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信原理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9.31 6.5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启兴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6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启兴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811055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言简意赅、系统全面介绍了电通信的基本原理,具体包括信道、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接收机、差错控制编码、正交编码与伪*码序列、同步原理。全书共分11章,每章都附有思考题与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注重选材,例题较多,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难易适中,清晰明了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本科、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和通信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电子信息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阅读参考。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引言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3

数字通信的特点      

1.3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      

1.3.2

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度量    

1.5 主要性能指标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6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随机过程分析     

2.1 引言     

2.2 随机过程    

2.1.1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     

2.1.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2.3 平稳随机过程          

2.3.1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2.3.2

各态历经性       

2.3.3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2.3.4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2.4 高斯随机过程          

2.4.1高斯过程的定义       

2.4.2

高斯随机变量          

2.5 窄带随机过程          

2.5.1  xc(t)和xs(t)的统计特性       

2.5.2  ax (t)和jx (t)的统计特性     

2.6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2.6.1

白噪声        

2.6.2

低通白噪声       

2.5.3

带通白噪声       

2.7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信道        

3.1 引言    

3.2 信道定义   

3.3 信道数学模型         

3.4 恒参信道举例         

3.4.1

双绞线        

3.4.2

同轴电缆    

3.4.3

光纤     

3.4.4

无线恒参信道   

3.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6 随参信道举例         

3.7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8 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        

3.8.1分集方式     

3.8.2

分集合并方式   

3.9 信道的加性噪声     

3.10

信道容量        

3.10.1离散无记忆信道的容量       

3.10.2

连续信道容量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4.1 引言    

4.2 幅度调制的原理     

4.2.1

调幅     

4.2.2

双边带调制       

4.2.3单边带调制        

4.2.4

残留边带调制   

4.3 线性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4.3.1

抗噪声性能分析模型     

4.3.2  DSB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3.3  SSB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3.4  AM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4 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4.4.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4.4.2窄带调频     

4.4.3

宽带调频    

4.4.4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4.5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4.6

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     

4.5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4.6 频分复用   

4.7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1 引言    

5.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5.2.1

数字基带信号   

5.2.2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5.3 数字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5.4 基带脉冲传输与系统中的码间串扰        

5.4.1

数字基带系统中的码间串扰       

5.5 无码间串扰的数字基带传输特性     

5.5.1

无码间串扰传输与Nyquist准则        

5.5.2

带限信道的无码间串扰传输       

5.5.3

升余弦滚降滤波器         

5.6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6.1

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6.2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7 眼图    

5.8 部分响应技术         

5.8.1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     

5.8.2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5.9信道均衡    

5.9.1

均衡原理    

5.9.2

数字均衡器       

5.9.3

基本均衡算法   

5.9.4

自适应均衡算法      

5.10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    

6.1 引言    

6.2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6.2.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6.2.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6.2.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6.2.3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6.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3.1

2A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3.2  2F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3.3  2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比较        

6.5 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    

6.5.1

多进制振幅键控      

6.5.2

多进制频移键控      

6.5.3

多进制相移键控      

6.5.4  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6.6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7.1 概述[曲岩1]        

7.2 模拟信号的抽样     

7.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7.2.2

实际抽样    

7.2.3

模拟脉冲调制   

7.2.4

带通信号的抽样      

7.3 抽样信号的量化     

7.3.1

量化原理    

7.3.2

均匀量化    

7.3.3

非均匀量化       

7.4脉冲编码调制   

7.4.1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7.4.2

自然二进制码、反射二进制码和折叠二进制码   

7.4.3

电话信号的编码规则     

7.4.4  PCM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5其它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    

7.5.1

语音压缩编码   

7.5.2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7.5.3

增量调制    

7.6时分复用    

7.6.1

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7.6.2

准同步与同步数字体系        

7.7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1  概述         

8.2 数字信号的统计特性    

8.3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4 确知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8.5确知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     

8.6   数字通信系统的匹配滤波接收法        

8.7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9.1 概述    

9.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9.3  线性分组码    

9.4  循环码     

9.4.1

循环码原理       

9.4.2

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     

9.4.3

BCH码         

9. 5

卷积码      

9.5.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9.5.2

卷积码的代数描述         

9.5.3

卷积码的解码   

9.6网格编码调制   

9.6.1网格编码调制的基本概念     

9.6.3  TCM信号的解调   

9.7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10.1

正交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正交编码     

10.1.1

正交编码的基本概念   

10.1.2

常见的正交编码    

10.2

伪随机序列    

10.2.1

m序列的产生         

10.2.2

m序列的性质         

10.3

扩频通信        

10.4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同步原理     

11.1

引言         

11.2

载波同步        

11.2.1

载波同步的插入导频法      

11.2.2

载波同步的直接法       

11.3

载波同步的性能   

11.4

码元同步        

11.4.1

码元外同步法        

11.4.2

码元自同步法        

11.5

群同步     

11.5.1

连贯输入法     

11.5.2

间歇式输入法        

11.5.3

起止同步法     

11.6

本章小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