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经典读本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学经典读本

正版全新,绝无盗版,可开具图书发票

38.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特里·F·小约翰 著;吴国宏 译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碧水东乡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特里·F·小约翰 著;吴国宏 译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7786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 字数 455千字
  • 原版书名 Classic Edition Sources: Psychology
【内容简介】
特里·F·小约翰编著的《大学译丛:心理学经典读本》第四版,集50选历经时日但仍卓显价值的经典论文、述评、书籍相关章节摘录和研究报告于一身,正是这些文章及背后的工作奠定了心理学研究今天的格局,它们代表了如今我们对心理学学科的了解。本书跨越过去和现在,从众多超拔的心理学研究者和实践家的著作中,精心编选了这些文章,他们包括从威廉·詹姆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B·F·斯金纳到玛丽·D·S·安斯沃斯、戴维·巴斯、马丁·塞勒格曼和伊丽莎白·卢福特斯这样的大家。这些声誉卓著的心理学家对学科都有杰出的贡献,也是学界公认并广受尊崇的学者和研究者。每一篇节选都能给读者提供新的视野,远远超出我们以为的心理学的模样。第四版所辑之范围,代表了心理学近100多年来的主要思想和应用,年代的真实跨度从1890年直到1995年。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且充满活力的学科,新的研究当然会修正我们选编文章中述及的某些观点。然而,追寻这些最初的思想源泉无疑将提升和丰富我们对心理学及其核心概念的理解。
【作者简介】
特里·F·小约翰(TerryF.Pettijohn)在位于马里昂(Marion)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教授心理学导论长达30多年之久。他本科就读于阿尔玛学院(AlmaCollege)和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University),并于1970年获得科学学士学位。1972年他在鲍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GreenStateUniversity)获得硕士学位,并于197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实验心理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他发表过有关心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一些著作
【目录】
第一章心理学简介
第一选威廉·詹姆士,摘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心理学原理》
第二选约翰·B·华生,摘自“行为主义学家眼中的心理学”,《心理学评论》
第三选玛丽·惠顿·卡尔金斯,摘自“韦尔斯利学院的实验心理学”,《美国心理学杂志》
第四选W·托德·德凯和D·M·巴斯,摘自“人的本性、个体差异以及情境重要性: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学新进展》
第二章心理生物学
第五选罗杰·W·斯佩里,摘自“大脑半球的分裂以及意识觉知的统一”,《美国心理学家》
第六选詹姆士·奥尔兹,摘自“中枢神经系统与行为强化”,《美国心理学家》
第七选巴里·L·雅各布,摘自“血清素,肌肉运动以及抑郁症相关精神障碍”,《美国科学家》
第八选罗伯特·普洛明,摘自“环境与基因:行为的决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九选库尔特·考夫卡,摘自“知觉:格式塔理论介绍”,《心理学报》
第十选罗伯特·L·范兹,摘自“新生儿的图案视觉”,《科学》
第四章睡眠与意识
第十一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摘自“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解析》
第十二选尤金·阿瑟林斯基和内森·克莱特曼,摘自“睡眠中的眼动周期及其伴随的现象”,《科学》
第十三选艾伦·霍宾森和罗伯特·麦凯利,摘自“大脑是梦的发生器:梦的激活整合假设”,《美国精神病学报》
第五章学习
第十四选伊凡·P·巴甫洛夫,摘自“条件反射:对大脑皮层生理活动的研究”,由G.V.Anrer翻译和编著
第十五选约翰·B·华生和罗莎丽·雷纳,摘自“情绪条件反射”,《实验心理学杂志》
第十六选B·F·斯金纳,摘自“操作行为的塑造与保持”,《人类行为的科学》
第六章人的记忆
第十七选理查德·M·谢福林和理查德·C·阿特金森,摘自“长时记忆的存储和提取过程”,《心理学评论》
第十八选劳埃德·R·彼得森和玛格丽特·简·彼得森,摘自“独立字表的短时记忆保持”,《实验心理学杂志》
第十九选安德尔·特尔维,摘自“什么是情节记忆?”,《心理学新进展》
第二十选伊丽莎白·F·洛夫特斯,摘自“目击者证词的疑问”,《认知心理学》
第七章认知与智力
第二十一选刘易斯·M·特尔曼,摘自“比纳—西蒙智力测量量表”,《临床心理学》
第二十二选罗伯特·罗森塔尔和列侬·雅各布森,摘自“教师期望效应:学生智力测验结果的决定因素”,《心理学报告》
第二十三选珍妮特·希伯理·海德,摘自“儿童对性别偏向语言的理解”,《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动机
第二十四选亚伯拉罕·H·马斯洛,摘自“动机理论”,《心理学评论》
第二十五选阿尔伯特·班杜拉,摘自“自我效能感:行为发展理论”,《心理学评论》
第二十六选爱德华·L·德西,摘自“工作:何人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今日心理学》
第九章情绪
第二十七选沃尔特·B·加侬,摘自“詹姆士朗格情绪理论:批判及备选理论”,《美国心理学杂志》
第二十八选保罗·艾克曼、E·理查德·索伦森和沃伦斯·V·弗里森,摘自“面部表情之泛文化元素”,《科学》
第二十九选罗伯特·J·斯滕伯格,摘自“爱的成分”,《爱情三角理论》
第十章人的发展
第三十选让·皮亚杰,摘自“儿童智力发展阶段”,《曼宁格诊所公报》
第三十一选玛丽·安斯沃斯,摘自“母婴依恋”,《美国心理学家》
第三十二选爱莲娜·麦考比,摘自“性别及两性关系:发展的视角”,《美国心理学家》
第十一章人格
第三十三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摘自“心理装置”,由J.Strachey翻译
第三十四选朱利安·B·罗特,摘自“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今日心理学》
第三十五选罗伯特·麦卡利和保罗·科斯塔爵士,摘自“利用测量工具和观察者评估大五人格模型的效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第三十六选海泽尔·罗斯·马库斯和西诺布·凯塔亚马,摘自“文化与自我:认知、感情与动机”,《心理学评论》
第十二章应激与调节
第三十七选汉斯·塞里,摘自“应激概念的演化”,《美国科学家》
第三十八选理查德·拉扎勒斯,摘自“关于日常困扰研究中的谜题”,《行为医学杂志》
第十三章变态心理学
第三十九选大卫·L·罗森汉,摘自“疯人院中的理智者”,《科学》
第四十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摘自《抑制,症状和焦虑》
第四十一选马丁·E·P·塞利格曼,摘自“深陷无助”,《今日心理学》
第十四章治疗
第四十二选卡尔·罗杰斯,摘自“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
第四十三选艾伦·T·贝克,摘自“认知疗法的本质及其与行为疗法的关系”,《行为治疗法》
第四十四选马丁·E·P·塞利格曼,摘自“心理疗法的有效性:《消费者报告》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
第十五章社会心理学
第四十五选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摘自“服从的行为学研究”,《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第四十六选约翰·M·达利和比勃·拉塔内,摘自“何时伸出援手?”,《今日心理学》
第四十七选穆扎弗·谢里夫,摘自“高级目标在减少群体间冲突中的应用”,《美国社会学杂志》
第四十八选阿尔伯特·班杜拉、多萝西娅·罗斯和希拉·A·罗斯,摘自“对媒介榜样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声明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