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6.43 6.3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杰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东杰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320701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25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近代四川的区域认同、学术源流与文化想象进行了深入的勾勒,关注了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近代四川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以及作为四川重要文化符号的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既重建了相关的历史过程,又发掘出近代中国区域认同的特殊意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东杰,河南濮阳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1993)、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1996)、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2002),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著有《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
第二章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第三章“不异的异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
第四章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与地方: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
第五章机构与学风: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