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性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性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2.1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萌羽 著;温奉桥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3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萌羽 著;温奉桥
  •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811250442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1页
  • 字数 261千字
【内容简介】
现代性是个充满了主体感的概念。现代性无论是作为一个“方案”,还是作为一种态度和叙事,在其动态的意义上,都表现为某种主体性含义,那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体现了历史进步的眼光、情怀、信念。现代性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某种凝固的历史性“特质”、“属性”,而是表现为某种社会、文化层面的制度性变革,和与这种变革欲求相适应的主体精神-情感状态、心性结构的变化。在本质意义上,现代性是生长于内在主体的历史意识和价值取向,这种主体感构成了现代性的*历史活力的意义价值走向,即现代性产生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梅绍尼科说:“现代性存在于创造主体和主体的目光之中”,现代性并“没有固定的、客观的参照对象,它只有一个主体”。所以,现代性是一种永远面对未来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变革意识和来自情感深处的自主性冲动,即人的主体性意识的面向未来的发展诉求。由此,赋予了现代性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现代性’是对‘它性’(otherness)与变化的承诺”。因而,主体性构成了现代性的意义主流。现代性在“自己反对自己的传统”中魅力永存。
【作者简介】
温奉桥,1968年生,山东沂源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王蒙研究》执行主编。主要著作、编著、译著有:《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张限水与市民文化新论》(即出)、《现代性与20世
【目录】
现代性作为一种主体建构(代序)

上编 现代性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文化选择与价值悖论——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语境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

 非理性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精神生态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构

 现代性与文学史新思维

中编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

 论张恨水小说的现代性

 论张恨水小说的文体现代性

 现代报刊、稿费制度与张恨水小说的现代性

 张恨水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现代性”规范的调整——张恨水“抗战小说”新论

 民族性与现代性成功“对接”的典范——赵树理《李有才板话》新论

下编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

 后革命时代诗学——王蒙文艺思想散论

 王蒙与20世纪中国激进主义思潮

 论王蒙小说的政治意识

 论王蒙文化思想的现代性

 重构《红楼梦》的释义系统——王蒙与《红楼梦》研究略论

 王蒙诗情小说刍论

 跨文化视野中的王蒙小说解读——《坚硬的稀粥》与《活动变人形》新论

 欲望叙述及历史背谬——读王蒙的《青狐》

 浅论王蒙旧体诗

 心灵的隐曲 时代的浩歌——读《王蒙自传》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