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题:西方绘画命名的故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题:西方绘画命名的故事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45.65 4.7折 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露丝·伯纳德·伊泽尔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09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露丝·伯纳德·伊泽尔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8938761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绘画的标题往往是我们进入画作的首要指南。然而,绘画并不总是自带标题,并且许多画作——包括那些传世名画——的标题皆出自制版人、策展人、画商、批评家乃至艺术家亲友之手,而非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本书对西方绘画的命名活动及其实践模式进行了历史考察,呈现了这种活动如何随着艺术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及标题如何塑造观者对从勃鲁盖尔和伦勃朗时代至今的画作的观看经验和阐释视角。
【作者简介】
露丝·伯纳德·伊泽尔(Ruth Bernard Yeazell),耶鲁大学英文系斯特林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她的研究主题广泛涉及18—20世纪的小说、性与性别史、视觉艺术与文学的关系等。她长期为《纽约书评》、《伦敦书评》撰稿,其专著包括《心灵的闺室:西方艺术与文学片段》(Harems of the Mind: Passages of Western Art and Literature)、《日常生活的艺术:荷兰绘画与现实主义小说》(Art of the Everyday: Dutch Painting and the Realist Novel)等。

 

译者简介

黄虹,艺术学博士,多年致力于艺术史论、设计史论与视觉文化研究,近年学术兴趣主要集中于多元现代性生成视野中亚洲与西方、亚洲各国之间(以印度—西方、中国—日本—印度为中心)的视觉艺术交流与艺术观念传播。曾赴印度国际大学(2013年)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2022—2023年)访学。目前执教于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目录】
插图目录

总 序

序言(这不是一个标题)

 

 

第1部分 命名与流传:中间人

1 标题之前

2 艺术商人和公证人

3 早期的编目员

4 学院

5 制版人

6 策展人、批评家、朋友——还有艺术商人

 

第2部分 阅读与解读:观看者

7 顺应标题的阅读

8 名字的力量

9 大家都能阅读版画

10 反对标题的阅读

 

第3部分 写作兼绘画:艺术家

11 达维德《宣誓》的力量

12 特纳的诗意《幻象》

13 库尔贝作为宣言的《工作室》

14 惠斯勒的《交响曲》及其他指导性的《改编曲》

15 马格利特和《言语的使用》

16 琼斯的《不》与画出来的言词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