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5.37 5.9折 6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世骏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童世骏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75944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1页
  • 字数 5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来自不同学科的数十位学者通力合作,用实证调查、理论思辨、文本诠释和现象分析的方法,从心理生活(区别于肉体生活)、文化生活(区别于经济生活)和心灵生活(区别于日常生活)等角度出发,结合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活状况,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解读。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的时代是传统神圣价值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也是精神生活空间高度开放的时代;是精神生活越来越等同于文化消费的时代,也是人们越来越有条件过一种不受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拖累的精神生活的时代。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危机和隐患;另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和满足人们在世俗化和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需求,尤其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超越”观念的积极作用,用作为“非神圣化的神圣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来克服内在超越传统的内在弱点,实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童世骏,男,1958年9月14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萧山,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DialecticsofModernization:HabermasandtheChineseDiscourseofModernity(2000)等专著三部,及中英义论义一百余篇;合著专著二部,《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1994)等;主编著作多部,《意识形态新沦》(2006)等;主持英译中著作五部,《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1999)等;个人德译中著作一部,尤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2003)。
【目录】
第一章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第一节“精神生活”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以心灵生活为核心的精神生活的主要样式
第三节当代中国人之所以为“当代中国人”
第四节有关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问卷调查的一些说明

第二章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的数据与分析
第一节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状况相关的条件及环境
第二节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状况的三个维度

第三章当代中国人的个体精神生活状况
第一节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健康状况
第二节当代中国人的知识状况
第三节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第四节当代中国人的幸福感受

第四章当代中国人的公共文化生活
第一节中国人参加公共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核心的问题:“群众文化”与中国的公益文化事业
第三节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
第四节教育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

第五章当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精神追求
第一节宗教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领域
第二节宗教在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功能
第三节宗教在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作用的变化趋势
第四节作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重要形式的民俗

第六章文学艺术作品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第一节世俗化与反世俗化:文学感受时代的变迁
第二节城市与乡村之间:文学铭刻社会的断裂
第三节影视艺术与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四节影视艺术与当代中国的“偶像”认同
第五节视觉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第七章人文学术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第一节背景:近代以来中国人精神危机的几种回应
第二节从主体性的确立到个人主义
第三节去政治化的逻辑与公共意识的衰退
第四节文化意识的衰落与精神生活的世俗化
第五节生活世界基本元素的变异

第八章西方学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精神生活
第一节流行文化与城市生活
第二节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
第三节当今中国的宗教
第四节民族主义与身份认同
第五节知识分子与文学艺术

结论提升和满足世俗化和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需求
附录同胞情谊的哲学反思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