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0.82 5.5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开玉 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5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开玉 著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332086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3页
  • 字数 329千字
【内容简介】
汉语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概括为:语音简化、词汇多音节化、语法手段的丰富和严密化。附加式构词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语法方面丰富了构词法的内容;在词汇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多音节词语;词缀中的后缀和中缀一般读轻声,而轻声是汉语声调的简化形式。可见汉语词缀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历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汉语词缀,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汉语词缀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山东方言词缀在官话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现代山东方言词缀系统在明清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以往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对这一历史时期山东方言词缀的总体情况还缺乏了解。宋开玉同志的《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第一次描绘了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的全貌,提供了汉语词缀在山东地区的一个完整的历史层面,并上溯其源、下述其流,使我们从一个地域了解汉语词缀的历史层面及其发展脉络。本选题有开拓性价值,无论对于构建汉语词缀的历史,还是现代山东方言词缀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关于研究“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的专著,书中结合选题内容特点,运用描写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山东地方文献资料与共时邻境地方文献”、“断代与历时”、“总体性概括与个体性列举”、“描写与理论阐述”四项结合的方法,以“逐个研究”、“分类归纳”、“系统总结”的思路,将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由个体到类型、由类型到系统,层层描写剖析,并从中探讨其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有理有据。
【作者简介】
宋开玉,1964年12月生,山东日照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山东省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语史、唐代文学、古籍整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杜诗释地》,参与编纂《全唐诗大辞典》(副主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第三节  研究引证文献材料综述

第二章  汉语词缀与近代汉语词缀研究的现状

  第一节  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分类

  第二节  近代汉语词缀研究的现状

第三章  明清山东方言的词缀(上)

  第一节  阿、兀

  第二节  老

  第三节  大、二、第、初

  第四节  打、巴

第四章  明清山东方言的词缀(中)

  第一节  子

  第二节  儿

  第三节  头

  第四节  家、手

  第五节  们、么

第五章  明清山东方言的词缀(下)

  第一节  厮、汉、巴、的、精、鬼、当

  第二节  打、拉、刮、登、法、待、变、查

  第三节  磨、弄、腾、索、歪、划、化、送、见

  第四节  自、生、个

  第五节  可、省、在、快、巧、办、帮、挣

结语

附表

主要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