1.1多媒体应用的例子
6.1.2当今因特网上的多媒体障碍
6.1.3因特网如何演化以更好地支持多媒体
6.1.4音频和视频压缩
6.1.5因特网中的视频压缩
6.2流式存储音频和视频
6.2.1通过Web服务器访问音频和视频
6.2.2从流式服务器向助理应用程序发送多媒体
6.2.3实时流协议(RTSP)
6.3充分利用尽力服务:一个因特网电话的例子
6.3.1尽力服务的限制
6.3.2在接收方消除音频的时延抖动
6.3.3从分组丢失中恢复
6.3.4流式存储音频和视频
6.4实时交互应用的协议
6.4.1RTP
6.4.2RTP控制协议(RTCP)
6.4.3SIP
6.4.4H.
6.5超越尽力服务
6.5.1情况1:1Mbit/s的音频应用和FTP传输
6.5.2情况2:1Mbit/s的音频应用和高优先级FTP传输
6.5.3情况3:异常的音频应用和FTP传输
6.5.4情况4:一条过载的1.5Mbit/s链路上的两个1Mbit/s音频应用
6.6调度和监管机制
6.6.1调度机制
6.6.2监管:漏桶
6.7综合服务
6.7.1有保证的服务质量
6.7.2受控负载的网络服务
6.8RSVP
6.8.1RSVP的要点
6.8.2一些简单的例子
6.9区分服务
6.9.1区分服务:一个简单的情况
6.9.2流量分类和调节
6.9.3每跳行为
6.9.4对区分服务的批评
6.10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编程作业
人物专访:HenningSchulzrinne

第7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7.1什么是网络安全
7.2密码学的原则
7.2.1对称密钥密码学
7.2.2公钥加密
7.3鉴别
7.3.1鉴别协议ap1.
7.3.2鉴别协议ap2.
7.3.3鉴别协议ap3.
7.3.4鉴别协议ap3.
7.3.5鉴别协议ap4.
7.3.6鉴别协议ap5.
7.4完整性
7.4.1生成数字签名
7.4.2报文摘要
7.4.3散列函数算法
7.5密钥分发和认证
7.5.1密钥分发中心
7.5.2公钥认证
7.6访问控制:防火墙
7.6.1分组过滤
7.6.2应用程序网关
7.7攻击和对策
7.7.1映射
7.7.2分组嗅探
7.7.3哄骗
7.7.4拒绝服务攻击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7.7.5劫持
7.8多个层次中的安全性:案例研究
7.8.1安全电子邮件
7.8.2安全套接字层(SSL)和运输层安全性(TLS)
7.8.3网络层安全性:IPsec
7.8.4IEEE802.11的安全性
7.9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StevenM.Bellovin

第8章网络管理
8.1什么是网络管理
8.2网络管理的基础设施
8.3因特网的标准网络框架
8.3.1管理信息结构:SMI
8.3.2管理信息库:MIB
8.3.3SNMP协议运行和传输映射
8.3.4安全性和管理
8.4ASN.
8.5小结
课后习题和问题
习题
讨论题
人物专访:JeffCase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