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黔桂三省坡侗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湘黔桂三省坡侗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的书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52.3 5.9折 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雯清 著

出版社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0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申雯清 著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6020130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58页
【内容简介】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省际交界区的协同发展正是题中之义。湘黔桂三省坡地区地处湖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交界之地,是中西部过渡的关键节点,是中国南部方言侗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域内传承着和谐共生的侗族传统文化,却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县域间竞争激烈、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资金短缺、环境刚性约束明显等制约。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势在必行。三省坡地区有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有自然禀赋、人文环境和旅游资源等相似性,也存在行政壁垒、地区GDP锦标赛、缺乏统一组织和参与主体、地方优惠政策差异、劳动力外流等协同障碍。本文认为湘黔桂三省坡侗族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应建立以产业发展为主体、以文化为土壤、以城镇为载体、以交通为条件的跨行政区经济开发系统。特色产业是经济协同的主体内容,应合理规划和布局特色产业以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文化的经济效益是大多区域协同问题研究中被遗忘却重要的内容。侗族文化是经济协同的文化土壤,可充分利用区域内共通的侗族文化认同与社会关系,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转换,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中心城镇是经济协同的延伸载体。经济协同中应发挥经济增长中的“点”即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多层级的小城镇网络体系,建立山地生态型的特色小镇。交通是经济协同的基础条件,通过将区域内交通干线连为一体以实现整体协同。
最后,本文论述了“软硬结合、四联三支”的协同发展框架,需实现政策、文化、利益、组织的“四联合”,建立产业、城镇和交通的“三支撑”。通过组建区域链接组织、市场和利益共享机制、健全法制环境等多方配合的协作机制以保障协同的顺利实施。本文还提出设立湘黔桂三省坡侗族经济开发实验区、发展差异化的产业协同、形成.人才培养机制等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申雯清(1991- ),女,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经济理论与政策,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长期深入湘黔桂鄂民族地区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在南大、北大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省际交界区与省级中心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
二、省际交界区的发展事关民族团结稳定大业
三、实现区域协调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省际交界民族地区的典型――湘黔桂三省坡侗族地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经济协同的理论基础与延伸探讨
一、理论基础
二、多元互动的经济文化协同发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省际交界区协同发展的研究动态
二、国内省际交界区协同发展的研究进展
三、现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展望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内容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