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缅甸文化交流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缅甸文化交流史

正版全新,绝无盗版,可开具图书发票

48.3 5.5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永仁、王介南 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3

碧水东乡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姜永仁、王介南 著
  •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2512764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描述缅甸概况、缅甸文化形成特点、中缅文化交流的优势和条件以及历目前各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情况,为我们展现出中缅两国世代友好的文化交流盛况。
【作者简介】
姜永仁,主要从事缅甸语教学与研究。曾赴仰光外国语学院进修。主要著作有《缅汉词典》(合著)《缅甸文化综论》(合著)等。曾任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文化处一等秘书、经商处一等秘书等职。王介南,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南京靠前关系学院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著有《中外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缅甸贡榜王朝》《缅甸爱国诗人德J哥都迈》《中缅友好两千年》《缅甸――佛光普照的稻米之国》《东南亚和文化交流文集》等;译著有《伊江扬子友谊颂》《四个时期的中缅关系》(合译)等。
【目录】
目录Contents前言 /1章缅甸概况 /001一、自然地理 /002二、社会历史 /003三、行政区域 /004四、民族组成 /005五、政治形势 /005六、经济状况 /006第二章缅甸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009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010(一)汉语中最早关于文化的定义 /010(二)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 /011(三)苏联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 /011(四)周一良教授关于文化的定义 /012(五)何谓文化 /012(六)文化的类别 /013二、缅甸文化的形成 /014(一)缅甸文化的两大基石 /014(二)缅甸文化的产生期 /020(三)缅甸文化的定型期 /026(四)缅甸文化的发展期 /027(五)缅甸文化的成熟期 /032(六)缅甸文化的繁荣期 /034三、缅甸文化的特点 /037(一)宗教性 /037(二)区域性 /038(三)农耕性 /039(四)兼容性 /039(五)多元性 /040第三章中缅文化交流的优越条件 /041一、得天独厚的天然通道 /044二、血脉相连的民族渊源 /050三、一脉相承的民族语言 /057四、旅缅华侨与文化交流 /060第四章 中缅文化交流 /067一、战国秦汉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068(一)蜀身毒道与战国秦汉时期文化交流 /068(二)南海丝绸之路与战国秦汉时期文化交流 /070(三)中缅内河航线与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交流 /072(四)战国秦汉时期中缅文化往来 /072(五)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记载缅甸的文献 /074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074(一)诸葛亮南征与中缅文化交流 /075(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乘佛教传入缅甸 /078(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缅甸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 /079(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缅甸是中印佛教交流的中转站 /082(五)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记载缅甸的文献 /083三、唐朝中缅文化交流 /084(一)唐朝中缅文化交流的陆海交通要道 /084(二)缅甸骠国向唐朝献乐舞 /086(三)唐朝南诏国与缅甸骠国发生战争 /091(四)唐朝南诏国与缅甸骠国的商贸往来 /092(五)唐朝南诏国与缅甸骠国的文化交往 /093(六)唐朝南诏国与缅甸骠国的佛教交流 /094(七)唐朝我国学者记载缅甸的文献 /095四、宋朝中缅文化交流 /096(一)发生在蒲甘集市的故事 /097(二)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的友好关系 /098(三)宋朝与蒲甘王朝的佛教交流 /099(四)宋朝中缅文化交流 /104(五)宋朝我国学者记载缅甸的文献 /105五、元朝中缅文化交流 /106(一)元朝与蒲甘王朝的次战争 /106(二)元朝与蒲甘王朝的第二次战争 /108(三)元朝与蒲甘王朝的第三次战争 /109(四)信第达巴茂克高僧出访元朝 /109(五)元缅战争促进了中缅文化交流 /111(六)元朝中缅贸易往来 /113(七)元朝我国学者介绍缅甸的文献 /115六、明朝中缅文化交流 /116(一)明朝与阿瓦王朝的友好关系 /116(二)明朝与勃固王朝的友好关系 /118(三)明朝帮助阿瓦王朝调解纷争 /119(四)缅文教育,中缅文化交流的新领域 /122(五)傣缅联姻与中缅文化交流 /124(六)缅茄树,中缅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125(七)明朝中缅贸易兴隆 /126(八)明朝我国学者记载缅甸的文献 /132七、清朝中缅文化交流 /134(一)清朝与缅甸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134(二)南明桂王缅甸避难与华侨社会形成 /135(三)清缅战争与中缅文化交流 /140(四)反法西斯战争与中缅友谊 /144(五)清朝中缅贸易盛况空前 /148(六)清朝中缅文化交流进入高潮 /153(七)清朝我国学者记载缅甸的文献 /164八、民国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167(一)滇缅公路,抗击法西斯的交通大动脉 /167(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浴血奋战 /169(三)抗战时期中缅两国交往密切 /169(四)民国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171(五)民国时期中缅贸易 /176(六)民国时期我旅缅华侨迅速增加 /177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缅文化交流 /179(一)领导人频繁互访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保证 /179(二)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硕果累累 /189(三)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开花 /1981. 文化代表团互访频繁 /1982. 宗教交流与合作 /2023. 文学交流与合作 /2094. 图书译介交流与合作 /2105. 教育交流与合作 /2166. 体育交流与合作 /2237. 艺术交流与合作 /2258. 电影界交流与合作 /2289. 著作出版交流与合作 /23110. 美术交流与合作 /23411. 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 /23512. 农作物交流与合作 /238主要参考文献 /2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