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实践美学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实践美学论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7.01 3.9折 44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玉能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0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玉能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59693
  • 定价 4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5页
  • 字数 390千字
【内容简介】
《新实践美学论》系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01BZX044)的最终成果,由著名学者张玉能主持。实践美学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新中国的整个美学理论发展历程的缩影。如果说以前的实践美学主要在于对实践美学的诸多元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辩明,那么《新实践美学论》就是对50余年实践美学的系统总结和提升。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由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实践过程与审美活动、实践的功能与审美、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实践创造的自由与审美这六章组成,主要探讨了实践美学的元问题,为实践美学范畴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地。下编由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柔美、刚美、滑稽与幽默、喜剧性、悲剧性、丑这七章组成,主要是地上编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对实践美学的诸多核心范畴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说,《新实践美学论》既是一部对实践美学讨论进行系统总结的专著,更是一部对实践美学进行重新反思的开创性力作,必将影响中国的美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
【作者简介】
张玉能,男,1943年出生于武汉市,1962年进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曾经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1978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1923--1999),主要研究西方美学、美学原理、西方文论,1981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曾任华中师大美术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1995--1996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艺术史研究所任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华中师大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文艺学博士生硕士生指导组副组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导言
上编
第一章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
一、实践的多层累性
二、实践的物质交换层与美
三、实践的意识作用层与美
四、实践的价值评估层与美

第二章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
一、物质生产与审美活动
二、精神生产与审美活动
三、话语实践与审美活动

第三章实践的赛程与审美活动
一、受支与主动的统一与审美
二、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与审美
三、共时性和历时性与审美

第四章实践的功能与审美
一、实践的建构功能与柔美
二、实践的转化功能与积极的刚美
三、实践的转化功能与消极的幽默和滑稽
四、实践的解构功能与丑

第五章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
一、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美和美感的共生同在
二、实践中主体的对象化与审美
三、实践中客体的对象化与审美

第六章实践创造的自由与美和审美
一、实践-创造-创造的自由
二、创造的自由-对象化-美和审美
三、创造的自由-审美意象-美和审美
四、创造自由-形象价值-美和审美

下编
第七章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
一、自由与柔美
二、准自由与刚美
三、反自由与丑
四、不自由与幽默和滑稽
五、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转化

第八章柔美
一、优美在西方美学历史上的发展与演变
二、柔美在西方美学历史上的发展与演变
三、柔美的审美特质

第九章刚美
第十章滑稽与幽默
第十一章喜剧性
第十二章悲剧性
第十三章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