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与秦陇文化论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杜甫与秦陇文化论集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默认发一本,若是多种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有批发需求的联系客服

39.19 4.4折 89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跃进、韩高年、彭燕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4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跃进、韩高年、彭燕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22256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9页
  • 字数 3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离开长安,漂泊西南。乾元二年(759),杜甫辞华州功曹参军职,避难秦州,奔赴同谷。杜甫在秦州和同谷两地,前后停留了五个月,期间作诗近120首,这在杜甫的创作生命中,可谓旺盛阶段。霍松林先生曾说:“治中华诗歌者,无不注目唐诗;攻唐诗者,无不倾心杜甫;而读杜诗者,又无不向往秦州也。”
  《杜甫与秦陇文化论集》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杜甫在秦州和同谷期间诗歌创作的讨论,以及杜甫与秦陇文化相互生发的关系;二是关于杜甫精神、杜诗文本文献、杜诗学影响及域外杜甫研究。文章作者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杜甫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尊崇杜甫,敬畏杜甫。
  《杜甫与秦陇文化论集》正是这些学者尊崇和热爱杜甫的一种表达。
【作者简介】
  刘跃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1977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任教于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1984年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师从姜亮夫先生、郭在贻先生研习古典文献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师从曹道衡先生研习汉魏六朝文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兼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等论著。
  
  韩高年,文学博士(2001)、博士后(2003),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献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中国骈文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发表论文百余篇,论著十余部,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多种。
  
  彭燕,副研究员,《杜甫研究学刊》编辑。2002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攻读历史文献学专业,获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古典文献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上编 杜甫陇右诗研究
漂泊无助的远游
——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及其他
杜甫与陇右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创作时地考
陇蜀道诗:杜诗分地域研究之重要区间
“同谷体”论略
《同谷七歌》歌“悲辛”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杜甫的生命悲慨与《同谷七歌》
《同谷七歌》的变体绝唱
——杂剧《寓同谷老杜兴歌》探析
从陇右诗看杜甫的创作心态
杜甫陇右诗创作及相关研究述略

下编 其他相关杜甫研究
杜甫精神清廉文化内涵论
清末日本人游记中的成都杜甫草堂
论杜诗影响宋诗的几个方面
天宝六载(747):杜甫诗歌嬗变的关节点
两唐书《杜甫传》辨证
奚禄诒批点柱诗考辨
由博返约:《读杜心解》对宋人之注、近世之解的使用
晋唐时期杜甫家族的播迁历程及其背景考论
论杜甫之“腐”
胡适的杜甫研究及影响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