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逻辑学:关于“转识成智”的逻辑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识逻辑学:关于“转识成智”的逻辑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1.5 5.4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盛彬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盛彬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72869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1页
  • 字数 4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逻辑是思维的深层的、微观的结构,是思维的密码,逻辑研究就是破译思维密码。形式逻辑是听说读写的信息输入输出的论证逻辑,缺少的“思”的即“转识成智”的信息整合、转化的创造性思维的逻辑过程的揭示。黑格尔的思辨逻辑,恩格斯、列宁肯定、弘扬、发展的辩证的逻辑,实是认识逻辑。
认识逻辑和基于数理逻辑的认知逻辑不同,和科学哲学的发现的逻辑相通,推理链说,整合了西方归纳派和演绎派的长期分歧。
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唯物论、辩证法的指导下,在日常思维、自然语言和形式逻辑的基础上,从逻辑史讨论了建立认识逻辑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讨论了辩证的认识论,再据“类比—归纳—演绎”的推理链说,提出了类逻辑、条件逻辑、数逻辑和整体逻辑;后据认识过程,提出了接受逻辑、创造逻辑和表达逻辑。辩证法、认识论在逻辑学基础上统一了。
【作者简介】
张盛彬,男,1923年生,安徽省金寨县人,皖西学院教授。1950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师。1960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校中文系。曾任淮南师专教师,六安师专(皖西学院前身)中文系副主任,《六安师专学报》主编。主要研究论说文、文章学、认识逻辑学。著有《论因明、墨辩与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文科论文写作》等。安徽省劳动模范。
【目录】
序一何祚榕
序二彭漪涟
专家对“认识逻辑学”的评论
自序逻辑的跋涉
第一章逻辑学与认识逻辑学
1.1什么是逻辑学
1.1.1逻辑学是一门科学
1.1.2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1.1.3逻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

1.2逻辑学的发展演变
1.2.1传统逻辑的形成
1.2.2数理逻辑方向
1.2.3认识逻辑(辩证逻辑)方向
1.2.4科学发现的逻辑方向
1.2.5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方向
1.2.6语言逻辑方向
1..2.7逻辑的发展轨迹:纯化与泛化

1.3国人教训
1.3.1西方逻辑学为何能持续发展
1.3.2名辩学衰落的原因

1.4逻辑在中国
1.4.1西方逻辑学的输入和研究
1.4.2黑格尔思辨逻辑的实质
1.4.3恩格斯、列宁对传统逻辑与思辨逻辑的批评
1.4.420世纪的三次逻辑论战

1.5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1.5.1传统逻辑是思维成品的解剖学研究
1.5.2传统逻辑是思维的工具
1.5.3传统逻辑的性质和特点

1.6逻辑学是关于思维与认识的科学
1.7逻辑学的功能
1.7.1接受和表达功能:听说读写的逻辑
1.7.2认识功能:创造逻辑
1.7.3社会功能:民主、科学和逻辑的内在联系

1.8认识逻辑的内容和体系
1.8.1科学的逻辑
1.8.2认识过程的逻辑
1.9认识逻辑学要义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2.1事物、语言和思想
2.1.1自然、世界与思想
2.1.2事物、思想与语言
2.1.3思想与语言

2.2思想
2.2.1思想的内容
2.2.2思想的形式
2.2.3思想的表现形态
2.2.4思想的逻辑形式

2.3思想的品质
2.3.1实践性
2.3.2继承性
2.3.3系统性
2.3.4问题性
2.3.5分析性
2.3.6推导性
2.3.7抽象性
2.4认识世界
2.4.1立场和观点
附:关于世界观的阶级性
2.4.2认识对象:事物的整体、部分、属性、功能、关系、质量与规律
2.4.3认识的总规律
2.4.4认识过程与认识方法(思想方法)

附:关于形而上学方法和知性认识
2.4.5认识中的否定与肯定,继承、批判和创造
2.4.6认识中的量变与质变
2.4.7类比思维、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2.4.8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
2.4.9关于真理
2.4.10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4.11循序渐进式与灵感突发式
2.4.12从无知到有知,从知识到智慧
2.4.13记性、悟性与灵性
2.4.1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2.4.15理论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4.16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2.5改造世界
2.5.1创造欲和创造力
2.5.2改造自然
2.5.3改造社会

2.6科学发现
2.6.1事物的发现
2.6.2规律的发现

2.7科学发明
2.7.1语言文字的
2.7.2工具的
2.7.3制度的
2.7.4方法的
2.7.5精神的

2.8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逻辑
2.8.1科学发现的逻辑
2.8.2科学发明的逻辑

第三章类逻辑
3.1思维的对象及认识的发生
3.2概念、语言、思想的产生
3.3类逻辑
3.3.1类概念
3.3.2类判断
3.3.3类推理
3.3.4推理链:类比、归纳与演绎的整合

第四章条件逻辑
4.1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
4.1.1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4.1.2事物间的条件关系
4.2因果概念和条件概念
4.3因果判断
4.4因果和条件类比推理
第五章数逻辑
第六章整体逻辑
第七章表达逻辑
第八章接受逻辑
第九章创造逻辑
参考资料
附件一:中国名辩精华
附件二:张盛彬著作目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