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繁育与微型薯生产实用技术
下单以备注书名为准:《马铃薯脱毒繁育与微型薯生产实用技术》,正版全新可开发票
¥
34.9
5.1折
¥
6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居玉玲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居玉玲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122400536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2页
-
字数
117千字
- 【内容简介】
-
在整个种薯产业中,脱毒微型种薯的生产是整个产业的龙头,基础的基础,尤为重要。随着产业发展,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在增长。稿件是基于作者多年工作生产实践编写的,参考性强,本书介绍了马铃薯无性繁育的茎尖剥离、脱毒处理方法、酶联免疫病毒检测方法、生物芯片检测过程,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马铃薯脱毒核心组培苗的形成及其扩繁步骤和技术,并通过无土栽培措施实现脱毒微型种薯的规模化生产。书中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生产实践,图文并茂,不仅有操作性较强的实用技术可借鉴,还有作者多年从事该领域业务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技巧,可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作者简介】
-
作者居玉玲为行业内知名专家,天津农科院,研究员,在天津农科院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工作二十余年,于2000年后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兴起,作为业内知名专家被引进到百事公司(乐事薯片)从事优质马铃薯种薯生产研发,有二十余年的从业经验,积累的资料相当丰富,对业界参考价值大
- 【目录】
-
第1章 马铃薯无性繁殖中的茎尖剥离 001
1.1 茎尖剥离的意义 001
1.2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原理 002
1.3 适合马铃薯茎尖剥离的四种培养基 003
1.4 马铃薯茎尖剥离 003
1.4.1 茎尖剥离程序 003
1.4.2 剥离前的准备 005
1.4.3 培养基制作 006
1.4.4 普通培养条件 006
1.4.5 组培苗需检测的病害 007
1.4.6 变温和药物钝化处理 008
第2章 马铃薯病毒病、类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的检测 015
2.1 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 015
2.1.1 采样 015
2.1.2 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操作规程 017
2.1.3 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含量判定标准和依据 021
2.2 马铃薯病原芯片检测法 024
2.3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往复聚丙烯氨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技术 025
2.3.1 试剂及制备 025
2.3.2 操作步骤 026
第3章 马铃薯组织培养 029
3.1 马铃薯组培的基础设施 029
3.1.1 无菌室 029
3.1.2 缓冲间 030
3.1.3 组培苗培养室 031
3.1.4 自然采光节能型组培室 032
3.1.5 病毒检测室 034
3.1.6 综合实验室 034
3.1.7 培养基制作室 035
3.1.8 盥洗室和储存室 036
3.2 无菌室、缓冲间和组培室的统筹管理 036
3.2.1 空气和环境消毒 037
3.2.2 超净台注意事项 037
3.2.3 工作人员注意事项 039
3.2.4 分苗程序 039
3.2.5 分苗方法和健壮组培苗所需的生长空间 041
3.3 培养基制作 043
3.3.1 MS培养基配方 043
3.3.2 培养基的灭菌 044
3.3.3 培养基的灌装 045
3.3.4 培养基凝固剂的选用 046
3.4 品种资源保存 047
3.4.1 品种资源室的管理 048
3.4.2 抢救污染试管苗的方法 048
3.5 组培室管理 049
3.5.1 温度 049
3.5.2 湿度 050
3.5.3 光照长度和强度 051
3.5.4 空气与容器封口 051
3.5.5 环境卫生 052
3.5.6 控制易造成组培苗污染的关键环节 052
3.6 组培部门的规章制度 053
3.6.1 无菌分苗室制度 053
3.6.2 培养基配制制度 055
3.6.3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055
3.7 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中的经验和技巧 056
3.7.1 甘露醇的应用 056
3.7.2 硫代硫酸银(STS)的应用 057
3.7.3 植物激素的应用 058
3.7.4 挑根技术 059
3.7.5 培养器皿的选择 059
3.7.6 培养基中凝固剂的使用 060
3.7.7 组培瓶的封口 060
3.8 马铃薯组培苗不正常现象 061
3.8.1 无菌虫害—葱蓟马 061
3.8.2 组培苗茎秆出现黑褐条纹斑点 063
3.8.3 组培苗茎秆出现浅黄褐色小鼓包 064
3.8.4 弯钩组培苗 065
3.8.5 烂头苗 065
3.8.6 强光低温对组培苗的冷灼伤 066
3.8.7 组培苗叶片发黄 067
3.8.8 组培苗只长茎,不长叶片茎秆颜色有深有浅 068
3.8.9 培养温度过低的组培苗 069
3.8.10 组培苗基部长气生薯 069
3.8.11 光弱苗细 070
3.8.12 紫外线灼伤的组培苗 071
3.8.13 二氧化氯消毒剂危害的组培苗 071
3.8.14 化学材料称样不准确导致苗不正常 071
3.8.15 组培苗叶片出现小黄点状的愈伤颗粒 072
3.8.16 组培苗叶片上出现黑斑成片的症状 072
3.8.17 甲基杆菌属粉红色细菌的感染 073
3.9 组培苗内生菌感染 074
第4章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程序 079
4.1 无土栽培的苗床准备和相配套的园艺措施 080
4.1.1 苗床准备 080
4.1.2 培养基质的准备 081
4.1.3 配套的园艺措施 082
4.1.4 大棚和温室外围的要求 083
4.2 组培苗的种植程序 084
4.2.1 组培苗移栽方法 084
4.2.2 生根剂处理 086
4.2.3 移栽和扦插组培苗注意事项 086
4.3 苗源的建立和利用 088
4.4 微型薯生产的日常管理 091
4.4.1 温度 091
4.4.2 光照 093
4.4.3 水与湿度 095
4.4.4 营养液和施肥 098
4.4.5 水的pH值和EC值 100
4.4.6 空气 102
4.5 微型薯的病虫害防治 103
4.6 生长异常的案例分析 104
4.6.1 氮肥过量 104
4.6.2 缺微量元素 105
4.6.3 肥害 106
4.6.4 缺水造成卷叶和失水萎蔫 106
4.6.5 苗水分和光照管理不到位 108
4.6.6 温差造成植株生长点灼伤 109
4.6.7 通风不当造成幼苗灼伤 110
4.6.8 苗期低温缺水导致生长异常 110
4.6.9 阴天露珠使叶片上产生斑点 111
4.6.10 组培苗移栽深度对发根的影响 112
4.6.11 组培苗苗龄对发根的影响 112
4.6.12 苗床存水,浇水过大导致生长异常 113
4.6.13 温度高,水浇得偏多导致生长异常 114
4.6.14 低温高湿导致生长异常 114
4.6.15 气生薯 115
4.6.16 根据植株的长势判断生长环境温度是否偏低 115
4.6.17 药害 116
4.6.18 移栽苗感染丝核菌 117
4.6.19 微型薯块茎畸形 117
4.6.20 微型薯生理缺陷 118
4.6.21 收获时微型薯块带芽 118
4.6.22 疮痂病 119
4.6.23 微型薯块茎糖末端 119
4.6.24 储存时缺氧的微型薯 120
4.6.25 储存时受冷害的微型薯 121
参考文献 12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