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作物育种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作物育种原理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0.22 7.7折 3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光圣、员海燕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光圣、员海燕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5069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4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作物育种原理》是农业学科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材,可供植物生产类专业(包括农学、植物科学技术、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使用,全书共20章,包括育种目标、种质资源、作物繁殖方式及其育种特点、传统作物育种理论与方法、生物技术育种理论与方法、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育种方法、区域试验与良种繁育、作物育种田间试验技术等。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作物育种学的概念与内容
一、作物育种学的概念
二、作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内容
三、作物品种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二节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作物的进化
二、作物遗传改良
第三节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第四节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一、我国作物育种的主要成就
二、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育种目标
第一节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一、高产
二、优质
三、稳产
四、生育期适宜
五、适合于机械化操作
第二节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一、适应国民经济和生产发展的要求
二、针对作物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依赖现有的种质资源
三、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及种植制度相适应
四、落实到具体性状和指标
五、用前瞻性和发展的眼光审视育种目标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种质资源
第一节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一、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二、作物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取决于关键性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三、种质资源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是实现新育种目标的前提
四、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一、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二、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
三、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
第三节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一、根据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二、按照来源分类
第四节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与利用
一、种质资源收集的范围及原则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
三、种质资源的整理
四、种质资源的保存
五、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第五节我国种质资源保存对策
一、强化种质资源保存工作,稳定种质保存队伍
二、有计划地建立起我国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
三、加强种质资源立法和政策研究
四、种质安全保存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五、种质资源信息网的合理利用
六、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及其育种特点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第二节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
一、白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二、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三、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
四、无性繁殖作物的遗传特点
第三节作物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
一、作物品种类型
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引种
第一节引种的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二、引种的作用
第二节引种的基本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二、引种的气候相似论原理
……

第五章选择与选择育种
第六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回交育种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
第十章诱变育种
第十一章倍性育种
第十二章群体改良
第十三章细胞工程育种
第十四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第十五章转基因育种
第十六章品质育种
第十七章生物逆境抗性育种
第十八章非生物逆境抗性育种
第十九章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
第二十章作物育种田间试验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