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表演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剧表演学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8.45 9.6折 4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导 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3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导 著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4017547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联系自己一生参加的演剧实践活动“经历”(包括看戏、教学、创作、学习、科研等一切“所作、所见、所闻”的实践活动),对自己近半个世纪来所学习的斯氏演剧学说,试着从方法论上来给予验证、检验,并期望能对它们的发展作出论述。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斯氏演剧学说的五个方面,因而全书分五篇,共含二十二章:
  第一篇“赞斯氏的‘行动’说”,共五章。主要以苏联专家的示范教学和古今中外一些名演员的创作实践以及我们自己的教学、创作实践作为例证,验证了斯氏的“行动”学说是反映了表演艺术的客观创作规律的;因而它也为表演学的科学方法论的创建及话剧表演教学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第二篇“对‘自我出发’诸说质疑、商榷与争议”,共三章。有一时期,人们曾为斯氏的“情绪纯真”、“自我出发”诸说感到困惑,我在一本苏联《心理学》上,发现书上提出的“想象情态体验”说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想象情态体验到别人情感的”这一论断。这论断及时解决了自己一些困惑;也为本篇提出的需要给予质疑、商榷的诸说在争议上导向了深入并使之更具有了科学性。
  第三篇“有机天性——演员的心理一形体技巧”,共六章。前三章强调了要以“想象情态的体验”说来参与阐释斯氏学派提出的想象、假使、感受、信念与真实感、形体自我感觉、第二计划等心理技巧,要求学生学会在一度创造的规定情境中进行“行动”后。首先学会运用“有魔力的假使”在创造状态中想象和相信自己就是角色……本篇所阐述的不只是“自我出发”式进行行动创造的心理技巧,而是明确把它们发展成为演员创造“人物行动过程”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心理技巧。
  第四篇“性格化’创造及有关诸创作问题”,共六章。当然,最重要的是第十六章——它用“比较戏剧”方式对斯氏的、哥格兰的、焦菊隐的三个演剧学派不同的性格化方法进行了比较阐述;在这一章前先提出了“观察一摹拟”说,在这章后则评述了过去几个演剧时期一些演员的杰出的性格化人物形象塑造,并有论据地提出客观上早存在这情况而斯氏还未及提出的“演员的创作气质与人物形象的气质创造”及“演员的创作魅力与人物形象系的魅力创造”两说……这些,让本书得以以第二十章作为一项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必须把“性格化”教学纳入学院的表演教程。并在教学中发展斯氏的“性格化”说。在具体创作方法论上,也以较充分的论据突破习惯的创作思想禁区,提出“按哥格兰的方式构思人物形象,按斯氏的‘直觉’方式体现构思,创造形象”这一说。
  是的,这是突破,突破了由于苏联戏剧学院的表演课教学大纲上只提了“性格化”这概念而只字未提它的创作方法这一教学法上巨大的创作空白;也突破了我们学院由于受这影响在近半个世纪来的表演教学中一贯地只提“教会学生创造人物形象”,而几乎从没明确提出过和运用过以“性格化”方法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法上的空白。
  第五篇“‘创造状态’论”,两章。主要论述“下意识”创作境界。
【作者简介】
  胡民,上戏剧学院离休教授。安徽泾县人。1915年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参加过上海左翼戏剧领导的业余戏剧活动。1939年至1941年在地下党领导的上海剧艺社任职业话剧演员,创造过诸多性格化舞台人物形象。1942年起为职业话剧导演,以擅长喜剧导演著称。解放后长期在上海戏剧学院从事话剧表演、导演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论著有《戏剧表演学论斯氏演剧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戏剧导演技巧学》、《干戏七十年杂忆》等及发表在《戏剧艺术》、《电影艺术》等刊物上的五十余篇论文。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授予他“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目录】
前言(并释题)
第一篇赞斯氏的“行动”说
第一章苏联女专家的“行动”课
第二章关于“行动”若干概念在实践中与方法论上的运用
第三章形体行动方法
第四章作为导演在学习“形体行动方法”中得益到的
第五章现代“上戏”表演老师的“行动”课

第二篇对“自我出发”诸说的质疑、商榷及争议
第六章有争议的“自我出发”说
第七章“情绪纯真”说质疑
第八章对“体验角色”说的商榷

第三篇有机天性——演员的心理一形体技巧
第九章创造舞台想象情态的心理技巧
第十章激发人物行动创造的心理技巧
第十一章创造人物精神生活的心理技巧
第十二章形体技巧与造型表现力
第十三章舞台言语技巧
第十四章两项特殊的心理一形体技巧

第四篇“性格化”创造及有关诸创作问题
第十五章“反摹仿”说与“生活观察—摹拟”
第十六章三个演剧学派的不同“性格化”方法
第十七章演员的创作气质与人物形象的气质创造
第十八章几位演员杰出的性格化人物形象塑造
第十九章演员的创作魅力与人物形象的魅力创造
第二十章要发展斯氏的“性格化”说

第五篇“创造状态”论
第二十一章论“生活于角色”诸说
第二十二章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巧达到下意识创造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