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变迁:侗族大歌再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与变迁:侗族大歌再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68.31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民康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民康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516558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5页
  • 字数 387.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音乐文化志
【内容简介】
  侗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比其他南方少数民族而言,侗族人口不多,居住地域不大,却成为一个以传统音乐“侗族大歌”著称于世的南方少数民族。侗族大歌本是一种口耳相传的地域性民歌,直至20世纪中叶以前,在侗族传统居住地以外尚还鲜为人知。后来由于其自身独具的艺术文化价值和魅力,再加上外部社会的逐渐开放和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侗族大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渐渐成为包含了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和更为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内容,并具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的新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种。与此同时,侗族大歌也在原有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基质的基础上,发生了诸多的艺术文化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现象。新世纪之交,继之前近半个世纪人们对侗族大歌的艺术与审美特征给予较多的关注和研究之后,受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学术进展的影响,这一有关发展和变迁的新的文化趋向开始被纳入了更多研究者的学术视野。2011年,我们的“侗族大歌研究”课题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立项,2015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以“侗族大歌研究”作为专题,发表了本项目4位作者完成的4篇研究论文,便是该研究项目所属研究员完成的部分中期成果,此后又陆续完成和发表了一些其他的文章。如今,在各级学术机构、单位部门的关怀下,在几位学术同道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终于完成了。值此著作出版之际,将《传统与变迁:侗族大歌再研究》重新定名为“侗歌大歌再研究”,意在说明这是一项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自己相对细致深入的田野考察,致力于去探讨和反思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身份、族群认同和文化变迁过程的音乐民族志学术课题,也是在众多前辈学者的文化思考及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重新思考和再研究。
【目录】
绪论:壮侗语族文化语境下的侗族大歌研究
上篇 侗族大歌学术史与文化艺术形态研究
第一章 认知与诠释:传统知识建构与当代变迁图景(2003-2013)
第一节 表述视野:近十年侗族大歌研究基础数据
第二节 表述观察:“大歌传统”的基本知识格局
第三节 表述分析:“大歌传统”学术书写的三种面向
小结
第二章 侗族大歌研究的“自表述”观察
第一节 研究指向:侗族学者的大歌学术表述
第二节 “学术史”与“生命史”:侗族学者的文化旅程
第三节 “侗语民间”与“汉语学界”:侗族学者大歌表述之话语转换
第四节 成为“引路人”:侗族学者对大歌变迁的实践介入
第五节 “视野”与“位格”:侗族学者大歌表述的多重空间
小结
第三章 侗族大歌名实考
第一节 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大歌观”的演变
第二节 广义、狭义与本义:当下民间“嘎老观”的三重指向
第三节 “本义嘎老”探微:以鼓楼对歌一般展演模式为视角的考察
第四章 侗族大歌旋律的“依字行腔”特征
第一节 侗语概述
第二节 分析步骤与基本结论
第三节 “依字行腔”原理的数学演算
第五章 大歌歌俗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
第一节 大歌传统的物质基础与社群格局
第二节 歌班习歌:血亲关系与同地缘关系的转化
第三节 大歌展演:姻亲关系与近地缘关系的建构
第四节 以歌会友:远地缘寨际关系的拓展
第五节 由社会结构重识大歌传统的三种文化原则
小结

下篇 侗族大歌当代变迁研究
第六章 现代转型:侗族大歌的乡村传承
第一节 概述:社会变迁与侗族大歌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黎平“十洞”地区村落大歌的相关调查
第三节 两个侗寨的历史与“宿命”
第四节 “非遗”“旅游”与村落大歌的重建
小结
……
结语:论音乐非遗在少数民族乡村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中的地位与处境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