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45.58 3.9折 11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鹤健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鹤健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030169372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610页
【内容简介】
《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是作者以土壤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科学为主轴,以创建交叉体系为目标,以土壤学微观研究与地理学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支撑,在土地利用开发、山地生态重建、农业资源耦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信息化和土壤地理学等方面研究的创新思路及其成果,并选刊其中部分的英文论述。《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适合土壤学与地理学研究者。
【作者简介】
朱鹤健,1931年6月生,福建福州人。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土壤地理学研究会学研究会理事长,福建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
长期致力于土壤地理学与土地资源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省基金和重大、重点攻关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7部(含合作,其中2部英文著作)、教材一部,英译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英、俄译作60多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教学成果奖12项以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在53年教学生涯中,经历本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外博士生和国外讲学等教学工作。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福建省首届优秀专家称号,并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中文论文
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持续农业的若干策略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若于问题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跨世纪走向
可持续农业的“四重”策略——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农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整治布局
植被景观格局与山地环境保育的关系——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土壤的空间变异
福建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
福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基于GIS的福建农业生态环境区域分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及法制保障》研究(摘要)
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城市化对土壤及其环境的影响
福建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分析及预控策略

二、规模特色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研究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规模特色农业发展与信息化》研究(摘要)
闽东南特色农业开发带的诊断与设计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
闽东南特色农业生态模式研究
农业信息化的趋势、方法与实践
数字农业在福建应用的构思(2001~2002年)

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福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优化模式》研究(摘要)
《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研究(摘要)
东南沿海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与调整策略
——以闽东南经济开放与开发区为例
福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亚热带特色农业的土地利用模式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中国红黄壤地区土地多层次利用
综合开发福建资源
论土地潜力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福建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问题

四、山地土壤及其利用研究
中困山丘红壤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方向——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省山地土壤的特征和利用
福建东南部山地丘陵土壤的基本特征
武夷山土壤垂直分布和特征
福建山地土壤的形成发育与成土条件的关系
福建山地土壤分类的研究
关于红壤的砖红壤化和灰化问题
福建山地丘陵土壤的利用问题
开发山地的“保中有用、寓治于建”策略

五、变性土研究
福建变性土特性的研究
福建变性土的农业利用与管理
母质和微地形条件对变性土形成的影响
福建变性土肥力特征和农业生产特性的研究

六、水稻土和土壤学其他研究
福建高产水稻土的地理分布特点
福建高产水稻土肥力特性的研究
福州盆地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问题
福建水稻田的土壤障碍因素
挖掘南方山区渍水田土壤潜在肥力的问题
硫、磷营养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应用示踪原子法研究水稻等作物磷营养的吸收和运转
福建稻田磷肥施用问题
福建水稻创高产中的土壤问题
土壤肥力链的组成和构型
大比例尺水稻土调查的探讨
困内外水稻土研究动态
塞拉利昂季节性沼泽区土壤调查
苏联学者对土壤结构形成条件的几种见解

研究土壤水分的新途径
第二部分英文论文
The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ofFujianProvinceandItsRegionalDevelopment
ImpactofUrbanizationonSoilandItsEnvironmentintheDevelopedCoastalZoneofSoutheastChina:ACaseStudyofSoutheastFujian
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theUtilizationofNaturalResources
MultilayerUtilizationofLandintheRed—YellowEarthRegionofChinaThePresentStateandDevelopmentalOrientationofLandUtilizationinMountainousRedEarthRegionsinChina--TakingFujianProvinceasanExample
OntheStrategyofLandResourceUtilizationinFujianProvince
Th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LandResourcesinFujianProvince
RelationBetweentheLandUtilizationPatternsandtheVariationofSoilQuality
TheCharacteristicsandUsesofMountainSoilsinFujianProvince
RelationshipBetween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MountainSoilsandSoilFormationConditionsinFujianProvince
SpatialVariabilityoftheSoilinFujianProvince
Characteristicsof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FertilePaddySoilinFujianProvince
Properties.FormationandFertilityofVertisolinFujianProvince
StudyontheCharacteristicsofVertisolinFujianProvince
StudyontheCauseofFormationofVertisolinFujianProvincez
TheFertilityCharacteristicsandAgriculturalPropertiesofVertisolinFujianProvince
AnAnalysisoftheExistingAgricultureResourcesintheMinjiangRiverValleyandMeasuresforTheirExploitation!

第三部分教学与社会服务
一、教育思想!
创建土壤地理学系统化教学体系教改成果总结!
顺应学科发展的新体系——《土壤地理学》(高教出版社1992年出版)
教材编写总结
学习地理学的体会——梅花圈论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与创新的能力
授课贵在广、博、精、深
把握博士生教学的三个环节

二、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资源、环境学科建设
加速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建议
从地学发展看科学基金的资助
把科学研究着落在“特色”和“特长”上——兼谈科研与博士生教育、学科建设
相结合的体会
了却了一个心愿
开放学习特色——记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学会
加强对外交流,提高研究水平——记新西兰、澳大利亚国际会议

三、社会服务
关于建立自然资源信息系统进行省情分析的建议
关于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的建议
从省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
建言献策为我拓宽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618”提供产学研相结合的好平台
一石激起干层浪——贺九龙江生态考察活动取得成功
学术交流与服务社会是自然资源学会工作的主旨
书评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书评
国际接轨又具我国特色的开创性著作——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国策——评李润田教授的新著
《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