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坊内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回坊内外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82.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强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强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177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原版书名 马强
【内容简介】
  《回坊内外》对历史悠久、伊斯兰文化传统深厚的西安回坊和回坊之外的穆斯林社区进行了民族志研究,在记录、描述20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寺坊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城市化对宗教文化环境的影响、伊斯兰教育及其实践、清真女寺和女学、穆斯林迁移人口、经堂教育、宗教管理、清真饮食、教派观念、信仰认同,以及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认为在都市化进程中,西安伊斯兰教经历了剧烈的变迁,社区结构由古老的|“七寺十三坊”变为坊内十二寺和坊外十五寺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伊斯兰教历经的变革。认为在此阶段内,城市改造和拆迁影响到穆斯林传统的地理生活空间,大量流动穆斯林人口出现,经堂教育衰落,各种带有护教和救教性质的文化教育活动和民间组织出现,寺坊结构和寺坊管理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在都市化过程中传承信仰,恪守传统,保持寺坊结构的稳定,应对世俗化,成为民间各种变革赖以出现和存在的根本。国家的城市改造及民族宗教政策、民间文化复兴运动、传统观念、国际宗教思潮等对西安伊斯兰教的发展形成合力。宗教教育、寺院管理、清真饮食、教派问题、穆斯林公有财产的保护等问题是都市化进程中较为迫切和棘手的问题,从政府和民间的双向角度而言都应该予以重视。
【作者简介】
  马强,1972年生于宁夏西吉县,人类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和伊斯兰文化。在《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云南社会科学》、《世界宗教文化》、《回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寻根》等刊物发表论文及学术随笔40多篇。 著有《民国时期广州穆斯林报刊资料辑录》(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年9月)、《流动的精神社区——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曾主持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和2008年福特基金资助的“亚洲人研究亚洲”(Asian studies Asia)国际项目。
【目录】
总序
绪论:城市化与中国都市穆斯林研究
一、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西安的穆斯林与清真寺
一、西安伊斯兰教的总体情况
二、坊内回族宗教社区的变迁
(一)传统的"七寺十三坊"结构
(二)民国时期"伊赫瓦尼"的产生及寺坊变迁
(三)"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生活的正常化及寺坊裂变
(四)寺坊结构变化原因总结
三、西安回坊外的穆斯林社区
(一)坊外的穆斯林人口及分布
(二)坊外的清真寺
(三)西安坊外穆斯林社区的特征

第二章城市现代化与寺坊环境的变化
一、传统社区的自然裂变
二、城市现代化对宗教环境的影响
三、寺坊改善宗教环境的自主努力
四、政府主持进行的环境改造和保护工程

第三章西安穆斯林的文化教育活动
一、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各种文化及教育机构与团体
三、其它各类与穆斯林相关的出版物

第四章西安市的清真女寺和女学
一、有关清真女寺和女学的名称与类型
二、西安地区清真女寺(学)情况
三、女寺(学)的功能和意义

第五章困境与消解
一、人口迁移与宗教生活问题
二、寺坊结构的变化
三、经堂教育的衰落及革新
四、宗教管理体制
五、清真饮食
六、教派观念、信仰身份与族群边界的变化
七、西安伊斯兰教历史与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结语
附录
一各类碑记、墓志、规约等
二西安市部分清真寺2007-2008年间收支情况
三各清真寺各类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等
四1949-2007年陕西省回族研究文献目录
后记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