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都只有一本,多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20.68 5.4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巧慧;廖琪丽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4-1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巧慧;廖琪丽
  •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214283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0页
  • 字数 202千字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高校党支部的基本任务和重点任务进行了相关规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书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新任务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如何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满足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需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了重点阐述。本书在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党支部设置创新、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创新、互联网 背景下的党员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对策及实现路径,对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吴巧慧,女,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副教授,博士,兼任北京联合大学德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廖琪丽,女,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
【目录】
目    录

  

  

  

  

第1章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与演变 1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

1.1.1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

1.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4

1.1.3  全民族抗日战争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 6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8

1.2.1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9

1.2.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0

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1

1.3.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1

1.3.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3

1.3.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4

1.3.4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16

第2章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19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

建设的理论 19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观点 19

2.1.2  列宁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观点 21

2.1.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观点 23

2.2  党章和相关法规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定 34

2.2.1  对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规定 34

2.2.2  对基层党组织功能的规定 37

2.2.3  对基层党组织原则的规定 40

第3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内涵、原则及路径 42

3.1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42

3.1.1  提升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的现实要求 43

3.1.2  实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客观要求 43

3.1.3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政治性的核心要求 44

3.1.4  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目标要求 44

3.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45

3.2.1  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弱化、边缘化现象 45

3.2.2  部分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缺失 45

3.2.3  部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淡薄 46

3.3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47

3.3.1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维度 47

3.3.2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原则 49

3.3.3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路径 52

第4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方式的发展与创新 55

4.1  创新党支部设置的重要意义 55

4.1.1  创新党支部设置的时代需求 56

4.1.2  创新党支部设置的政策依据 57

4.1.3  创新党支部设置的客观要求 58

4.2  党支部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59

4.2.1  党支部设置应做到与时俱进 60

4.2.2  学生党支部班子培养应加大力度 60

4.2.3  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61

4.3  创新党支部设置的实现路径 61

4.3.1  党支部建在专业上的探索和实践 62

4.3.2  党支部建在项目(实验室)上的探索和实践 63

4.3.3  临时党支部的探索和实践 64

第5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发展与创新 66

5.1  中国共产党组织生活的缘起和发展历程 66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生活 66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组织生活 68

5.1.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组织生活 68

5.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基本职能 69

5.2.1  组织生活具有政治职能 70

5.2.2  组织生活具有教育职能 70

5.2.3  组织生活具有管理职能 72

5.2.4  组织生活具有监督职能 72

5.3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基本原则 73

5.3.1  增强党支部的政治性 73

5.3.2  提升党支部的思想性 74

5.3.3  加强党支部的组织纪律性 76

5.3.4  发挥党支部的先进性 76

5.3.5  发扬党内生活民主性 77

5.4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 78

5.4.1  政治建设是组织生活的根本 78

5.4.2  思想建设是组织生活的基础 79

5.4.3  制度建设是组织生活的保障 80

5.5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机制的构建 81

5.5.1  主题党日活动创新的意义 81

5.5.2  主题党日活动创新的原则 81

5.5.3  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机制的形成 84

第6章  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与创新 86

6.1  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86

6.1.1  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86

6.1.2  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机遇 87

6.1.3  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的原则 89

6.2  互联网 环境下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 92

6.2.1  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党建现代化 92

6.2.2  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93

6.3  互联网 环境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智慧化 95

6.3.1 “智慧党建”的提出 95

6.3.2 “智慧党建”需要的技术支持 96

6.3.3  智慧党建平台的建设原则 97

6.3.4  智慧化党建的实现路径 98

6.4  互联网 环境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 100

6.4.1  大数据运用在高校党建的优势 101

6.4.2  利用大数据跟踪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全过程 103

第7章  新时代高校党校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104

7.1  高校党校教育教学规律、特点及类型 104

7.1.1  高校党校教育规律的形成与发展 105

7.1.2  高校党校教育教学特点 108

7.1.3  高校党校教学方法的类型 109

7.2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 110

7.2.1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10

7.2.2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112

7.2.3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115

7.3  典型案例对高校党课混合式教学的借鉴与启示 117

7.3.1  慕课(MOOC)带来的启示 117

7.3.2  雨课堂带来的启示 118

7.3.3 “学习强国”App带来的启示 120

7.3.4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启示 122

7.4  高校党课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 124

7.4.1  高校党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25

7.4.2  混合式党课教学设计的应用条件 126

7.4.3  混合式党课的教学设计 129

7.4.4  混合式党课教学设计实现路径 132

参考文献 134

后记 13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