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村镇灾害与防灾避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说村镇灾害与防灾避难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9.82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初建宇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初建宇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25874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0页
  • 字数 230千字
【内容简介】
《图说村镇灾害与防灾避难》首先介绍了我国村镇主要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分析了灾害避难的原因和方式.总结了灾害避难的经验教训;其次,提出我国县域村镇避难场所的规划技术指标,以某县城镇为例,规划避难场所和应急道路系统;再次,建立村镇避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方法。结合我国村镇现状,提出地震次生火灾起火、蔓延的灾害链演化模型;最后.分析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后的卫生防疫措施,提出灾害卫生防疫对策。

  《图说村镇灾害与防灾避难》由初建宇、刘嘉娜、王丽芸、赵士永编著。
【目录】
第l章 我国村镇主要灾害

 1.1 地震灾害

  1.1.1 村镇地震灾害案例

  1.1.2 地震直接灾害

  1.1.3 地震次生灾害

 1.2 洪水灾害

  1.2.1 洪水对房屋的破坏

  1.2.2 洪水次生灾害

 1.3 地质灾害

  1.3.1 崩塌

  1.3.2 滑坡

  1.3.3 泥石流

  1.3.4 地面塌陷

  1.3.5 地面沉降

  1.3.6 地裂缝

 1.4 人为灾害

  1.4.1 火灾

  1.4.2 危化品泄漏

  1.4.3 爆炸

第2章 灾害避难与避难场所

 2.1 灾害避难

  2.1.1 避难的原因

  2.1.2 避难的分期

 2.2 避难的方式

  2.2.1 灾前避难

  2.2.2 灾后避难

  2.2.3 自主避难

  2.2.4 引导避难

 2.3 避难场所的发展历程

  2.3.1 露宿

  2.3.2 窝棚

  2.3.3 帐篷

  2.3.4 避难建筑

  2.3.5 简易房屋

 2.4 村镇灾害避难的实践

  2.4.1 唐山地震

  2.4.2 汶川地震

  2.4.3 玉树地震

  2.4.4 村镇避难实践存在的问题

 2.5 避难场所的功能

  2.5.1 应急住宿

  2.5.2 应急医疗卫生

  2.5.3 应急交通

  2.5.4 应急供水

  2.5.5 应急供电

第3章 村镇避难场所规划技术指标

 3.1 规划原则

  3.1.1 “平灾结合”原则

  3.1.2 综合防灾原则

  3.1.3 就近避难原则

  3.1.4 选址安全原则

  3.1.5 应急保障原则

 3.2 类型与功能

  3.2.1 类型划分依据

  3.2.2 类型和功能

 3.3 规模和服务范围

  3.3.1 制定依据

  3.3.2 规模和服务范围

 3.4 应急设施配置

  3.4.1 相关标准的规定

  3.4.2 应急设施配置要求

 3.5 应急道路规划

  3.5.1 规划原则

  3.5.2 分类和分级

  3.5.3 规划技术指标和要求

 3.6 管理要求

  3.6.1 组织需求

  3.6.2 管理要求

第4章 村镇避难场所规划实例

 4.1 防灾避难资源调查与评估

  4.1.1 社区和人口

  4.1.2 建筑物和道路

  4.1.3 次生灾害危险源

  4.1.4 防灾救灾资源

  4.1.5 可利用避难场地及其安全性评估

  4.1.6 可利用应急道路及其安全性评估

  4.1.7 县城镇避难疏散的问题

 4.2防灾空间规划布局

  4.2.1 防灾空间分级与要求

  4.2.2 避难人口估算

 4.3 中心避难场所规划

 4.4 固定避难场所规划

 4.5 紧急避难场所规划

 4.6 应急道路规划

 4.7 次生灾害的防御

第5章 村镇防灾避难能力评价

 5.1 选取评价指标

  5.1.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5.1.2 确定评价指标的方法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1 组织管理能力

  5.2.2 避难救助资源

  5.2.3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

 5.3 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的评价方法

  5.3.1 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

  5.3.2 制定第三级指标评分等级标准

  5.3.3 评分并确定评价矩阵

  5.3.4 确定评价灰类

  5.3.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3.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5.3.7 多层灰色综合评价

  5.3.8 计算综合评价值

 5.4 评价实例

第6章 村镇地震次生火灾风险分析

 6.1 村镇防火存在的问题

  6.1.1 房屋抗震能力差

  6.1.2 房屋耐火等级低

  6.1.3 房屋防火间距不足

  6.1.4 易燃物随处堆放

  6.1.5 违章用电现象突出

  6.1.6 缺乏基本消防设施

 6.2 地震次生火灾的特征

  6.2.1 次生火灾起火点多

  6.2.2 火灾迅速蔓延

 6.3 地震次生火灾的链式演化模型

第7章 地震灾害卫生防疫

 7.1 地震诱发疫病的原因

 7.2 唐山、汶川大地震震后疫情形势

  7.2.1 唐山地震后疫情形势

  7.2.2 汶川地震卫生防疫的问题

 7.3 唐山和汶川震后防疫措施对比

  7.3.1 唐山震后防疫措施

  7.3.2 汶川震后卫生防疫措施

  7.3.3 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功经验

 7.4 汶川地震卫生防疫的问题

  7.4.1 应急防疫组织协调不够顺畅

  7.4.2 缺乏应急防疫标准和技术保障措施

  7.4.3 防疫物资储备不足与配送混乱

  7.4.4 缺少应急卫生检测试验装备

 7.5 完善灾害卫生防疫的对策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