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777777.8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大兴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0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大兴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02926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9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是中国第一部以“文学地理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是作者曾大兴多年来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小结。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篇十三章及四个附录,上篇五章为“宏观研究”,探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象与任务、意义与目标,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与主要理论问题,文学家的地理分布问题,文学与气候的关系问题,以及文学景观的定义、类型与价值问题;中篇四章为“两河流域民歌之比较”,比较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民歌在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上的差异,属于文学的地域性研究。下篇四章为“岭南文学地理”,探讨岭南的气候与文学、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广东文学景观的地理分布与地域特征、建立广州文学馆的意义与基本构想。属于用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区域文学地理。附录一,就梅新林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提出商榷;附录二,探讨古代歌谣理论;附录三,为广东文化辩护;附录四,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统计表。
【作者简介】
  曾大兴,男,1958年生,湖北省赤壁市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1985年至1993年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至1999年,任职于广州市文化局,从事新闻与文化传播工作,先后任《东方夜报》副总编辑,广州市国风影视制作中心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广州大学中文系。曾兼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晋升教授。
【目录】
修订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一章周秦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二章两汉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三章三国西晋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四章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永嘉之乱”与文学世族的南移
第二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三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五章隋唐五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关中本位政策”与“安史之乱”对南北文学格局的影响
第三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六章宋辽金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靖康之难”与文化重心的第二次南移
第三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七章元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八章明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九章清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分布格局及其特点
第二节分布重心及其成因
结语

第十章中国历代文学家族之地理分布
第一节文学家族之分布格局
第二节文学家族之分布特点

第十一章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规律
第一节文学家分布的“瓜藤结构”
第二节文学重心的“四大节点”及其成因
第三节文学重心的移动规律
引用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